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4.4 生态平衡(9)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3353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4.4 生态平衡(9)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3353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六年级下册4.生态平衡教案
展开一、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道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3、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源自于绿色植物。
4、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
5、能把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6、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生物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并能画出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教学难点:学会寻找食物关系,并能画出某一区域里比较复杂的食物网。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游戏卡片一套。
2、课堂练习纸(学生每人一张)。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说到在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而更多的是敌对关系。那么,到底是什么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连接在一起的呢?
(出示课件)举例:我们不妨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突然,郊外的草地上洒落了一串红红的浆果。这时遇到四处觅食的田鼠。恰巧,天空又飞来一只饥饿难忍的猫头鹰……
提问: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谁能用“谁被谁吃”的句式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像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讲述:师强调按“谁被谁吃”的方向画箭头(出示“→”)。(板书:浆果→田鼠→猫头鹰)。
揭题:生物之间普遍存在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有趣的食物链。(板课题)
探究活动。
(一)理解食物链的构成。
1、积累。
(1)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吗?
(2)这里面包含哪些生物?它们之间反映了怎样的食物联系?
(3)用箭头怎么来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呢?谁愿意来说一说?(蝉→螳螂→黄雀)
(4)这是一条不完整的食物链。想一想,蝉吃什么?(树上的汁)
(5)完善此条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
(6)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成语或谚语吗?老师课前收集了几条,一起来看。(课件出示并加以讲解)
2、游戏。
(1)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怎么样?现在,老师把手中的卡片发给同学们,请拿到卡片的同学迅速到前面来,并按“谁被谁吃”的关系排成一列横队:青菜→毛毛虫→鸡→狐狸。
(2)教师检查(→)后,追问:这些生物能不能反过来排列呢?
(3)请同学们自行调整,提醒同学们如果画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方向应该怎样画?(“←”)
(4)再来一组:绿藻→浮游生物→虾米→小鱼→大鱼
(5)讲述:这五种生物因为食物关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一条食物链。
3、讨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条食物链,并自读第45页上的第一小节,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的源头是什么,终点是什么?
(2)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动物和植物分别起了什么名字?(板书:生产者、消费者)
(3)自然界里,还有一类生物叫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板书:分解者)
4、汇报讨论结果。
6、讲述:为了加深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7、辨析:观察第45下图,说一说,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8、提问: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9、小结:由此可见,食物链上的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大自然中的养料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作用下转换的。
(二)建立食物网概念。
1、谈话: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当然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存在着很多条食物链。
2、尝试。
(1)出示第46页中的上图,提醒:同学们,在你们手中,都有这张图,画食物链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但很容易画乱。怎样才能准确而又迅速地画出图中的食物链呢?我们可以仿照黑板上这两条完整食物链的画法,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结束。先来看老师示范一下。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方法用箭头把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全部表示出来,好吗?
(2)学生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练习画。待学生画好箭头后,四人一小组讨论并完善自己画的食物链。
(4)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3、讨论。
(1)提问: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两条食物链吗?这幅图中共有几条完整的食物链?(24条)(老师再说几条)
(2)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些食物链之间有什么关系?(许多相互交叉的关系)它们连起来像一张什么?(网)因此,科学上给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起了个什么形象的名字呢?(食物网)
(3)再仔细观察图中的食物网,说说,你还能发现什么?看看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比如说蛇,它同时出现在几条食物链中,它既要捕食食草动物,但又是肉食动物鹰的食物。)
(4)由此可见,每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对食物链上的其它生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通过一道算术题来明白其中的道理:
(课件出示)如果一条蛇一年可吃掉60只老鼠,一只老鼠一年糟蹋5千克粮食。据统计,我们人类每年要吃掉200万条蛇。算一算,一年下来等于放过多少只老鼠?损失多少粮食?
讲述:如果人类继续捕杀蛇,那么老鼠就会越来越多,田里的庄稼就要被糟蹋得越来越厉害,农民怎么办呢?
(5)想一想:(出示第46页下图)如果农民在地里喷洒农药,下面场景中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概括:大量喷洒农药,有毒物质会残留在食物上,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由此我们应该联想到,如果良性的食物链受到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4、交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关于食物链,我们还看到或听到过什么样的故事?
5、小结:
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又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板书:维系生态系统平衡)
三、总结延伸。
1、总结。
(1)讨论: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探讨了什么内容?
(2)交流:通过对食物链、食物网的初步探究,你有哪些收获?
2、延伸: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那么,人类如何行动起来保护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第四课《生态平衡》。
(四)巩固应用。
1、谈话:今天的作业,画出练习纸上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
板书设计:
3、有趣的食物链
食物链 浆果 → 田鼠 → 猫头鹰
维系生态 树 → 蝉 → 螳螂 → 黄雀
系统平衡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网 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网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4.生态平衡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4.生态平衡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建立生态平衡概念,认识沙尘暴,知道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生态平衡的应用,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苏教版4.生态平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苏教版4.生态平衡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探究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4.生态平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4.生态平衡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 认识有利于沙漠里的生存本领,利用网络资源,研究海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