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7、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7、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在标准状况下,3,02×1023,1ml,贮存Cl2的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4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模块检测试题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成语和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或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剖石采玉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积沙成塔
考向 判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题组 区分和判定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解析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指金子从沙子中分离出来,属于混合物的分离,利用了金的性质稳定,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剖石采玉也是物理变化,B错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涉及到物质的燃烧是化学变化,C正确;积沙成塔是宏观物质由少到多的聚集过程,是物理变化,D错误。
答案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首先对题目的诗句意思要有所理解,从而提取具体物质的相关信息,再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熟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即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空气中的氧分子在阳光紫外线、闪电等外界因素作用下,会生成氧负离子(O2-)。O2-的摩尔质量为 ( )
A.32g·mol-1 B.33g·mol-1
C.32g D.33g
考向 摩尔质量的定义
题组 摩尔质量
解析 质量在以g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区别是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而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忽略不写。由于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一般电子质量忽略不计,所以O2-的摩尔质量与O2分子摩尔质量一样,为32g/mol。
答案 A
易错警示 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及离子摩尔质量和分子摩尔质量的关系,电子质量忽略不计,所以离子摩尔质量就等于其分子摩尔质量。
3.(★)下列应用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是 ( )
A.用酒精擦去衣服上的油迹
B.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用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
D.食品包装袋中放置铁粉包防止食品变质
考向 氧化还原反应的识别
题组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
解析 酒精擦去衣服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油渍易溶于酒精,而酒精又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其除去油渍,属于溶解问题,与氧化还原原理无关,A错误;生石灰做干燥剂吸水,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从而起到干燥剂作用,虽是化学变化,但是与氧化还原无关,B错误;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是稀盐酸与Cu2(OH)2CO3反应溶解,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食品包装袋中放置铁粉包防止食品变质,是利用了铁粉的还原性与包装袋中氧气反应,从而降低包装袋内氧气浓度,以达到防止食品变质的目的,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 D
点评 本题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做题时重在分析其中原理,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去分析,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要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注意平时多积累。
4.(★)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 )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外观澄清透明
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能透过滤纸
考向 胶体的性质
题组 分散系
解析 分散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所以胶体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其中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A正确;外观澄清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这些都是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此范围内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故BCD错误。
答案 A
易错警示 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系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粒子直径100nm。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是能透过滤纸。
5.(★)在标准状况下,3.4gH2S的 ( )
A.分子数约为6.02×1023
B.物质的量为0.1mol
C.体积约为4.48L
D.摩尔质量为34
考向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体积之间的计算
题组 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的关系
解析 摩尔质量有单位,所以H2S的摩尔质量为34g·mol-1,D错误;利用公式n=m/M=3.4g/34g·mol-1=0.1mol,B正确;再利用N=n×NA=0.1mol×6.02×1023=6.02×1022,故其分子数为6.02×1022,A错误;又利用V=n×Vm=0.1mol×22.4L·mol-1=2.24L,C错误。
答案 B
思路方法 在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摩尔体积之间的计算中,物质的量充当桥梁的作用,任意物理量都可以通过先转化成物质的量再进行换算,其关系如图:
6.(★)21世纪初,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N4,N4是氮的一种单质。1molN4和1molN2具有相同的 (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考向 分子中粒子数目的计算
题组 分子中粒子数目的计算
解析 1mol任何微粒集合体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微粒,所以1molN4和1molN2都含有NA个分子,依据化学式可知,1个N4分子含有4个原子,28个质子,28个电子,所以NA个N4分子中含有4NA个原子,28NA个质子,28NA个电子,同样依据N2化学式可知,1个N2分子含有2个原子,14个质子,14个电子,所以NA个N2分子含有2NA个原子,14NA个质子,14NA个电子,所以1molN4和1molN2只具有相同的分子数,B正确;而原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不相同,ACD错误。
答案 B
思想方法 微观粒子的关系式为: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对于求算分子中各种粒子数目的题目,一般应该先求出分子数,依据化学式求原子数,进而再求其它粒子数目。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都正确的是 ( )
A.氯气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杀死水中的细菌
B.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CO3
C.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从FeCl3溶液中置换出Fe
考向 氯气、盐酸、钠及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
题组 考查物质性质与用途
解析 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HClO的强氧化性杀死水中的细菌,A错误;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CO3,是利用了盐酸的酸性,与CaCO3发生反应,B正确;因为NaHCO3显碱性,能中和胃酸,从而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并不是因为受热易分解,C错误;Na有很强的还原性,在与FeCl3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后氢氧化钠再与FeCl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不能置换出Fe,D错误。
答案 B
易错警示 本题重点审题在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正确,要存在因果关系,这是关键,同时,对应物质的性质也要清楚。
拓展链接 钠具有强还原性,所以钠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都是先和水反应,不会置换出金属,欲进行置换反应需在熔融状态下才可以。同样有类似性质的还有F2,由于F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在与盐溶液反应时也是先和水发生反应,如:将F2通入NaCl溶液中,不能置换出Cl2,而是F2和水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
8.(★)贮存Cl2的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 ( )
A.腐蚀品 B.爆炸品 C.易燃品 D.有毒品
考向 氯气的性质及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识别
题组 氯气的性质与常见危险品
解析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正确。
答案 D
拓展链接 常见腐蚀品:浓硫酸等浓酸浓碱;常见的爆炸品有:汽油、煤气、酒精等有机物。可燃气体:如氢气(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硫化氢(H2S)等。常见的易燃液体:汽油、煤油、乙醇(酒精)等。易燃固体:无机中的硫黄、金属钠、钾、碳粉等活泼金属和非金属都属于易燃固体。自燃固体有:白磷
9.(★)下列关于1mol·L-1NaCl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L该溶液中含有58.5gNaCl
B.该溶液中含有1molNaCl
C.该溶液可由1molNaCl溶于1L水配制而成
D.从100mL该溶液中取出10mL以后,取出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
考向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
题组 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考查
解析 1L该溶液含有NaCl的物质的量为:n=c×V=1mol·L-1×1L=1mol,则质量m=n×M=1mol×58.5g·mol-1=58.5g,A正确;由于题干并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求算出溶质物质的量,B错误;1molNaCl溶于1L水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浓度不是1mol·L-1,C错误;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所以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等,仍为1mol·L-1,D错误。
易错警示 配制1mol/LNaCl溶液的方法是将1mol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而不是将1molNaCl溶于1L水中。从原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溶液浓度不变,不要受体积的影响。
答案 A
10.(★)下列物质所含氢原子数与0.5molH2O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的是 ( )
A.0.5molHCl B.0.3molH2S
C.0.25molCH4 D.0.4molNH3
考向 利用物质的量求算粒子数目
题组 利用物质的量求算粒子数目
解析 已知0.5molH2O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2=1mol,即氢原子数目为NA。A中含有氢原子物质的量为0.5×1=0.5mol,即0.5NA的氢原子,A错误;B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2=0.6mol,即含有0.6NA的氢原子,B错误;C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5×4=1mol,即含有NA的氢原子,C正确;D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3=1.2mol,即含有1.2NA的氢原子,D错误。
答案 C
思路方法 求分子中的原子数目时要结合化学式的角标进行原子数的计算。
11.(★)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 )
A.NaOH B.CaCO3
C.CaO D.Na2O
考向 钠和钙的化合物的性质和保存
题组 物质的性质和保存
解析 NaOH露置在空气中易潮解,同时也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A错误;而CaCO3露置在空气中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故不会变质,B正确;Na2O和CaO露置在空气中都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CD错误。
答案 B
拓展链接 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原因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一般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因氧气而变质:Na2SO3溶液 H2S溶液 H2SO3溶液、亚铁盐、Fe(OH)2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②因二氧化碳而变质:Ca(ClO)2、Na2O2、Na2O、NaOH等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③因水蒸气而变质:Na2O2、Na2O、CuSO4粉末等与水发生反应物质。
④因见光分解:新制氯水、硝酸银溶液、浓硝酸、氯化银等。
12.(★)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K+
B.溶质一定是KOH
C.溶质可能是钾盐
D.可能含有Na+
考向 焰色反应
题组 离子检验
解析 焰色反应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A不符合题意;但是不一定是KOH,也可能是钾盐,所以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之所以用蓝色钴玻璃是要滤掉黄光,所以也可能含有Na+,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易错警示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研究的是元素的性质,所以透过蓝色钴玻璃其焰色为紫色,结论只能描述成含有钾元素,或该溶液含有钾离子,不能确定为具体哪种物质。
13.(★)下列关于钠的物理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是一种质软、可用小刀切割的金属
B.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因为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C.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
D.金属钠的熔点较高
考向 钠的性质
题组 钠的性质
解析 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密度为0.97g·cm-3,熔点为97.8℃。因为钠的密度比煤油大,又不与煤油反应,所以保存在煤油中,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答案 D
思路方法 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是,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熔沸点、硬度;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反应等,需要结合化学反应规律进行记忆。
14.(★)《潍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是西汉时期劳动人民发现的湿法炼铜原理。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B.Fe元素得电子,化合价升高
C.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只有Fe和Cu
D.由该反应可得出铁的金属活泼性比铜的强
考向 铜的冶炼
题组 金属冶炼
解析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即用铁将铜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所发生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A不符合题意;在该反应中Fe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B符合题意;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只有Fe、Cu,C不符合题意;在该反应中Fe能置换出Cu,所以得出结论Fe的金属活泼性比Cu强,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点评 结合传统文化知识来考查化学反应,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重点提取古文中有关化学的物质性质,再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解答,同时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l-+Ag+AgCl↓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CO32-+Ca2+CaCO3↓
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D.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
考向 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
题组 离子方程式
解析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A不符合题意;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B不符合题意;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H-+SO42-+Ba2+2H2O+BaSO4↓,C符合题意;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Zn+Cu2+Zn2++Cu,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拓展链接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写、拆、删、查四个步骤来写)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不可漏掉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只能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以拆成离子形式,其它类型只能写分子式或化学式。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细检查: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16.(★)下列物质中含有Cl-的是 ( )
A.KClO3溶液 B.液氯
C.HCl气体 D.氯水
考向 含氯化合物的组成
题组 含氯化合物的组成
解析 A中KClO3溶于水发生电离产生K+和ClO3-,所以不含有Cl-,A错误;B中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形式,只含有Cl2,B错误;C中HCl气体中只含有HCl分子,C错误;D中氯水中由于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新制氯水含有“三分子四离子”即Cl2、HClO、H2O、H+、Cl-、ClO-、少量的OH-,D正确。
答案 D
拓展链接 液氯和氯水成分比较(如图)
液氯
新制的氯水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成分
Cl2
Cl2、H2O、HClO、H+、
Cl-、ClO-、极少量的OH-
性质
氧化性
氧化性、酸性、漂白性
17.(★)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Fe3O4→Fe B.Fe→Fe2+
C.CaCO3→CaO D.Fe2+→Fe3+
考向 氧化剂、还原剂性质
题组 氧化剂、还原剂性质
解析 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过程应该是化合价降低的还原过程,所以选择选项中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即可。A中化合价降低,A正确;B中化合价升高,B错误;C中化合价没有变化,C错误;D中化合价升高,D错误。
答案 A
易错警示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使其它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而自身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是使其它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而自身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拓展链接 氧化还原中各个概念的关系如下图
18.(★)将1.11g氯化钙固体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配成100mL溶液。从中取出10mL,取出的这10mL溶液中氯化钙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0.01mol·L-1 B.0.1mol·L-1
C.1mol·L-1 D.10mol·L-1
考向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题组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解析 1.11gCaCl2的物质的量为n=m/M=1.11g/111g·mol-1=0.01mol,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c=n/V=0.01mol/0.1L=0.1mol/L,由于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所以从中取出10ml,其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同,仍为0.1mol/L,所以B正确。
答案 B
易错警示 首先,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其次,不要受题中取出部分溶液说法的迷惑,明确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取出任何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与原溶液的浓度相同。
19.(★)新制氯水在干燥的空气中久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的数目增加的是 ( )
A.Cl2 B.H2O C.HClO D.Cl-
考向 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差异性
题组 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差异性
解析 氯水在空气中久置,会因为次氯酸的不稳定性而发生变质,次氯酸分解为盐酸和氧气,促使氯气和水继续反应,所以久置后Cl2、H2O、HClO都会减少,而Cl-会增加,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拓展链接
液氯
新制的氯水
久置的氯水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成分
Cl2
Cl2、H2O、HClO、H+、Cl-、
ClO-、极少量的OH-
H+、Cl-、H2O、
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
氧化性
氧化性、酸性、漂白性
酸性
20.(★)现有5.3g碳酸钠固体,将此固体完全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从中取出10mL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5mol·L-1 B.0.02mol·L-1
C.0.05mol·L-1 D.0.2mol·L-1
考向 溶液稀释
题组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解析 5.3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n=m/M=5.3g/106g·mol-1=0.05mol,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c=n/V=0.05mol/0.25L=0.2mol/L,由于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所以从中取出10ml,其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同,仍为0.2mol/L,再根据稀释时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利用公式c1V1=c2V2,即0.2mol/L×10ml×10-3L/mL=c2×100ml×10-3L/mL,可求c2=0.02mol/L,所以B正确。
答案 B
易错警示 1.熟练应用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和溶液稀释公式,明确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取出任何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与原溶液的浓度相同。2.常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公式有:c=n/V(定义公式)、c1V1=c2V2(稀释公式)、c=1000ρw/M(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二、填空题
21.(★)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作答:
(1)①新切开的钠,其切口的光亮银白色金属光泽很快变暗了,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将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时,钠会浮在水面上且滴有酚酞的水变红,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2)①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写出过氧化钠与呼出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中,用pH试纸检验溶液,此时溶液呈 (填“碱性”或“酸性”)。
(3)在工业上可用金属钠与四氯化钛(TiCl4)在高温时反应置换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向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题组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解析 (1)①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切开后,迅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变暗,方程式为:4Na+O22Na2O
②钠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要小,所以将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会浮在水面上,又因为钠跟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显碱性,从而使溶液变红,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2)①由于过氧化钠可以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同时生成供给人体呼吸的氧气,所以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g)4NaOH+O2。②所以结合①中方程式,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碱性。(3)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将一些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与四氯化钛在高温下反应方程式为:TiCl4+4NaTi+4NaCl。
答案 (1)①4Na+O22Na2O
②钠的密度比水小,与水反应生成NaOH,使酚酞变红:
2Na+2H2O2NaOH+H2↑
(2)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碱性
(3)4Na+TiCl44NaCl+Ti
点评 该题完整考查到了钠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属于基础题目,熟练掌握基本化学方程式是关键。
22.(★)NaHCO3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 。
(2)NaHCO3属于“酸”“碱”“盐”中的 。
(3)①写出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写出NaHCO3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考向 碳酸氢钠的性质
题组 碳酸氢钠的性质
解析 (1)碳酸氢钠为弱酸酸式盐,溶于水电离时弱酸酸式酸根HCO3-不拆开,所以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碳酸氢钠为弱酸酸式盐,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盐类。(3)作为弱酸酸式盐既能与NaOH溶液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正盐,又能与HCl反应生成弱酸碳酸,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CO3-+OH-H2O+CO32-、HCO3-+H+H2O+CO2↑。
答案 (1)NaHCO3Na++HCO3-
(2)盐
(3)①HCO3-+OH-H2O+CO32-
②HCO3-+H+H2O+CO2↑
点评 中学阶段弱酸酸式盐的典型代表就是碳酸氢钠,经常是命题的重点物质,尤其是弱酸酸式酸根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性质,在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题目中经常考查,所以要重点掌握。
23.(★)(1)配制500mL浓度为0.2mol·L-1NaOH溶液,需称取NaOH固体 g,然后再加入适量水,将上述固体溶解,待 后,再转移到 中,定容,摇匀。
(2)在实验(1)中,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0.2mol·L-1。
(3)在实验(1)中,转移NaOH溶液至容量瓶中时洒落少许,则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0.2mol·L-1。
考向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题组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解析
(1)配制500mL0.2mol/LNaOH溶液,所需固体质量m=n×M=cV×M=0.2mol/L×0.5L×40g/mol=4.0g,加水溶解后,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待冷却至室温后才能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使用温度为室温20度。(2)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会导致所配制溶液体积偏小(如右图),致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即大于0.2mol/L。(3)若转移时溶液洒落少许,则会造成溶质损失,致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即小于0.2mol/L。
答案 (1)4.0;冷却至室温;500mL容量瓶
(2)大于
(3)小于
拓展链接 托盘天平精度值为0.1g,在称量整数值的药品时同样也要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如本题中要称量4.0g。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与其容积规格相同体积的溶液,所以在答所需容量瓶时一定要带上规格,如本题中的500mL容量瓶。(附:溶液配制中的误差分析如下图)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错误操作
因变量
cB(mol/L)
nB(或mB)
V
称量
药品、砝码左右位置颠倒,且称量中用到游码
偏小
无
偏小
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间过长
偏小
无
偏小
用滤纸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
偏小
无
偏小
量取
用量筒量取液态溶质时俯视读数
偏小
无
偏小
量取液态溶质时量筒内有水
偏小
无
偏小
溶解
转移
洗涤
转移时有溶液溅出
偏小
无
偏小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偏小
无
偏小
洗涤量取浓溶液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偏大
无
偏大
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
无
偏小
偏大
容量瓶中原本有水
无
无
无
定容
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偏小
无
偏小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
无
偏大
偏小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无
偏小
偏大
24.(★★)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所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连接上述仪器,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
(3)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干燥的Cl2依次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考向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气的性质
题组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气的性质
解析 (1)装置中采用固液加热方法制取氯气,所以其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由于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杂质,且在净化时一般是先除杂后干燥,再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又由于氯气有毒,所以最后要进行尾气吸收。故其一般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除杂、净化装置-收集、性质检验装置-尾气吸收装置。本题中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A)——除杂装置(C)——干燥装置(B)——收集装置(D)——尾气处理装置(E),为严谨考虑,E中水蒸气可能逸散到收集装置D中,应该在DE装置之间再加一个干燥装置B,所以答案为ACBDE或ACBDBE。
(3)由于氯气有毒,所以要对其进行尾气吸收,防止污染环境,所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氯气,反应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4)为验证氯气是否有漂白性,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入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现象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得出结论是: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其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干燥的氯气遇干燥的有色布条,布条不褪色,遇湿润的有色布条,布条褪色。
答案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
(2)ACBDE(或ACBDBE)(2分)
(3)2NaOH+Cl2NaCl+NaClO+H2O(2分)
(4)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2分);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2分)
思路方法 以实验室制取氯气为模板认识其它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在气体制备实验中,一般的装置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除杂、净化装置-收集、性质检验装置-尾气吸收装置,一般先除杂后干燥,所以据此来考虑装置的连接顺序,再去考虑各个装置所盛放物质及其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化学pdf、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0、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物质是,含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