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设计说明: 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入手,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并交流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与竖式的简便写法。
2.口算
32+40+7= 20+50+30= 40-15-3= 60-40-15=
用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吗?请看大屏幕。[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1、教学例3,课件出示主题图。
发现信息. 师:看,一辆公共汽车到站了,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先让学生找出图中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再完整地说一说图意。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整合信息,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整合信息,提出问题: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3. 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几个不同的算式:
67-25+28= 67+28-25= 28-25+67=
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1)提出质疑:67-25+28这道题与前面所学的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是什么?能不能直接口算?如果不能口算,那该怎么办?
(2)分组讨论:如何笔算67-25+28。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计算方法。最后把本组讨论的方法记录在练习本上。
(3)汇报成果,比较评价。 a.每组选派出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板书各种方法) b.引导观察,对比两种计算方法。 师:比较上面的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总结: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的形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板书设计
67-25+28=70(人) 28-25+67=70(人)
6 7 28-25求得的数代表待乘客上车、下
- 2 5
4 2 车后,车上比原来多了三个乘客
+ 2 18
7 0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共6页。
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