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一轮复习实验微课1 实验目的与原理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一轮复习实验微课1 实验目的与原理学案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实验微课1 实验目的与原理学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实验微课1 实验目的与原理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一轮复习实验微课1 实验目的与原理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书写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微课1] 实验目的与原理一、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或者做了该实验后,要解决什么问题。1.实验目的的书写与表达模式(1)实验性质(探究或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影响或效果等)(2)实验性质(探究或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等。2.实验目的的确认方法(1)根据题目信息,直接写出实验目的。(2)根据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目的。(3)根据实验步骤反推实验目的。实验微练11.喜温植物幼苗在低温锻炼(10 6),接着进行冷胁迫(2 12 h),其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该酶能减缓植株的衰老)活性的动态变化图如下。本实验的目的是                                   1.答案 探究低温锻炼是否能提高植物抗寒能力解析 据图可知,未锻炼的植物冷胁迫前后酶活性下降程度明显高于经过锻炼的植株,无论胁迫前还是胁迫后,锻炼后的SOD活性都明显上升,该实验目的为探究低温锻炼是否能提高植物抗寒能力。2.(2020辽宁丹东高三阶段测试)将植物A种子和植物B种子分别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8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4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种子提取液,1357号试管中加入植物A种子提取液,2468号试管中加入植物B种子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1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实验结果:对各组淀粉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目的是                       (2)若向1357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四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3)本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理由是                 2.答案 (1)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淀粉酶的活性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斐林试剂检测时需水浴加热,会导致反应体系温度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二、实验原理的书写与表达1.实验原理的概念:即进行实验的理论依据,包括选择实验材料的依据、作出实验假设的依据、设置实验步骤的依据、分析现象结果的依据和确定观测指标的依据。2.遵循的原则:首先要遵循实验的科学性原则,实验中涉及的实验设计依据必须是经前人证明的科学理论。如还原糖的鉴定原理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的鉴定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3.一般题型(1)知道实验的目的和材料写实验原理:自变量的作用的科学依据。操作自变量的原理。因变量获得的原理。(2)做完了实验,根据实验的过程和步骤等写实验原理:写出为什么这样操作?写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4.书写与表达模式:实验原理一般由三段组成: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实验过程描述。一般用陈述句、肯定句。5.实验原理中“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可作为实验结果的参考;有的题目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其考查的是实验原理,所以对实验结果分析时合理套用实验原理即可。实验微练23.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2浓度是否比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2的浓度比静止时高。实验过程: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立即分别向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运动状态安静中度运动剧烈运动实验前pH6.16.16.1实验后pH5.95.65.3请回答下列问题:(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消耗能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产生的CO2量增加,所以呼出气体中CO2的浓度增加(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同,通过测定水中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该实验原理是:                                                                                                                                                             4.答案 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会出现运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相关学案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三章实验与探究实验3实验目的与原理分析: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三章实验与探究实验3实验目的与原理分析,共3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实验探究系列1实验目的、原理及变量分析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实验探究系列1实验目的、原理及变量分析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2单元实验探究系列2实验原理的分析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1第2单元实验探究系列2实验原理的分析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路导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