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框 明确概念的方法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四课综合拔高练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三框 正确运用符合判断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五课综合拔高练 试卷 2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判断的概述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一框 判断的概述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原创题)下列关于“判断”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
②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唯一特征
③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
④判断是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的思维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原创题)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判断的基本特征有( )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②有真假之分
③来源于社会实践
④对认识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组二 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3.(原创题)“一旦吸毒,就会走上犯罪道路。”对此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
A.这个判断中存在概念搭配不当的问题
B.这个判断正确地断定了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
C.“吸毒”和“犯罪”有必然性的条件关系
D.这个判断对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断定不准确
4.(原创题)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
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③高二(1)班的有些同学不是团员
④张三比李四大五岁,李四比王五大五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原创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判断是(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简单判断 ④复合判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原创题)判断可以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这一划分是依据( )
A.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
B.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数量
C.判断本身的真假情况
D.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
7.(原创题)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歧义句不能准确地表达判断,会使人产生误解。下列语句中,存在歧义的是 ( )
A.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
B.书友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淘得快乐
C.他迅速地脱掉衣服,钻进被窝睡觉
D.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老孙欠老杨500元。”
8.(原创题)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下列语句不属于简单判断的是( )
A.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马克思主义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并非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雨下得很大,但比赛还是如期举行
9.(改编题)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
①“一旦吸烟,就会患肺癌。”
②“人们都在考虑怎样教育子女问题。”
③“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
上述表达是否明确或准确?为什么?
深度解析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原创题,)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以下不属于判断的是(深度解析)
A.为什么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
B.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
C.美国不择手段遏制中国发展
D.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2.(原创题,)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的思维形式。“判断”的这一定义( )
A.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B.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C.正确,符合定义的“种差加属概念”的原则
D.正确,符合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规则
3.(原创题,)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下列语句表达判断的有(深度解析)
①江山如此多娇!
②请把空调关好!
③花儿开得真美!
④你去过北京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原创题,)有人认为:“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来自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
请你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题组二 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5.(原创题,)判断可以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复合判断。这一划分的逻辑错误在于( )
A.越级划分
B.划分不全
C.多出子项
D.划分标准不一
6.(原创题,)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下列语句中不能准确表达判断的是( )
A.这是新学生宿舍
B.李白是伟大的诗人
C.天空显得格外蓝
D.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7.()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下列判断属于关系判断的是( )
①泰山在黄河之南
②刘秀和阴丽华是夫妻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并非每一个人都有社会良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原创题,)歧义是指语言文字的含义不明确,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理解。下列语句中,不存在歧义的是( )
A.他连我们局长都不认识
B.你等我一下,咱们一起走
C.民政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
D.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9.(原创题,)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下列语句不表达同一判断的是(深度解析)
A.“意志坚强的人不怕失败!”和“意志坚强的人难道怕失败吗?”
B.“空气污染的问题不能不解决。”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是该解决了。”
C.“他确实不想再待在上海了。”和“他为什么不想再待在上海了?”
D.“机动车冒黑烟就应该重罚!”和“机动车冒黑烟难道不应该重罚吗?”
10.(原创题,)“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判断是(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简单判断 ④复合判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一框 判断的概述
基础过关练
1.C | 2.A | 3.D | 4.C | 5.A | 6.D | 7.A | 8.D |
1.C 本题考查判断的有关知识。①③说法正确,但与设问指向不符,应排除。②说法错误,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④说法错误,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断定”不等于“肯定”。C项入选。
2.A ①②是判断的基本特征;③说的是判断的来源,不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故本题应选A项。
3.D “吸毒”可能引发“犯罪”,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条件关系。A、B、C三项判断错误,应排除。故选D。
4.C 本题考查判断的分类知识。①④是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是关系判断,应排除;②③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性质判断,符合题意,应入选。故排除A、B、D项,C项入选。
5.A 题干中的判断没有对认识对象作出否定,因此是肯定判断,①符合题意,排除②;题干中的判断本身并未包含其他判断,因此是简单判断,③符合题意,排除④。因此,A项入选,排除B、C、D项。
6.D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D项符合要求,应该入选;A、B、C三项与题干规定性无关,应排除。
7.A A可以理解为学校来的医生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也可以理解为学校来的三个医生来自三个医院,存在歧义,符合题意;B、C、D含义明确,不存在歧义,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8.D A、B、C三项符合简单判断的定义,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由“雨下得很大”和“比赛如期举行”两个判断构成,属于复合判断,符合逆向选择的要求,故本题答案为D。
9.答案 “患肺癌”与“吸烟”有关联,但不是必然性的条件关系,①中语句对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断定不准确。②中语句为歧义句,一种意思是人们都在考虑教育子女的问题,另一种意思是人们都在考虑怎样教育子女。类似这样的语句究竟表达什么判断并不明确。清新的空气可以呼吸,阳光和海水怎么能够呼吸呢?③中语句的概念搭配不当。
解析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语句表达要通顺,内容叙述要明确,事实依据要准确,这样才能形成真实有效的判断。题干中三个语句表达不明确或不准确,无法形成可靠的判断。
知识拓展
要形成一个恰当的判断,需具备的条件有: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如对象的性质、范围以及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等)有正确的认识;要运用内涵明确、外延确定的概念构成判断;在概念的搭配方面、在判断的联结方面也需恰当。
能力提升练
1.A | 2.A | 3.B | 5.A | 6.A | 7.A | 8.B | 9.C |
10.C |
|
|
|
|
|
|
|
1.A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A项没有出现断定这一基本特征,符合题意,应当入选;B、C、D项均对认识对象作出断定,与题意相背离,应排除。
知识拓展
表达判断的语句有陈述句、反问句、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和偏正结构的感叹句。询问句、设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的询问句不表达判断。
2.A 本题考查判断的含义和定义的规则的知识。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对认识对象既可以作出肯定的断定也可以作出否定的断定,因此,题干中的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A项切题。排除B、C、D三个选项。
3.B ①③是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对认识对象都有所断定,属于判断;②是一个祈使句,带有命令语气,对认识对象并未作出断定;④是一个询问句,对认识对象并未作出断定。故本题答案为B。
方法点拨
表达判断的语句有陈述句、反问句、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和偏正结构的感叹句。询问句、设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的询问句不表达判断。
4.答案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属于人的认识范畴。因此,认为“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是正确的。②来自社会实践的判断,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才是真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因此,认为“来自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的观点是片面的。
解析 本题考查判断的有关知识,属于观点评析类试题。学生解答时可以将题干中观点分为“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和“来自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两个评析点。对第一个评析点可以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肯定;对第二个评析点,则应坚持辩证思维,看到符合实际的判断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是假判断,不能笼统地认为“来自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
5.A 本题考查判断的分类及划分的规则。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而“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是同一级关系。把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复合判断并列在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此排除B、C、D项,A项入选。
6.A 本题考查概念的表达方式。B、C、D项表达明确,与题干指向不符,排除;A项的表达会让人产生歧义,到底是新学生的宿舍还是新的学生宿舍,符合题意,入选。
7.A 本题考查判断的类型。①②分别断定的是位置关系和家庭关系,属于关系判断;③④都对事物的某种性质作出断定,属于性质判断。A项入选。
8.B A可以理解为他不认识我们局长,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局长不认识他,存在歧义,与题意不符,排除;B含义明确,不存在歧义,符合题意;C可以理解为民政部给华北、东北调拨物资,也可以理解为民政部从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存在歧义,与题意不符,排除;D可以理解为15日之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为15日这天去汇报,存在歧义,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9.C A、B、D中的语句都是同义句,表达同一判断,与题意不符,排除;C中的第一个语句是表示肯定的判断,第二个语句表示的是询问,二者不同义,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知识拓展
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表达同一个判断的句子,叫作同义句。判断与语句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语言表达可以更加准确、鲜明和生动。
10.C 题中判断对认识对象以肯定的方式作出断定,因此是一个肯定判断,①符合题意,②排除;题中判断是由“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简单判断构成的复合判断,④符合题意,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判断的概述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判断的概述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判断的概述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判断的概述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在思维中有重要的作用,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判断有不同的类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判断的概述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判断的概述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