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解析版)第1页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解析版)第2页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下列实验方案及操作中,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1(沪教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难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 40 Fe-56 Cu-64 Zn-65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今年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冠肺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下列防疫措施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外出配戴N95口罩           B. 用84消毒液消毒          C. 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D. 经常开窗通风
    【答案】 B
    【解析】A. 外出配戴N95口罩不涉及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B. 用84消毒液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是汞原子间隔变大或缩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经常开窗通风不涉及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2.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利用海水的方法: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主要利用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全部是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①海水“晒盐”,只是溶剂蒸发,溶剂于溶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海水“制碱”,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纯碱,属于化学变化;
    ③海水淡化,是将海水里的杂质去除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从海水中提取镁,需要熟石灰于海水里的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镁,属于化学变化;
    所以只有①,③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                                     B. 量取液体
    C. 过滤                                                  D. 称量NaCl固体
    【答案】 B
    【解析】A. 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伸到集气瓶中,应该在集气瓶口,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可俯视或仰视,否则“俯大仰小”,故正确,符合题意;
    C. 过滤操作,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物质应该放在左盘上,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4.下列变化中,前者一定是物理变化,后者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B. 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
    C. 胆矾研碎    爆炸                                                D. 铁生锈    粮食酿酒
    【答案】 A
    【解析】A、冰雪融化,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食物腐烂变质,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
    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沸点的不同将空气液化后将氧气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胆矾研碎,大颗粒变成小颗粒,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爆炸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条件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 液态氧是无色的,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D. 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可以溶于水
    【答案】 C
    【解析】A.通常条件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是淡蓝色的,C说法符合题意;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可以溶解于水,D说法不符合题意。
    6.如图表示以液态氢、液态氧为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 B
    【解析】【解答】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符合题意;
    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只是重新组合,不符合题意;
    D.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不符合题意;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燃料
    B. 空气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
    D. 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
    【答案】 D
    【解析】A. 性质决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助燃剂,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有21%的氧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可以用细沙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起到缓冲作用,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   )
    A. 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 D
    【解析】A. 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不符合题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不符合题意;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符合题意;
    9.下列实验方案及操作中,合理的是(   )
    A. 制取CO2气体:可以利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
    B. 区分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检验产物
    C. 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Cu(NO3)2溶液,过滤
    D. 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CO2: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石灰水
    【答案】 B
    【解析】A. 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会生成微溶硫酸钙,阻碍反应持续进行,所以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点燃气体,只产生水的为氢气,只产生二氧化碳的为一氧化碳,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为甲烷,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C. 加适量Cu(NO3)2溶液,过滤 ,只能得到铜,而不能得到锌,不符合题意;
    D. 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石灰水 ,无法验证原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是因为氮气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B.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因为液氮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答案】 B
    【解析】A.氮气常温下不活泼,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 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被用作火箭的发射,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 B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 C不符合题意;
    D.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液氮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D不符合题意;
    11.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300万吨地沟油返回餐桌,不少油炸食物都是用地沟油加工出来的,这些油炸食物经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大量丙烯酰胺(化学式C3H5N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丙烯酰胺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 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512×3+5+14+16 ×100%
    C. 丙烯酰胺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3:5:1:1
    【答案】 C
    【解析】【解答】A. 丙烯酰胺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512×3+5+14+16×100%,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丙烯酰胺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3:5:1:1,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2.关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N ②NH3 ③Mg2+ ④ CuSO-24 ⑤ Ca+2O ⑥Fe
    A. 能表示1个原子的是①⑥                                     B. ②中的数字“3”表示氨气中有3个氢原子
    C. 能表示1个分子的是②③⑤                                 D. 3④中的数字“2”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答案】 A
    【解析】① N为元素符号,表示一个氮原子,还表示氮元素;
    ② NH3为化学式,表示一个氨气分子,还表示氨气;
    ③ Mg2+表示一个镁离子;
    ④  CuSO4-2表示硫酸铜中氧元素显-2价;
    ⑤  Ca+2O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⑥Fe为元素符号,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元素,还表示铁单质。
    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①N2、⑥Fe分别表示1个氮分子、1个铁原子,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②中的数字“3”表示1个氨分子中有3个氢原子,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② NH3可表示1个氨分子,④  CuSO4-2、⑤  Ca+2O不能表示1个分子,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由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③Mg2+、④CuSO4-2数字“2”分别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铜中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13.已知“C- 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 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 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 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 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 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答案】 B
    【解析】He中含有质子数微2,所以“He- 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质子数微2,中子数=3-2=1.
    14.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 X中只含有C,H元素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 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答案】 D
    【解析】反应物中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生成物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中需要含有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所以化学式是C2H6O。
    A. C2H6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二者之差为:46-28=18,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根据求出的X可知,X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前氢气是单质,反应后C2H6O,水是化合物,所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有变化,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 X中C、H元素质量比=(12×2):(1×6)=4:1,故正确,符合题意;
    15.对如图四幅图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 向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如图: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所以塑料瓶变瘪
    B. 向装有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加快.如图:因为MnO2对H2O2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反应速率加快
    C. 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如图:因为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一会儿就会沸腾
    D. ②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如图:烧瓶中所加物质为铝粉和稀盐酸
    【答案】 C
    【解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使瓶中的气体体积缩小,所以塑料瓶变瘪,正确;
    (2)MnO2在H2O2的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能加快H2O2反应速率,故正确;
    (3)因为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且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起来,故错误;
    (4)因为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力不断增大,从而把水从尖嘴导管中压出,故正确;
    二、填空题(共3题;共15分)
    16.请选择合适的数学符号填空(选填“>”、“﹦”或“<”):
    (1)液体体积: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________100mL;
    (2)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稀有气体________二氧化碳;
    (3)核外电子总数:钠原子(Na)________钠离子(Na+);
    (4)地壳中元素含量:铝________铁.
    【答案】 (1)< (2)> (3)> (4)>
    【解析】(1)因分子间有间隔,所以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2)空气中,稀有气体体积分数为0.94%,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0.03%,则稀有气体体积大于二氧化碳的体积;
    (3)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钠原子核外电子数大于钠离子核外电子数;
    (4)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大于铁元素含量。
    1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②乙图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③生活中常用________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解反应;肥皂水;煮沸
    【解析】①从图中微粒的变化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②乙图发生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8.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及符号表征
    (1)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
    2个氢原子________; 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
    (2)下图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质子数的原子,按要求填空:

    表示混合物的有(填字母序号)________.
    (3)已知X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3 , 则X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X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化学家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你认为该观点________
    (填是否正确)。如下图, 图1表示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 
    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6号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N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 (1)2H;2NO3- (2)AC (3)XCl3 (4)不正确;氮原子;Na2S
    【解析】【解答】(1)元素符号可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离子符号前加系数表示多个离子, 2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2NO3-;(2)A为两种单质形成的混合物,B为化合物;C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D为一种单质形成的纯净物。(3)由X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知,X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X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XCl3;(4)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道尔顿的观点错误;图1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16号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为硫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
    三、推断题(共1题;共7分)
    19.下图中 A、B、C、D、E、F 是初中常见物质,其中 A、B、C、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 是氧化物,且可作气体肥料。

    (1)固体 D 是 ________(填俗称)。
    (2)A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3)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4)D→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
    【答案】 (1)干冰
    (2)Fe +2HCl= FeCl2+H2↑
    (3)Na2CO3 + Ca(OH)2= CaCO3↓+2NaOH
    (4)2NaOH+CO2=Na2CO3+H2O
    【解析】【解答】D 是氧化物,且可作气体肥料,说明D是二氧化碳;A、B、C、D、E、F 是初中常见物质,其中 A、B、C、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可推知:E为活泼金属铁(或锌、镁等),A为盐酸(或硫酸),B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钙,F为水。(1)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2) A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 +2HCl= FeCl2+H2↑;(3)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 + Ca(OH)2= CaCO3↓+2NaOH;(4) D→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20.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我国是最早生产钢铁的国家这一,“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中________(填符号)元素的含量;
    (2)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请完成配平(在方框内配上计量数,计量数“1”也要写):
    ________KNO3+________S+________C ________K2S+________N2↑+________CO2↑.
    (3)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古诗“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C (2)2;1;3;1;1;3 (3)Fe+CuSO4=FeSO4+Cu
    (4)C+H2O CO+H2
    【解析】(1)“百炼成钢”是指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故填:C;(2)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 K2S+N2↑+3CO2↑,故填:2,1,3,1,1,3;(3)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Fe+CuSO4=FeSO4+Cu;(4)碳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填:C+H2O CO+H2 .
    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3分)
    2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按要求将代号填空: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用装置E来收集的原因是  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用化学式简要表示其反应 .
    (2)通常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3)若选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
    ; (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5)过去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需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
    ① ;
    ② ;
    ③ .
    【答案】 (1)长颈漏斗;B;A;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均匀冒出时;2KClO3 =ΔMnO2 2KCl+3O2↑
    (2)水在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3)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4)如果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
    (5)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物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安全
    【解析】(1)据常用仪器的名称,①为长颈漏斗;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装置;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要加热,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装置;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装置E来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ΔMnO2 2KCl+3O2↑;

    (2)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水在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这是因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在导管中上升;(3)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如果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都能够导致试管破裂;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优点有: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物是水和氧气,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安全.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B、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泡均匀冒出时、2KClO3 =ΔMnO2 2KCl+3O2↑;(2)水在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3)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如果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触及灯芯等;(5)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物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安全.
    22.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反应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时,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听到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
    (4)【实验探究】根据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的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5)【实验结论】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 , 理由是 .

    【答案】 (1)提供水蒸气 (2)氢气 (3)Fe3O4 (4)稀盐酸 (5)Fe2O3红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解析】(1)根据图和“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可知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提供水蒸气.(2)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密度小于空气,再根据反应物为“铁与水蒸气”,则是氢气.
    【猜想与假设】能被磁铁吸引的只有Fe与Fe3O4 , 则猜想一Fe与Fe3O4;又不可能只有Fe没有其他反应产物,猜想二是Fe3O4;验证猜想一与猜想二,关键是否含有Fe.
    【实验探究】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进行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 . .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 , 理由是 Fe2O3红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23.铁合金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但铁制品容易被腐蚀而在表面生成红褐色的铁锈。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将导管a、b处的止水夹k1、k2夹紧。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三处铁丝表面的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检验U形管内已充满O2的方法是 。
    (2)步骤2中,观察到①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________(填化学式),②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________(填“强”或“弱”)。
    (3)待U形管内有明显现象后,将b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k2 , 观察到 现象,说明该条件下铁制品锈蚀过程消耗了O2。
    (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不包括制造纯铁):________。
    【答案】 (1)在导管b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O2
    (2)H2O;产生较多红褐色的锈斑;强
    (3)水倒吸入U形管内
    (4)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
    【解析】(1)步骤1中,检验U-形管内已充满O2的方法是:在导管b处放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O2;
    (2)步骤2中,U形管内已充满O2 , 观察到①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水,化学式为:H2O;
    ②处潮湿的普通铁丝与氧气接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较多红褐色的锈斑;③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纯铁的抗腐蚀能力较强;
    (3) 待U形管内有明显现象后,将b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止水夹k2 , 由于该条件下铁制品锈蚀过程消耗了O2 , U形管内气压降低,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会观察到水倒吸入U形管内的现象;
    (4)通过上述实验现象,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刷漆(涂油等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2(沪教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2(沪教版)(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上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上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g=78,6g=32,4 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沪教版上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沪教版上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1023个分子,5mlSO2中含有氧元素16克,3%,2 0,8g=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