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1.请将下面语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二、基础知识综合
2.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据统计,沙漠、荒原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尽管大漠、荒原 , 但它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古往今来,很多人投身于这些 , 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材料一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①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熏衣草。在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 )。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 ),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 )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③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 )了。④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
(选自《植树的牧羊人》)
材料二 最美奋斗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用16年时间在青藏高原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每找到一颗新种子,从收集到运送都需要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 的钟扬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他突发脑溢血,可离开ICU刚半年,他就又偷偷进藏了。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53岁。但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据《人民日报》“爱国情奋斗者”专题报道编写)
(1)依次填入文本括号中的词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帐篷(póng) 废墟(yū) 干涸(hé) 坍(tān)蹋
B.帐篷(péng) 废墟(xū) 干涸(hé) 坍(tān)塌
C.帐蓬(póng) 废虚(xū) 干涸(ké) 坍(dān)蹋
D.帐蓬(péng) 废墟(yū) 干涸(gù) 坍(dān)塌
(2)依次填入文本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荒山野岭 不毛之地 小心翼翼 舟车劳顿
B.人迹罕至 穷乡僻壤 谨小慎微 疲惫不堪
C.人迹罕至 不毛之地 小心翼翼 疲惫不堪
D.荒山野岭 穷乡僻壤 谨小慎微 舟车劳顿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B.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C.钟扬教授及其学生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
D.但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4)“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是摘自文段中的一句话,现在请你把它放回原处,你认为哪一处最合适?( )
A.①
B.②
C.③
D.④
三、综合性学习
3.综合探究与运用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七年级(2)班的同学准备进行“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市发布了2018年全民阅读数据统计,如下:
某市成年居民每天阅读各媒介接触时长
你从图表中发现成年居民每天借助 媒介阅读的时长居第三位。
(2).请写出一个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3).同学们准备选择教室的一角作为阅读角,设立一个文学小书架和一块阅读展示墙。请你为主题墙报设计栏目,请写出至少三个栏目名称。
(4).下列是七(2)班班委会关于本周五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一次主题阅读活动的通知,这则通知有两处必须修改,请指出并予以修改。
通 知
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同时帮助大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现决定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选定《西游记》为共读书目,读后进行交流。每位参加的同学还可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阅读。
2019年12月15日
① ②
四、句子默写
4.古诗文默写
(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5)《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6)我们学习要按时复习,就会有新的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五、名著阅读
5.名著阅读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该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本学期所学的课文________也选自这本书,这篇文章中描写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性格)的老师,这位老师的名字是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丁氏/穿井得一人
C.有闻/而传之者
D.不若/无闻也
(2)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挖掘)
B.国人道之(讲述)
C.丁氏对曰(回答)
D.闻之于宋君(听到)
(3)下列加点词与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宋之丁氏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夫君子之行
C.学而时习之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吕氏春秋》,这本书是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故事中,造成别人误解的源头是丁氏的表述不够清晰,说话有歧义。
C.故事中,宋国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表现了他们的求实、求真精神。
D.《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
(5)请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七、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这首诗的体裁是( )
A. 五言绝句 B. 五言律诗 C. 七言绝句 D. 七言律诗
(2).诗句中“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八、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面药品说明书,完成下面小题。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说明书
(药品名称):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温水冲服。儿童用量见下表。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用药3-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危险;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说明书内容有删减)
(1).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服用本品期间不要饮酒。 B. 肝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本品。
C. 若服用本品过量,应立即去医院。 D. 儿童服用本品须有成人监护。
(2).依据说明书,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华体温39℃,四肢疼痛,妈妈冲泡了一袋性状已经泛黄的本品给他服用。
B. 小红服用本品7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她妈妈带她去了医院。
C. 8个月大的宝宝发烧、打喷嚏,妈妈按照经验给她服用了本品半袋。
D. 小明感冒头痛发热,服用本品后,症状未缓解,又服用了另外一种退烧药。
(3).为什么(注意事项)中要求“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请结合说明书说出原因。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暖暖的泥火盆
张光恒
①凛冽的寒风吹起,坐在空调暖房的我们,不由得忆起虽贫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的童年生活来。
②那时,天气似乎比现在冷得多,乡间小道上,常见路面被冻裂开来,裂纹纵横交错,犹如破旧的蜘蛛网,冻得鼻头红红、脸儿青青的我们,在河里的冰面上,疯玩够了后,如一群小老鼠般,匆忙地钻进挂着草帘、温暖异常的土屋内。
③其时,屋子里的中央,放着的泥火盆里,炭火红红,像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火盆边围着一圈烤火的乡亲,咯咯拉拉的东家长、西家短,谈天说地,整个屋内气氛热烈,犹如春天。
④这泥火盆是旧时农村所特有的东西。家境殷实的,多买一个铁盆,当作火盆,可是那时候,整个农村,又有多少富裕的农户呢?所以,多数用的就是泥火盆。
⑤爷爷有一手做泥火盆的好手艺,整个过程,大约得半小时。他先从南坡地里,挑来韧性较好的黄胶泥土,用清水拌成糊状,再往里面添加一些麦秸杆,做泥巴的“筋骨”,用镢头砸匀,在地上反复摔打,成了一个大泥团,就可以使用了。心细的爷爷,平时会捡拾一些漏水破烂的土瓦盆放到家里,用作泥火盆的胚子,做时,用双手挖捧起刚和好的泥,往准备好的破土瓦盆上甩,他不停地用力把泥巴甩在破瓷盆上,看厚度差不多了,就伸手在水盆里,捧一捧清水,沥在已显雏形的火盆坯子上,就着那清水,把泥盆的里外面,用手抹得溜光、水滑。爷爷干活儿很认真,容不得有一丝纰漏出现,泥火盆的里外两面,光滑得须得如镜子般,各个部位厚薄一致,成正圆形,不歪不斜,线条圆润,整体看来舒服协调,才住手,看起来简直是做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⑥我家的泥火盆,曾经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那盛着炽热炭火的小盆,盆沿边上,被爷爷匠心独运地用小木棒,画上了小鱼、小鸟,那些小动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嘘”一声,就会被吓飞、吓跑。年迈的爷爷,有时候,就把盛有高粱烧的小瓷壶,用牛皮纸塞住口儿,再用铁铲在火盆里扒开一个小坑,放进小瓷壶,埋住,一会儿,酒香就溢满了整个小屋。爷爷惬意地拿出来,就着嘴,抿几口后,脸儿就被烧酒醺得红彤彤的了,等到兴致高了,就大声给我们讲《穆桂英挂帅》《封神演义》等古书里的故事,乡音方言,声情并茂,听起来,贴心近肺,大大激发了我的美好想象。有时,奶奶也会把花生、土豆埋到快要燃尽的热灰里,半个时辰,就可以吃,现在似乎感觉,任何美味佳肴,都赶不上儿时火盆里的熟花生、土豆那美好的味道。
⑦现在,农村的泥火盆,已属“明日黄花”,风光不在,以前家家使用的泥火盆,早已不见踪影,被空调、暖气炉取而代之,曾经为乡亲做泥火盆的爷爷,不免有些落寞,我打着手势,询问耳聋的爷爷,以前我们家曾经使用过的火盆,还找得到吗?一向耳聋的爷爷,竟意外地听明白了,他摆摆手,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神色,什么话都没说,转身走了。
(1).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屋子里的中央,放着的泥火盆里,炭火红红,像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
(3).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动词选用准确精炼,请把这一系列的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⑥段中“我家的泥火盆,曾经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这“温暖”具体指什么内容?
(5).结尾处“他摆摆手,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神色,什么话都没说,转身走了”,如果爷爷说话,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九、作文
10.作文
记忆中,有一些人,就像陈年老酒,平日里就装在那个不起眼的坛子里,摆放在哪个不起眼的角落,安静而又寂寞。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他的目光、他的笑容、他的手势、他的举手投足,便会不知不觉地浮现在你眼前……
请以“记忆中总有这么一个人”为题,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情感真实;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字词书写
1.【答案】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解析】【分析】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故答案为: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点评】抄写汉字一定要按照题干要求,认认真真地抄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答案】 (1)B
(2)C
(3)D
(4)D
【解析】【分析】(1)帐篷: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的东西,多用帆布、尼龙布等做成,“篷”读作péng;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墟”读作xū;干涸: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涸”读作hé;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坍”读作tān。故选B。(2)荒山野岭: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应填“人迹罕至”;不毛之地:原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后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穷乡僻壤:荒凉贫穷而偏僻的地方。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应填“不毛之地”;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谨小慎微:原指说话、做事非常谨慎,现多指对一些事情过于小心谨慎。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应填“小心翼翼”;舟车劳顿:形容旅途疲劳困顿。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应填“疲惫不堪”;故选C。
(3)考查病句的辨析。
D.句式杂糅;删去“榜样”;
故选D。
(4)考查句子的衔接。这句话中的“这一切”是对前面叙述的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的概括,①②③句都提及了过去人们生活的痕迹,故这句话应放在第④句。故选D。
故答案为:⑴B⑵C⑶D⑷D
【点评】⑴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⑵做选词填空的题,既要注意词语表达的意思,近义词的区别(从词语使用的范围,感情色彩,语义表达的轻重等角度辨析),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关联词语还要注意关联词语表示的关系。
⑶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⑷语句的衔接要注意语句的照应和暗示。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题肢。
三、综合性学习
3.【答案】 (1)图书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
(3)红色文化典故 ;英雄人物小传;精彩读后感等。
(4)在“决定”后加入时间“于本周五下午2:00”;最后在日期正上方署名“七(2)班班委会”。
【解析】【分析】(1)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根据2018年全民阅读数据统计表可知,成年居民每天借助手机阅读时长131.25分钟,占据第一位;借助互联网阅读时长94.46分钟,占据第二位;借助图书阅读时长22.15分钟,占据第三位。根据题干要求可知此处应填图书。
(2)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写出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即可。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
(3)考查拟写栏目名称的能力。拟写栏目名称时,应紧扣“阅读”主题,并且要短小、具有概括性。如读书方法集锦;读书格言;诗词大会;好书推荐等。
(4)考查通知的格式及语言的表达。①通知内容要有具体的时间,根据题干可知开会的时间是在本周五下午2:00,故应在在“决定”后加入时间“于本周五下午2:00”;②通知要有署名,署名写在日期的上方,根据题干可知通知的单位是七(2)班班委会,故应在日期正上方署名“七(2)班班委会”。
故答案为:⑴ 图书
⑵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 ⑶ 红色文化典故 ;英雄人物小传;精彩读后感等。
⑷
1、在“决定”后加入时间“于本周五下午2:00”
2、最后在日期正上方署名“七(2)班班委会”。
【点评】⑴做图表分析题时要注意第一步就是整体阅读,明确题意,包括审题目要求、审图表标题和内容。第二步,横比纵比,寻找变化规律。第四步:表述时准确是前提,再注意精炼。
⑵名言警句需要平时积累,根据题干要求从积累的名言警句中选择合适的。
⑶栏目名称的设计要围绕着主题设计,语言要简明。
⑷通知的内容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议内容等。这些信息要注意从题干和所给材料中筛选。注意日期和署名的位置。
四、句子默写
4.【答案】 (1)铁马冰河入梦来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江春入旧年
(4)非宁静无以致远
(5)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本题中的“剪、致、汉、矣”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⑵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⑶ 江春入旧年
⑷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⑸
1、日月之行
2、星汉灿烂
⑹
1、温故而知新
2、可以为师矣
【点评】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要注意古诗表达的内容情感等。
五、名著阅读
5.【答案】 《朝花夕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质朴、方正、博学、和蔼;严而不厉、严而可亲等;寿镜吾或寿怀鉴
【解析】【分析】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及内容的把握。根据文段中的《二十四孝图》可知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本学期学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文中写到了三味书屋的生活,书屋中有一位老师,名叫寿镜吾,在鲁迅的笔下,这位老先生似乎也并不太“严厉”,学生行礼,他在一旁“和蔼”地回拜,备有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通常也只是“瞪几眼”,大声嚷道:“读书。”管制似乎也并不太严,学生不是都能溜到小花园里顽皮,课间也能偷偷地嬉耍,但他刻板、迂倔,显然在他看来学生是只许攻读经书子集,其他都是不正经的,不许涉猎。课读那一场景却又映现了他情性的另一方面:朴真。只见学生都悄没声儿各自嬉戏去了,就他一人大声读书,面带“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声音,那表情,那动作,自我陶醉,神游其间,真是活显出一个迂老夫子的天真灵魂,可爱极了。
故答案为:《朝花夕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质朴、方正、博学、和蔼;严而不厉、严而可亲等;寿镜吾或寿怀鉴
【点评】名著导读是中考试题中必考的一项内容。考查形式有填空、选择、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查内容有名著的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相关情节等。平时需要广泛阅读课外名著,深入了解作品内涵,注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并积累相关知识。
六、课内阅读
6.【答案】 (1)C
(2)D
(3)B
(4)C
(5)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解析】【分析】(1)考查文言句子节奏的划分。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可结合句意及相关文言标志词语进行分析。
C.句意:有听了的人就去传播。据此可断句为:有/闻而传之者。
故选C。
(2)考查对文言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D.句意: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故选D。
(3)考查文言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例句“宋之丁氏”中“之”是助词,意思是“的”。
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B.助词,的;
C.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D.代词,代指杞人;
故选B。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他们听说了“穿井得一人”的事情,都相互传播了,说明他们都相信了传言,说明他们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故选C。
(5)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非:不是。于:在。”句意: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故答案为:⑴C⑵D⑶B⑷C⑸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点评】⑴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主谓之间要停顿,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⑵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⑶对于一词多义辨析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
⑷既要熟记文言文的文学文化常识,还要读懂文章,理解内容。
⑸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参考译文】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只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寻找到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
七、诗歌鉴赏
7.【答案】 (1)C
(2)“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充满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歌体裁的把握。这首诗一共四句,每一句七个字,故是七言绝句。
故选C。
(2)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此题,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其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最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排”的意思是排开、推开,写鹤推开层云,直冲云霄的情态,诗人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诗人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故答案为:⑴C
⑵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充满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点评】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⑵品味炼字类解题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八、现代文阅读
8.【答案】 (1)B
(2)B
(3)因为①本品辅料为蔗糖,药味会甜,泡水后小孩会喜欢喝。②本药用量上有限定。③有较多禁忌和副作用。为避免孩子误喝,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要放到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根据原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可知“肝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本品”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
故选B。
(2)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A.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妈妈给小华冲泡的药品性状已经泛黄,说明状发生了改变,不能再服用;
C.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品,宝宝8个月大,妈妈按照经验给她服用了本品的做法不对;
D.服用了本品,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
故选B。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药品【成份】可知,本品的辅料是蔗糖,蔗糖有甜味,孩子一般会比较喜欢喝;结合【用法用量】可知,儿童服用本品有量和次数的限制,如儿童自己拿到药,可能会导致服用过量;结合【禁忌】及【注意事项】中的内容可知,本品有较多的禁忌,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等。若在药品放在儿童能拿到的地方,儿童可能会误食,所以【注意事项】中要求“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是为了避免孩子误用,带来伤害。
故答案为:⑴B⑵B⑶ 因为①本品辅料为蔗糖,药味会甜,泡水后小孩会喜欢喝。②本药用量上有限定。③有较多禁忌和副作用。为避免孩子误喝,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要放到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点评】⑴根据题干要求,从相关语句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注意细节上的差异,辨识出不符合文意的。
⑵根据题目的要求,阅读说明书及图表内容,根据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辨识出不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方法。
⑶本题考查用说明书上的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答题时一定要读懂原因,要找到合理的依据。
9.【答案】 (1)①引出下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②“温暖温馨”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③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④总领全文。⑤“虽贫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这种貌似矛盾的表述可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泥火盆里的炭火通红、晶莹透亮的特点,突出了泥火盆的温暖或者表达作者对温暖童年生活的怀念。
(3)动词有“挖捧”“甩”“伸”“捧”“沥”“抹”,这一系列动词细致具体地写出了爷爷做泥火盆的整个过程,突出了爷爷做泥火盆的手艺好。
(4)“温暖”的具体内容 :①泥火盆盆沿边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带给我快乐。②酒后的爷爷声情并茂的给我们讲古书里的故事,激发了我的美好想象。③奶奶埋到火盆里的花生土豆,那美好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
(5)爷爷可能会说:“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我也做不动泥火盆了,人老了,没用了,还是空调、暖气炉好……。”
【解析】【分析】(1)考查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开头段的作用有哪些,其次结合具体的语段分析其作用。“不由得忆起虽贫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的童年生活来。”中的“不由得忆起”引出了下文对虽贫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的童年生活的叙述;下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故还有总领全文的作用。作者用“温暖温馨”来形容童年生活,可知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是赞美的,是怀念的,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想去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为何是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的。
(2)考查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赏析。赏析语言,首先需明确赏析的角度,其次结合所运用的手法及具体的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一句话中,把“红红的炭火”比作“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由此可判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炭火是红红的,玛瑙、宝石是晶莹透亮的,故写出了炭火红红的、晶莹透亮的特点;炭火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写出了炭火的温暖,这炭火在作者眼中,犹如玛瑙、宝石般美丽,晶莹透亮,由此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考查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根据题干要求,首先需找出动词,然后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动词,即表示动作的词语。划线句子中,动词有“挖捧”“甩”“伸”“捧”“沥”“抹”,这些动词是写爷爷做泥火盆时的一系列动作,这也是爷爷做泥火盆的整个过程,爷爷做泥火盆时的动作一气呵成,而且可看出爷爷做泥火盆的技艺十分娴熟及手艺十分好。
(4)考查对指代内容的理解。要找出词语的指代内容,需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温暖”一词可理解为使人感到快乐、幸福、美好等;这一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第⑥段,那么指代内容可结合第⑥段中能体现作者感到快乐、幸福、美好等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根据第⑥段中的“那盛着炽热炭火的小盆,盆沿边上,被爷爷匠心独运地用小木棒,画上了小鱼、小鸟,那些小动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嘘”一声,就会被吓飞、吓跑。”可概括出泥火盆盆沿边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带给我快乐。结合“爷爷惬意地拿出来,就着嘴,抿几口后,脸儿就被烧酒醺得红彤彤的了,等到兴致高了,就大声给我们讲《穆桂英挂帅》《封神演义》等古书里的故事,乡音方言,声情并茂,听起来,贴心近肺,大大激发了我的美好想象。”可概括出酒后的爷爷声情并茂的给我们讲古书里的故事,激发了我的美好想象。结合“有时,奶奶也会把花生、土豆埋到快要燃尽的热灰里,半个时辰,就可以吃,现在似乎感觉,任何美味佳肴,都赶不上儿时火盆里的熟花生、土豆那美好的味道。”可概括出奶奶埋到火盆里的花生土豆,那美好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
(5)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需结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经历、神态等及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这是爷爷看到“我”问“以前我们家曾经使用过的火盆,还找得到吗”时的神态和动作,结合文本内容可知,爷爷有一手做泥火盆的好手艺,常常给乡亲们做泥火盆,后来,以前家家使用的泥火盆,早已不见踪影,被空调、暖气炉取而代之,曾经为乡亲做泥火盆的爷爷,不免有些落寞。所以,爷爷此时说的话,需体现爷爷对现在都不用泥火盆,自己无法再展示自己做泥火盆的技艺的落寞、遗憾、感慨等心情。
故答案为:⑴ ①引出下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②“温暖温馨”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③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④总领全文。⑤“虽贫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这种貌似矛盾的表述可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⑵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泥火盆里的炭火通红、晶莹透亮的特点,突出了泥火盆的温暖或者表达作者对温暖童年生活的怀念。
⑶ 动词有“挖捧”“甩”“伸”“捧”“沥”“抹”,这一系列动词细致具体地写出了爷爷做泥火盆的整个过程,突出了爷爷做泥火盆的手艺好。
⑷ “温暖”的具体内容 :①泥火盆盆沿边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带给我快乐。②酒后的爷爷声情并茂的给我们讲古书里的故事,激发了我的美好想象。③奶奶埋到火盆里的花生土豆,那美好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
⑸ 爷爷可能会说:“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我也做不动泥火盆了,人老了,没用了,还是空调、暖气炉好……。”
【点评】⑴开头段的作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奠定全文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⑵赏析理解句子,如果句子中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揣摩句子。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手法,写出(表现)什么事物的……特点,表达了……感情。
⑶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修辞角度;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
②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
⑷词语所指代的内容,要注意理解全面,理解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象征义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
⑸要结合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设想人物当时的处境下,会想些什么,进行合理想象。
九、作文
10.【答案】 【参考例文】
记忆中总有这么一个人
记忆中的她,一头白发如霜似雪,沉淀着悠悠的岁月;记忆中的她,满脸皱纹纵横交织,记载着一生的沧桑,记忆中的她,眉眼慈祥宁静,闪动着满满的爱意。她就是我最亲爱的奶奶。
记忆中总是反复回放着那个最难忘的片段。小时候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看望奶奶。奶奶一如往常的,早早地坐在阳台的藤椅上,八十多岁的高龄了,眼睛虽然花了,却总是凝望着我来时的方向,耳朵虽然背了,却总是聆听着我敲门的声音。我稍微晚些到家,就会像个孩子似的念叨着帅帅怎么还没来。我一进门,奶奶就会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身来,拄着拐杖,蹒跚着走向我,拉着我的小手走进只属于我们俩的小空间——充满着明媚阳光的卧室,悄悄关上门。然后最让我兴奋开心的时候到来了,奶奶那双有了老年斑却不失温润的手会像变戏法一样的拿出很多好吃的东西,有香浓的巧克力,油香的松子,亮晶晶的水果糖,总不能少的便是一把剥好的瓜子,全是我爱吃,妈妈却不让我多吃的东西。我两眼放光,像个贪吃的小猫,一把接一把地往嘴里塞,急得奶奶一边用手轻拍着我的背,一边略带责备地说:“别急,别急,慢慢吃,别呛着了,这里还有,还有!”浑浊的眼睛充满爱意地看着我,笑意填满了眼角的每一道鱼尾纹。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奶奶准备了一个星期的,尤其是瓜子,都是一颗颗精心挑选剥好的,颗颗大粒饱满,吃起来格外的香甜可口。
记忆中的她,我最亲爱的奶奶,总是用这种最朴实简单的方式传递着对我最深沉醇厚的关爱,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最温暖的记忆。秋光正好,岁岁重阳,遥祝奶奶在天堂一切安好!
【解析】【分析】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题目“记忆中总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这个人总在自己的记忆中?所以,写作本文,首先明确你的写作对象是谁。可以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以是自己以前的老师、同学,也可以是自己偶遇的一个路人等。接着围绕对象进行选材,选择能体现这个人总留在你记忆中的原因的典型事例来写,如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以通过叙述一件或几件体现他们对自己的爱的事例,从而使得他们总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如写的是以前的老师,可以叙述老师对自己进行教育的一件事情,突出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之大;还可以是自己偶遇的陌生人,通过典型事例的叙述,突出这个人的某些行为、品质,以及这个行为、品质带给自己的感悟、影响。所以,写人的记叙文,除了对人物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外,还需通过典型的事例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正是这些精神品质,才得以让这个人总是留在自己的记忆中。注意在叙述时要适当穿插议论抒情性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怀念或感激之情。
【点评】掌握命题作文审题技巧:(1)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2)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 (3)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袋)
一日次数
1-3
10-15
0.5-1
一日3次
4-6
16-21
1-1.5
一日3次
7-9
22-27
1.5-2
一日3次
10-12
28-32
2-2.5
一日3次
湖南省永州市2023年八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3年八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共8页。
2023湖南省永州市七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湖南省永州市七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共8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