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光错题集(2)2021-2022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的云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位置不重合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3.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大型电子钟的显示如图所示,那么要是回头直接看钟,它的显示应该是( )A.20∶15 B.21∶15 C.20∶05 D.21∶054.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水盆识分析正确的是 (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5.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C.沿ON前后转动板F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6.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D.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8.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9.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板应选厚玻璃板B.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C.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选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10.若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的一辆汽车的车牌(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实际车牌号为( )A. B. C. 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C.任何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 D.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12.以下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手影 B.不发光的玻璃幕墙晃眼C.树在水中的倒影 D.倒入水后,杯底看上去升高了13.在研究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成像情况,应该是下面哪个图所示的情况( )A. B.C. D.1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的原理相同的是( )A.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B.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D.手影游戏1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体与凸透镜相距u=8cm时,经凸透镜成正立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u=12cm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缩小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放大的实像 二、简答题16.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为什么不允许打开驾驶室里的灯?17.放电影时银幕上发生的发射属于什么反射?简述银幕做成白色的原因。18.老师给李红和王华布置了这样﹣个家庭实验:在一问黑屋子里,用手电筒垂直照射放在白纸上的一面镜子.从侧面观察,是镜子亮还是白纸亮?李红肯定地说:“是镜子亮,它表面光滑,反光肯定好!”王华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她,说:“不要忙着下结论,还是先来观察观察吧!”通过实验.结果她们看到了奇怪的现象:镜子看起来成了黑的,白纸反而比镜子亮多了!这是为什么呢?19.小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怎么形成的?小明同时看见树林边平静的溪水中有“蓝天白云”,这又是怎么形成的?20.如图所示,有一个中空的平行玻璃砖,中空部分的形状犹如一个凸透镜。有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后,是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光束。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可画图辅助说明)。21.安安同学学了光学以后,对光现象中的实像和虚像搞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样的像是实像,也分不清什么样的像是虚像。你能给他介绍一下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并给他各举一个成实像和虚像的例子吗?22.为什么从斜上方看水中的硬币,看到的硬币比实际位置浅?画图说明。23.23.有一家长带孩子去游泳,差点被淹了,他好奇怪,池底看上去没那么深,你能解释吗?当他们爬出上岸时,感觉好凉快,风一吹就更冷了.又是怎么回事?24.呈球面形状的反射镜叫球面镜,用外表面做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凸面镜,简称凸镜.我们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凸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小华将好几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相互平行的光线对凸镜照射,发现平行光线经凸镜反射后形成如图所示的图象.请回答: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何应用?(举两个例子)
参考答案1.A2.C3.D4.C5.C6.A7.D8.C9.D10.C11.D12.D13.B14.A15.D16.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将车内物体成像,反射光照射到司机眼中,影响驾驶安全。17.漫反射 @ 白色的银幕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色光18.由于镜面光滑,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逆着手电筒的光线反射回去;而白纸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题中,手电筒的光是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所以所有的反射光都垂直镜面竖直向上.因为人是从侧面看的,所以镜面反射的光几乎没有进入眼睛,故看到镜子是暗的;而入射到白纸上的光会发生漫反射,会向四面八方反射,即使人站在侧面看,也会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纸是亮的.19.光的色散20.发散 可将此玻璃砖看成两个玻璃凹透镜A、B的组合,如答如图所示。平行光束通过两个凹透镜时,先后经历了两次发散过程,因而出射光是发散的。 21.光的色散22.23.(1)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所以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2)人从水里游泳上岸时,身上沾满了水,风一吹,皮肤表面上空气流速加快,水蒸发变快,蒸发时带走大量的热,使皮肤温度降低,人感觉更冷了.24.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而利用凸镜得到缩小的像,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这一特点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汽车观后镜和马路转弯处的交通镜,故答案为:汽车的观后镜和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