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 数列7.1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展开7.1数列的概念
一、学习目标:
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与的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化归能力.
二、自主学习:
1.数列、、2、…,则2是该数列的( B )
A.第6项 B.第7项 C.第10项 D.第11项
2.已知,则.
3.在数列中,且,则.
【考点梳理】
1.在数列{an}中,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为: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未完,待续)
方法1——观察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n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初步归纳出公式,再取n的特珠值进行检验,最后用数学归纳法对归纳出的结果加以证明;
方法2——由an与Sn的关系求通项公式。
方法3——归纳、猜想、证明法:有的数列求出通项公式时,常先由递推公式算出前几项,发现规律、归纳、猜想出通项公式再加以证明。
方法4——递推关系法:先观察数列相邻项间的递推关系,将它们一般化,得到的数列普遍的递推关系,再通过代数方法由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
3.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研究数列可联系函数的相关知识,如数列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公式法等)、数列的分类(有限和无穷、有界无界、单调或摆动等).应注意用函数的观点分析问题.
1)判定数列{an}的单调性考查的是an+1与an的大小关系.
2)待定系数法:
解读:1)比差法或比商法。
2)使用待定系数法的一般步骤是:①确定所求问题含待定系数的解析式;(2)根据恒等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3)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合作探究:
题型1 归纳(从特殊到一般)、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例1 已知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法1:由得…… 猜想:
再由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①等式成立
②假设时等式成立,即
那么
即时等式也成立
综合①②对任意都有成立。
解法2:
变式训练1 已知数列{}中=1,(1)写出数列的前5项;(2)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答案:(1)略;(2),证明略。
小结与拓展:有的数列用一般方法不易求出通项公式,常先由递推公式算出前几项,发现规律、归纳、猜想出通项公式再加以证明。“归纳——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是通过观察、尝试、探索规律,从而对命题的结论予以猜测,然后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归纳猜想是探索发现真理的重要手段。
题型2 周期数列
例2 数列{an}中,a1=3,an-anan+1=1(n=1,2,…),An表示数列{an}的前n项之积,则求A2005。
解:可求出a1=3,a2=,a3=-,a4=3,a5=,a6=-,…,数列{an}每3项重复一次,可以理解为周期数列,由2005=668×3+1且a1×a2×a3=-1,则
A2005=(a1×a2×a3)…(a2002×a2003×a2004)×a2005
=(a1×a2×a3)668a1=3.
变式训练1 在数列{an}中,a1=1,a2=5,an+2=an+1-an(n∈N*),则a1000=( D )
A.5 B.-5 C.1 D.-1
解:由a1=1,a2=5,an+2=an+1-an(n∈N*),可得该数列为1,5,4,-1,-5,-4,1,5,4,….此数列为周期数列,由此可得a1000=-1.
小结与拓展:1)周期数列是无穷数列,其值域是有限集;2)周期数列必有最小正周期(这一点与周期函数不同)。
题型3 数列与函数、方程的融合——单调性等
例3 已知函数=2x-2-x,数列{an}满足=-2n,求数列{an}通项公式.
解:
得
变式训练3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其中a、b均为正常数,那么an与an+1的大小关系是 ( B )
A.an>an+1 B.an<an+1
C.an=an+1 D.与n的取值有关
解:=÷==<1, ∵an+1>0,∴an<an+1.
变式训练4(待定系数法) 已知数列{}满足=1,=c+b,且=3,=15,求常数b、c的值。 答案:b、c分别为6、-3或1、2.
小结与拓展:把an看成关于n的函数,其图象是离散的点。可用研究函数的方法研究数列,数列也具有它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与周期性等。同样Sn也是这样。
四、课堂总结:(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完成)
1.递推关系包含两种:一种是项和项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项和前n项和Sn之间的关系.要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是数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解题策略,Sn和an的转化,可给出数列,问题总是在一步步的转化过程中得到解决,在运用转化的方法时,一定要围绕转化目标转化.
2.重视函数与数列的联系,重视方程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
五、检测巩固:
1. 求下面各数列的一个通项:
;
数列的前项的和 ;
数列的前项和为不等于的常数) .
解:(1).
(2)当时 , 当时 ,显然不适合
∴.
(3)由可得当时,,
∴,∴ ∵ ∴,∵,
∴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又当时,,∴,∴.
2.根据下面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关系,求其通项公式:
(1);
(2);
(3).
解:(1),∴,
∴
(2),∴ =.
又解:由题意,对一切自然数成立,
∴,∴.
(3)是首项为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说明:(1)本例复习求通项公式的几种方法:迭加法、迭乘法、构造法;
(2)若数列满足,则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3.设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项和为,并且对所有自然数,与的等差中项等于与的等比中项,
写出数列的前三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推证过程);
令,求.
解:(1)由题意: ,令,,解得
令,, 解得
令,, 解得
∴该数列的前三项为
(2)∵,∴,由此,
∴,整理得:
由题意:,∴,即,
∴数列为等差数列,其中公差,∴
(3)
∴.
高中数学语文版(中职)拓展模块6.1 数列的概念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语文版(中职)拓展模块6.1 数列的概念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备品,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师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下册7.2 等差数列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下册7.2 等差数列教案,共4页。
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下册7.3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下册7.3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等比数列的判断与证明,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