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第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第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第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导学思练,褶皱与地貌,断层与地貌,块状山,渭河平原,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软流层,地质构造,关键能力·层级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索应用】为什么我们开采油气时一般选择背斜,开采煤、铁等矿产时往往选择向斜?提示:油气一般保存在背斜构造的顶部;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会被侵蚀、搬运掉,而向斜中的矿石则容易被保留下来。如图所示: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地球岩石圈可划分为___个大板块,分别是_________、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___________、南极洲板块。 (2)板块上覆于熔融的_______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_____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 (4)板块内部相对_____,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_____的地带。
    2.板块运动与地貌:(1)板块相向运动:发生碰撞或俯冲,形成巨大山系、_____、岛弧等不同的地貌类型。(2)板块相离运动:形成_____、海洋。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2.山地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探索应用】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 全长4千米,第一拐到第二十四拐直线距离350米,垂直高度250米,坡倾角60度。为什么山区的公路遇到陡坡,呈“之”字形弯曲?
    提示:公路在山区中穿行时,遇到陡坡,呈“之”字形弯曲,增加了线路的长度,降低每段公路的坡度,可以减小陡坡对行驶车辆的影响。
    基础考点1 板块运动与地貌【研析考题】例题 板块运动对地质构造的影响(2020·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断裂发育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使岩层发生断裂;该地处于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造成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该地岩石的承受能力而导致断裂发育。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发育成河流,故河流多沿断裂分布。
    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成河流。
    【关联知识】关联 板块运动与地貌
    【对点训练】  下图示意某区域板块及岩浆的运动状况。完成1、2题。1.推动板块运动的主要能量来自(  )A.太阳辐射能 B.海洋潮汐能C.地球内部放射能 D.地球自身重力能2.下列水域的形成,与图示板块运动结果基本吻合的是(  )A.地中海 B.日本海 C.里海 D.红海
    【解析】1选C,2选D。第1题,太阳辐射不能影响到地球内力作用表现;海洋潮汐能是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主要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产生周期性运动,岩浆活动发源于软流层,属于地球内部;图示地球内力作用形式有板块运动和岩浆活动,主要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能;地球自身重力能是由于地球引力形成的,无法推动板块运动和岩浆活动。第2题,图示板块背离运动,中间区域逐渐扩大,属于生长边界;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对运动的消亡边界,面积逐渐缩小,A项错误;日本海和里海在亚欧板块内部,不在板块交界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面积逐渐变大。
      读太平洋东部某地大洋洋底岩层年龄分布图,完成3、4题。
    3.甲板块可能位于(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4.关于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示边界类型会出现深海沟②图示海底可能形成海岭③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④冰岛的成因与此一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3选C,4选D。第3题,此图为太平洋东部某地大洋洋底岩层年龄分布图,由图中乙地附近洋底岩层年龄大约为0~7百万年,向两侧逐渐增加,说明乙地附近为岩浆喷发新生成的岩层,那么该地应该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该生长边界应该是太平洋海岭,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之间。该生长边界位于甲板块的东侧,甲板块可能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西部为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东部是消亡边界,非洲板块远离太平洋。第4题,乙处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海底可能形成海岭,深海沟出现在消亡边界,①③错误,②正确。冰岛位于大西洋,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出露海面形成的,冰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④正确。
    【加固训练】  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地质历史时期,秦岭造山带属于扬子板块北缘,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三个板块共存的格局。北秦岭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山脉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南秦岭却淹于海水中,接受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地壳运动中,南秦岭隆起,露出海面。下图示意秦岭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据此完成1~3题。
    1.秦岭的主要成因是(  )A.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地壳隆起B.扬子板块断裂下陷,南秦岭形成地垒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海底火山灰堆积D.陆地多河流发育,泥沙在半深海沉积
    2.图示地质历史时期,与南秦岭相比,北秦岭(  )A.煤炭资源更丰富 B.植被种类更少C.岩层中化石更多 D.山坡短且陡峭3.勉略洋(  )A.洋面不断扩大 B.洋壳稳定C.多玄武岩 D.多珊瑚岛
    【解析】1选A,2选D,3选C。第1题,根据图示板块运动可知,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导致位于两大板块之间的地壳抬升,形成秦岭山脉。第2题,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地质历史时期,南秦岭以海相沉积为主,相对平缓。北秦岭位于两个板块交界处,上升为陆地时间较久,地壳岩浆活动频繁,且山脉主脊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所以山坡短且较陡峭。第3题,据图可知,勉略洋洋底位于南秦岭与扬子板块内部相交接的部位,附近有岩浆喷出洋壳,岩浆活动频繁,洋壳不稳定;岩浆喷出洋壳冷却凝固后可能形成玄武岩,可能存在火山岛,而不是珊瑚岛;勉略洋地区未来会演变成陆地。
    基础考点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析考题】例1 地质构造的判断(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2)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
    【解析】(1)选A,(2)选A。第(1)题,从图中甲乙之间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的数值可知,甲乙之间为山地;从材料中P、C岩层的新老顺序,可知甲乙之间岩层分布状况是老-新-老,呈现为向斜的分布特征;符合上述要求的是向斜山。第(2)题,丙处垂直向下钻探取芯,可能获取到比丙处D岩层更老的岩层S1和S2,即志留系岩层。
    例2 地质构造剖面图的判读(2020·全国Ⅲ卷)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其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
    【关联知识】关联1 褶皱与断层
    关联2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关联3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对点训练】  (2020·南昌模拟)地理工作者通过钻探对M岩层(沉积岩)进行研究。下图示意钻探区地形及获得的钻探数据,下图中数据包括M岩层底面的海拔和埋藏深度(单位:m)。据此1~3题。
    1.a、c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分别是(  )A.260 m,280 m B.280 m, 260 mC.270 m,280 m D.280 m ,270 m2.图示区域的地貌是(  )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
    3.下列四条线路,出露地表的岩层由老变新的是(  )①从钻探点I到钻探点Ⅱ②从钻探点Ⅱ到钻探点Ⅴ③沿等高线b向西北④沿等高线b向西南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解析】1选B,2选B,3选C。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Ⅰ处岩层底部海拔为150米,埋藏深度为119米,所以地面高度为269米;Ⅲ岩层底部海拔为150米,埋藏深度为120米,地面高度为270米;Ⅳ岩层底部海拔150米,埋藏深度为130米,地面高度为280米;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a为280米,b为270米,c为260米。第2题,读图可知,Ⅱ处岩层底部海拔为198米,较两侧的150米为高,所以岩层中间向上弯曲,为背斜,而该地地面高度为255米,两侧为269米和270米,说明地势中间低,两翼高,应为谷地,所以该地为背斜谷。第3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构造岩层自中间向两翼由老变新,从钻探点Ⅱ到钻探点Ⅴ,为自中间向两翼,结合指向标可知,沿等高线b向西北,也是自中间向两侧的线路,岩层年龄也是由老变新。
      (2020·吉林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形及地表岩层分布情况示意图,该地的地下岩层也均成层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  )A.山脉大体呈南北走向B.a处受外力堆积作用明显C.b处可以开采到地下水D.c处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5.若a和e两地自然植被类型不同,则d名山最可能是(  )A.长白山B.华山C.泰山 D.黄山
    【解析】4选C,5选B。第4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山脉大体呈东西走向;根据地表岩层的新老关系,a处为老岩层,受外力侵蚀后出现在地表,b处岩层中心新,地貌表现为山地,故b为向斜山,地下可储存地下水;c处受外力侵蚀形成背斜谷。第5题,d~n处地形为陡崖,且d~e间缺失岩层3、4,所以n处存在断层构造,说明d山为断块山,题干条件“a 和e两地自然植被类型不同”,说明图示山地位于自然带的分界线上。华山位于秦岭山脉且为断块山。长白山、泰山和黄山的南北两侧山麓自然带是相同的。
    【加固训练】 (2020·海南联考)如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岩层①②③④的形成年代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2.形成图中断层的力有重力和(  )A.水平剪切力 B.水平挤压力C.垂直顶托力 D.水平拉张力
    3.岩层⑤是(  )A.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B.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C.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D.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
    【解析】1选D,2选D,3选A。第1题,读图可知,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岩在下,新岩在上,因此,由早到晚的顺序是②④③,又因为,①是地下岩浆侵入地壳,破坏了②岩层,但没破坏④③岩层。因此,②岩层比①岩层形成时间早,因此,图中岩层①②③④的形成年代由早到晚的顺序②①④③。第2题,岩层的断裂没有受到水平剪切力的作用;在断层处岩层没有向上凸起,故没有受到水平挤压力作用;岩层如果受到垂直顶托力作用,应该向上运动,与图示断层处岩石运动方向相反;岩层受到水平拉张力,岩层发生断裂,在重力的作用下,岩层向下沉,故形成图示断层的岩层分布。第3题,岩层⑤为沉积岩接触到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岩石⑤为变质岩,不是岩浆岩和沉积岩。
    基础考点3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研析考题】例1 地形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题。
    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解析】选B。图中可以看出铁路线大致与河流流向重合,故铁路线主要沿河谷分布。图中中部为山峰,河流大致呈放射状分布,因此铁路并非沿等高线分布;山脊不会有河流存在,山麓处不会形成多处河流的分水岭。
    例2 地形对行车速度的影响(2018·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条路段(  ) 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
    【解析】选B。为了安全,同一高速公路由于路况不同,不同路段限速也不同,即分段限速。影响限速的因素主要有弯道、隧道、上下坡、天气等,该高速公路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车流量相对较小,且四路段车流量差异不会太明显;图中甲路段和丙路段都是东西向的路线,甲路段为重庆到泸州,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内部,丙路段为遵义到毕节,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内部,故两路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小,故甲路段和丙路段相对限速较高。而乙路段和丁路段都是南北向,主要是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穿行的路线,地形起伏大,坡度大,直接影响交通安全,故平均限速较低。重庆周边地区,雾霾天气都较多,但图中甲、丙两段高速公路限速较高,说明雾霾天气不是主要因素,高速公路一般较少经过小的居民点,故与两侧村庄多少无关。
    【关联知识】关联1 地形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关联2 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①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安全行驶,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不是EGF。
    ②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公路(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公路(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③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行车安全。④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⑤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对点训练】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图中铁路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A.沿山脊分布 B.沿河谷分布C.沿等高线分布 D.沿纬线分布2.图中东段铁路由原来的南线改为现在的北线,其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裁弯取直,提高车速B.经过河流少,减少投资C.靠近河流,可水陆联运D.减小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解析】1选B,2选D。第1题,据图可知,铁路和河流基本重合,河流只可能在谷地而不可能在山脊;河流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也不会是沿等高线分布;纬度不影响铁路线的走向。第2题,据图可知,东段铁路的南线经过的居民点多,过境道路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由原来的南线改为现在的北线。
      下图示意某国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米,该公路限速为30千米/时。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A.沙特阿拉伯B.日本C.荷兰 D.孟加拉国4.该螺旋公路设计的主要原因有(  )①节省土地资源,减小工程量②使公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④尽量减少对沿线地区植被的破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3选B,4选D。第3题,从图文信息可知,该公路垂直高度45米,说明该地地势起伏大,地势陡峭,且修建这样的螺旋公路,对技术、资金要求较高,最有可能出现在日本。对日本而言,地震频发,地质条件差,且降水较多,地震易引发地质灾害,通过修建螺旋公路,可避免滑坡等地质灾害对交通的阻塞,也可避免筑路对植被的破坏;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较广,森林植被难见;荷兰为低地国家,地势平坦;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且该国经济、科技水平较低,修建螺旋公路的能力较差。第4题,对该地而言,设计螺旋公路比沿地表修建公路占用的土地资源少,且不用开凿山洞,工程量小,①对;螺旋公路是当
    地突出的人文景观,不能实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②错;修建螺旋公路可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但这并非设计的主要原因,③错;该螺旋公路未沿地表修建,减少了对沿线地区植被的破坏,④对。
      下图为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万达高速)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5、6题。
    5.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A.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B.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C.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D.减少对土地占用,保护耕地资源6.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B.地形C.技术D.移民
    【解析】5选A,6选B。第5题,根据“尽量取最短距离”可知,其原因在于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说明工程建设量大。第6题,万达高速沿线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施工的最大障碍是地形;我国经济发展快,资金充足,修路的技术水平高;山区人口少,移民不是主要障碍。
    【加固训练】  在陡崖的石壁上凿石打孔,植入木桩(石桩),在木桩(石桩)上设横木,以通行人或者车马,谓之“栈道”。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大古栈道闻名全国(如图)。读图,完成1、2题。
    1.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低,地形坡度小B.距河近,施工、取水方便C.有充足的劳动力可用D.利用河运,施工方便
    2.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碥道逐渐取代栈道,主要是因为栈道(  )①耐久性差②修建费时费力③比碥道弯曲,里程长④通过的行人数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1选A,2选A。第1题,古时候修路靠人力,设备落后,因此修路要考虑选择较为平坦地形修建,以降低成本且修建较容易,同时,聚落也主要聚集在平坦地形区域。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海拔低,地形坡度小,居民多、通过聚落多;距河近,施工、取水方便是建居住地的原因;有充足的劳动力不是沿溪开道的理由;施工用材多就地取材,并非利用河运输送而来。第2题,据材料可知,碥道修建时填土石,较为坚实。栈道修建费时费力且耐久性差,因此碥道逐渐取代栈道。碥道比栈道弯曲,栈道通过的行人数量不一定少。
    新动向·新情境·新预测
    【命题新素材】  中国最美桌山——瓦屋山,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一举成为亚洲海拔最高、世界面积最大的桌山,是四川省级地质公园。瓦屋山森林覆盖率96.1%,有野生植物3 500余种,被子植物约占世界总科数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它是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图1为瓦屋山遥感图,图2为瓦屋山地质构造示意图。
    【关键词句】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命题导向】地质构造与地貌、物种丰富的原因
    【高考新命题】【命题示例】(1)分析瓦屋山四面壁立千仞,山顶坦荡平阔的原因。(2)瓦屋山物种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②相对高度③土壤④地质构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给材料 我命题——学以致用【我的命题】(3)(选择题或综合题)                                              
    答案:(1)壁立千仞:由于地壳水平挤压,断裂抬升。坦荡平阔:岩浆活动形成的玄武岩覆盖在石灰岩上方,玄武岩坚硬,不易被侵蚀。(2)A(3)                                              
    【命题母材料】  1.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是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体系,为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山脉。它从北美的阿拉斯加延伸到南美的最南端。它有15 000多千米长。可以说,这是南美洲、中美洲和北美洲的脉搏。
      科迪勒拉山系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它诞生于中生代后半期和第三纪,有许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随着太平洋板块东移并向美洲板块西侧挤压,南极洲板块向美洲南部挤压,形成了这样一条漫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为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2.京张高速铁路:  京张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
      全线重点工程之一:草帽山隧道  草帽山隧道位于张家口市区南侧附近,全长7.34千米,穿越草帽山主脉,山势陡峭,地形起伏较大。草帽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洞身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凝灰岩,该地层成因复杂、成岩作用差、风化程度不一、小型构造发育,突变性强,施工安全风险极高。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斜顶部,向斜山,向斜槽部,软流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教学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斜顶部,向斜山,向斜槽部,软流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斜顶部,向斜山,向斜槽部,软流层,从图中获取信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