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下列实验方案及操作中,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难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 40 Fe-56 Cu-64 Zn-65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今年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冠肺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下列防疫措施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外出配戴N95口罩 B. 用84消毒液消毒 C. 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D. 经常开窗通风
【答案】 B
【解析】A. 外出配戴N95口罩不涉及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B. 用84消毒液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是汞原子间隔变大或缩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经常开窗通风不涉及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2.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利用海水的方法: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主要利用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全部是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①海水“晒盐”,只是溶剂蒸发,溶剂于溶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海水“制碱”,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纯碱,属于化学变化;
③海水淡化,是将海水里的杂质去除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从海水中提取镁,需要熟石灰于海水里的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镁,属于化学变化;
所以只有①,③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 B. 量取液体
C. 过滤 D. 称量NaCl固体
【答案】 B
【解析】A. 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伸到集气瓶中,应该在集气瓶口,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可俯视或仰视,否则“俯大仰小”,故正确,符合题意;
C. 过滤操作,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物质应该放在左盘上,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4.下列变化中,前者一定是物理变化,后者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B. 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
C. 胆矾研碎 爆炸 D. 铁生锈 粮食酿酒
【答案】 A
【解析】A、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食物腐烂变质,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
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沸点的不同将空气液化后将氧气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胆矾研碎,大颗粒变成小颗粒,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爆炸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条件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 液态氧是无色的,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D. 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可以溶于水
【答案】 C
【解析】A.通常条件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是淡蓝色的,C说法符合题意;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可以溶解于水,D说法不符合题意。
6.如图表示以液态氢、液态氧为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 B
【解析】【解答】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符合题意;
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只是重新组合,不符合题意;
D.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不符合题意;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燃料
B. 空气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
D. 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
【答案】 D
【解析】A. 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助燃剂,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起到缓冲作用,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 )
A. 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 D
【解析】A. 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不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不符合题意;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符合题意;
9.下列实验方案及操作中,合理的是( )
A. 制取CO2气体:可以利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
B. 区分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检验产物
C. 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Cu(NO3)2溶液,过滤
D. 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CO2: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石灰水
【答案】 B
【解析】A. 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会生成微溶硫酸钙,阻碍反应持续进行,所以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点燃气体,只产生水的为氢气,只产生二氧化碳的为一氧化碳,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为甲烷,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C. 加适量Cu(NO3)2溶液,过滤 ,只能得到铜,而不能得到锌,不符合题意;
D. 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石灰水 ,无法验证原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是因为氮气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B.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因为液氮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答案】 B
【解析】A.氮气常温下不活泼,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 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被用作火箭的发射,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 B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 C不符合题意;
D.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液氮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D不符合题意;
11.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300万吨地沟油返回餐桌,不少油炸食物都是用地沟油加工出来的,这些油炸食物经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大量丙烯酰胺(化学式C3H5N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丙烯酰胺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 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512×3+5+14+16 ×100%
C. 丙烯酰胺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3:5:1:1
【答案】 C
【解析】【解答】A. 丙烯酰胺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512×3+5+14+16×100%,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丙烯酰胺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3:5:1:1,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2.关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N ②NH3 ③Mg2+ ④ CuSO-24 ⑤ Ca+2O ⑥Fe
A. 能表示1个原子的是①⑥ B. ②中的数字“3”表示氨气中有3个氢原子
C. 能表示1个分子的是②③⑤ D. 3④中的数字“2”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答案】 A
【解析】① N为元素符号,表示一个氮原子,还表示氮元素;
② NH3为化学式,表示一个氨气分子,还表示氨气;
③ Mg2+表示一个镁离子;
④ CuSO4-2表示硫酸铜中氧元素显-2价;
⑤ Ca+2O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⑥Fe为元素符号,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元素,还表示铁单质。
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①N2、⑥Fe分别表示1个氮分子、1个铁原子,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②中的数字“3”表示1个氨分子中有3个氢原子,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② NH3可表示1个氨分子,④ CuSO4-2、⑤ Ca+2O不能表示1个分子,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由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③Mg2+、④CuSO4-2数字“2”分别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铜中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13.已知“C- 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 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 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 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 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 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答案】 B
【解析】He中含有质子数微2,所以“He- 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质子数微2,中子数=3-2=1.
14.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 X中只含有C,H元素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 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答案】 D
【解析】反应物中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中需要含有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所以化学式是C2H6O。
A. C2H6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二者之差为:46-28=18,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根据求出的X可知,X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前氢气是单质,反应后C2H6O,水是化合物,所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有变化,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 X中C、H元素质量比=(12×2):(1×6)=4:1,故正确,符合题意;
15.对如图四幅图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 向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如图: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所以塑料瓶变瘪
B. 向装有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加快.如图:因为MnO2对H2O2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反应速率加快
C. 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如图:因为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一会儿就会沸腾
D. ②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如图:烧瓶中所加物质为铝粉和稀盐酸
【答案】 C
【解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使瓶中的气体体积缩小,所以塑料瓶变瘪,正确;
(2)MnO2在H2O2的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能加快H2O2反应速率,故正确;
(3)因为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且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起来,故错误;
(4)因为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力不断增大,从而把水从尖嘴导管中压出,故正确;
二、填空题(共3题;共15分)
16.请选择合适的数学符号填空(选填“>”、“﹦”或“<”):
(1)液体体积: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________100mL;
(2)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稀有气体________二氧化碳;
(3)核外电子总数:钠原子(Na)________钠离子(Na+);
(4)地壳中元素含量:铝________铁.
【答案】 (1)< (2)> (3)> (4)>
【解析】(1)因分子间有间隔,所以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2)空气中,稀有气体体积分数为0.94%,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0.03%,则稀有气体体积大于二氧化碳的体积;
(3)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钠原子核外电子数大于钠离子核外电子数;
(4)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大于铁元素含量。
1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②乙图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③生活中常用________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解反应;肥皂水;煮沸
【解析】①从图中微粒的变化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②乙图发生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8.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及符号表征
(1)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
2个氢原子________; 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2)下图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质子数的原子,按要求填空:
表示混合物的有(填字母序号)________.
(3)已知X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3 , 则X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X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化学家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你认为该观点________
(填是否正确)。如下图, 图1表示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
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6号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N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 (1)2H;2NO3- (2)AC (3)XCl3 (4)不正确;氮原子;Na2S
【解析】【解答】(1)元素符号可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离子符号前加系数表示多个离子, 2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2NO3-;(2)A为两种单质形成的混合物,B为化合物;C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D为一种单质形成的纯净物。(3)由X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知,X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X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XCl3;(4)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道尔顿的观点错误;图1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16号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为硫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
三、推断题(共1题;共7分)
19.下图中 A、B、C、D、E、F 是初中常见物质,其中 A、B、C、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 是氧化物,且可作气体肥料。
(1)固体 D 是 ________(填俗称)。
(2)A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3)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4)D→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
【答案】 (1)干冰
(2)Fe +2HCl= FeCl2+H2↑
(3)Na2CO3 + Ca(OH)2= CaCO3↓+2NaOH
(4)2NaOH+CO2=Na2CO3+H2O
【解析】【解答】D 是氧化物,且可作气体肥料,说明D是二氧化碳;A、B、C、D、E、F 是初中常见物质,其中 A、B、C、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可推知:E为活泼金属铁(或锌、镁等),A为盐酸(或硫酸),B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钙,F为水。(1)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2) A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 +2HCl= FeCl2+H2↑;(3)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 + Ca(OH)2= CaCO3↓+2NaOH;(4) D→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20.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我国是最早生产钢铁的国家这一,“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中________(填符号)元素的含量;
(2)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请完成配平(在方框内配上计量数,计量数“1”也要写):
________KNO3+________S+________C ________K2S+________N2↑+________CO2↑.
(3)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古诗“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C (2)2;1;3;1;1;3 (3)Fe+CuSO4=FeSO4+Cu
(4)C+H2O CO+H2
【解析】(1)“百炼成钢”是指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故填:C;(2)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 K2S+N2↑+3CO2↑,故填:2,1,3,1,1,3;(3)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Fe+CuSO4=FeSO4+Cu;(4)碳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填:C+H2O CO+H2 .
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3分)
2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按要求将代号填空: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用装置E来收集的原因是 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用化学式简要表示其反应 .
(2)通常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3)若选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
; (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5)过去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需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
① ;
② ;
③ .
【答案】 (1)长颈漏斗;B;A;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均匀冒出时;2KClO3 =ΔMnO2 2KCl+3O2↑
(2)水在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3)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4)如果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
(5)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物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安全
【解析】(1)据常用仪器的名称,①为长颈漏斗;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装置;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要加热,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装置E来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ΔMnO2 2KCl+3O2↑;
(2)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水在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这是因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导管中上升;(3)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如果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都能够导致试管破裂;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优点有: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安全.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B、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均匀冒出时、2KClO3 =ΔMnO2 2KCl+3O2↑;(2)水在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3)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如果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5)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物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安全.
22.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反应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时,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听到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否
否
能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
(4)【实验探究】根据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的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5)【实验结论】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 , 理由是 .
【答案】 (1)提供水蒸气 (2)氢气 (3)Fe3O4 (4)稀盐酸 (5)Fe2O3红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解析】(1)根据图和“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可知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提供水蒸气.(2)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密度小于空气,再根据反应物为“铁与水蒸气”,则是氢气.
【猜想与假设】能被磁铁吸引的只有Fe与Fe3O4 , 则猜想一Fe与Fe3O4;又不可能只有Fe没有其他反应产物,猜想二是Fe3O4;验证猜想一与猜想二,关键是否含有Fe.
【实验探究】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进行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 .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 , 理由是 Fe2O3红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23.铁合金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但铁制品容易被腐蚀而在表面生成红褐色的铁锈。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将导管a、b处的止水夹k1、k2夹紧。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三处铁丝表面的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检验U形管内已充满O2的方法是 。
(2)步骤2中,观察到①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________(填化学式),②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________(填“强”或“弱”)。
(3)待U形管内有明显现象后,将b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k2 , 观察到 现象,说明该条件下铁制品锈蚀过程消耗了O2。
(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不包括制造纯铁):________。
【答案】 (1)在导管b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O2
(2)H2O;产生较多红褐色的锈斑;强
(3)水倒吸入U形管内
(4)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
【解析】(1)步骤1中,检验U-形管内已充满O2的方法是:在导管b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O2;
(2)步骤2中,U形管内已充满O2 , 观察到①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水,化学式为:H2O;
②处潮湿的普通铁丝与氧气接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较多红褐色的锈斑;③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强;
(3) 待U形管内有明显现象后,将b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k2 , 由于该条件下铁制品锈蚀过程消耗了O2 , U形管内气压降低,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会观察到水倒吸入U形管内的现象;
(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2(沪教版)(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上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g=78,6g=32,4 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沪教版上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1023个分子,5mlSO2中含有氧元素16克,3%,2 0,8g=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