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二》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交流平台”,对一、二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梳理和回顾。
    2.熟练掌握一、二单元“词句段运用”。
    3.学习一、二单元“日积月累”,积累古诗《所见》以及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和语文园地二。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语文知识,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复习学过的知识并积累新的知识。
    (二)学习“交流平台”
    1.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积累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什么是“新鲜感”呢?“新鲜感”就是新奇的、有趣的,我们之前不了解,陌生的。下面让我们走进交流平台,梳理一下如何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读读下面的句子吧。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哪些地方有新鲜感?没有风树枝就不会摇动,鸟儿累了,停在树枝上休息也不会叫,蝴蝶停在花朵上吮吸花蜜,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作者发挥想象,想象它们是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被同学们的朗读声吸引了。用它们安静的“听”,衬托同学们课文朗读的美妙声音。
    再来看第二句。
    (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这句话出自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与《花的学校》语言风格很相近。这
    里的“更夫”就是古代民间巡夜的人,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夜间提着灯在路上走,灯光下就会出现影子,人的影子是跟着人走的。但是作者却不这样想,他把自己当成影子的追逐者,愿意整夜提了灯去追逐影子。夜晚更夫工作的辛劳,被作者说成了这样快乐的一件事。读了这样的句子,你是否也感受到了美好呢?
    2.回顾理解词语方法
    同学们在阅读中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充满新鲜感的词句,可能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那么如果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时,理解了一些含有难懂词语的句子,我们来回顾回顾。
    (1)远上寒上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句话中的“斜”字,字面意思为“歪斜、不正”, 借助字面意思开展想象,想象歪歪斜斜的山间小路会是什么样子的,借助插图,你就能更好的理解斜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山间小路弯弯曲曲。
    (2)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这句话中的“明朗”一词,我们通过找近义词“晴朗”,可以知道,“明朗”主要指天空湛蓝清亮,光线充足。
    (3)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这句话中的“五彩缤纷”一词,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下文的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等颜色的词语理解为“颜色繁多”。
    3.总结理解词语方法
    原来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那么多,我们来做一个总结吧。(课件出示方法)
    常用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看注释、借助插图、向他人请教、联系生活实际等。
    当一种方法无法解决时,可以尝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有时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我们来看两个句子,看看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理解句中难懂的词语。
    (1)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这句话中的“憧憬”一词,我们可以借助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除了查字典,还可以联系句中的“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等词语加以理解,即对某事物充满了向往,还可以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理解为“向往”。
    (2)小明打碎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忐忑不安”一词,可以根据“忐忑”的字形理解为“内心上下不定”,心神不定;也可以根据“不安”理解成“内心不安定”;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因为打碎花瓶害怕被爸爸妈妈责备,所以内心不安定。
    同学们,这些方法你学会了吗?以后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希望同学们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解方法。如果你们还有其他的好方法,希望你能和同学、老师分享。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将阅读中遇到的一些好的词句积累下来。那么积累的好词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呢?让我们进入“词句段运用”的学习。
    (三)词句段运用
    1.积累有关秋的词语
    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我们积累了描写春天的成语,我们回顾一下。(课件出示词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这些词语从气候、景色、动植物等方面描写了春天,那其他三个季节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可以不限于四字词语。(课件出示)
    春:__暖和 春光明媚___________
    夏:__炎热__骄阳似火___________
    秋:__凉爽 硕果累累___________
    冬:__寒冷 冰天雪地___________
    同学们,要想能写出这样优美的词语,我们不仅要在学习课文时注重词语的摘抄,还要在课外阅读中广泛积累。
    现在,让我们积累一些关于秋天的词语,先听老师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第一行是描写秋天天气的词语;第二行是描写秋天植物的词语;第三行是描写秋天丰收景象的词语。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词语积累下来。
    2.积累描写人的词语
    积累了描写季节的词语,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描写人的成语。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大家认真听老师的发音并思考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词)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你们发现这些成语的特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特点是:每个成语都含有2个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名称;第二个特点是:每个成语中还都包含有一对表示动作的近义词,所以这些成语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像这样含有人体部位且含有一对近义词的成语还有很多。如:(课件出示词语)
    垂头丧气 指手画脚 牵肠挂肚 手舞足蹈
    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如果遇到像这样有特点的词语,请把它们积累起来。
    3.为兴趣小组起名
    我们平时积累的这些好词佳句,不仅可以用到我们的写作中,还可以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如给我们参加的兴趣小组起名字,我们先来看下面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篮球侠 巧手剪纸组 鲲鹏航模队 探索者小队 黑白棋社
    大家看看这些组名有什么特点?这些组名一方面包括了该兴趣小组的的活动内容,如“篮球”“剪纸”“航模”,另一方面还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如“侠”有“武艺高强”的意思,“鲲鹏”是 “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用来形容“航模队”十分贴切。
    同学们,你们想为你参加的兴趣小组取一个这样有个性的名字吗?可以仿照书中的例子试一试吧。
    4.学习如何朗读
    同学们,要想学好语文,我们不仅要多积累词语,还要学会朗读,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文章的情感。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呢。我们来看三个例句。
    (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这一句写的是“我”天马行空的想法,要想读出“我”的天真,可以在“真的”和“地下的”两处重读;或“真的”一处慢读,我们一起读读感受感受。
    (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这一句写的是孙中山背书时的感受,写出了孙中山在读书时的矛盾与疑惑,所以“一点儿”在朗读时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我们来试试。
    (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这一句话写出了孙中山不懂就问,不怕挨打的求知精神,“不懂就要问”可以重读,也可以慢读,这样更能表达句子的语义,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两种不同的读法吧。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朗读课文了吗?可以根据文章所表达的不同情感,采用重读、轻读、慢读等方法,这样读,才会更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书写提示
    进入三年级,我们开始使用钢笔写字了,用钢笔书写和用铅笔书写是不同的,钢笔字是不容易擦拭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书写时要更加仔细,认真,所以老师给大家几个写钢笔字的小技巧。(课件出示)
    1.注意握姿和坐姿
    2.注意结构和布局
    写之前,我们先来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课件出示)左右结构的字有:狂、排、铺、假;上下结构的字有:票、盖、寒、臂。
    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这几个字横画和竖画比较多,为了让字写得美观、端正、我们在写横画和竖画时还要注意以下规则:(出示课件)
    1.横画写平稳,竖画写端正
    2.横画间距相等
    请同学们课下按照书中图片上坐姿和握笔姿势,工工整整地写写这几个字。写之前一定不要着急,先仔细观察范字,做到心中有数,再下笔去写。写完后再观察自己的字是否横平竖直、平稳端正。
    (五)日积月累
    最后,我们积累一首古诗,我们先来欣赏这首古诗。(课件出示)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同学们要借助拼音重点关注“牧”“振”“樾”三个字的读音。
    1.诗人简介
    诗人袁牧是清朝人。
    2.诗词大意
    诗会读了,我们再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还记得刚才我们讲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吗?
    这里我们可以借助插图,联系上下诗句来推测这首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如:
    “牧童”一词,可以借助插图,是指放牛的孩子。
    “振林樾”一词,通过“歌声”一词可以推测与声音有关,形容歌声嘹亮,所以应为“在山林中回荡”。
    所以这首诗的意思是:(课件出示)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3.总结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刻画出一个天真烂漫的小牧童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小牧童的喜爱之情,表现了诗人轻松闲适的心境。
    请同学们课下借助图片,试着将这首诗再背一背吧。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一和语文园地二,复习了学过的知识也积累了很多新的知识,相信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大。
    (七)作业布置
    1.书写“狂、铺、盖、臂、排、票、寒、假”八个汉字。
    2.背诵《所见》。
    3.预习《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十”,总结收获,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共6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