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862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862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862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清远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时应用( )
A. 镊子 B. 玻璃棒 C. 胶头滴管 D. 药匙或纸槽
2.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常用方法是在硬水和软水中加入适量的( )
A. 肥皂水 B. 食盐 C. 酒精 D. 蒸馏水
3.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C2H4 B. CH3OH C. C2H5OH D. C2H6
4.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物质的变化。下列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燃烧 B. 冰块化成水 C. 木柴劈成块 D. 西瓜榨成汁
5.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挥发性 B. 溶解性 C. 可燃性 D. 导电性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变黑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C6H12O6 B. MnO2 C. H2SO4 D. O2
8.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4 C. +6 D. +7
9.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10.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大,原子小 B.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B.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3.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5,则硒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45 B. 34 C. 79 D. 10
1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5.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离子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镁离子 ;
(2).三个氢原子 ;
(3).2个氧分子 ;
(4).Fe3O4的名称 ;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6).氖气 ;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填化学式)。
17.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如果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NaClO=NaCl+Cl2↑+H2O。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HCl B. NaClO C. NaCl D. Cl2
(2).符号“Cl2”的意义是 (答出一条即可)。
(3).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
①x的值为 ;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些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填序号);
③溴化氢的化学式为 。
(4).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②D元素的名称是 ;D中x= 。
18.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D和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他选的装置中还缺少的用品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氧气收集满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3)小陈想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C和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甲烷是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玲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小玲应选择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5)如图2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据此,请你写出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__。
19.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
(4).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5).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三、简答题
20.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实验B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C通过__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结论,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D中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计算题
21.酒楼的食品在制作时常加入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谷氨酸钠,其化学式为C5H8NO4Na。根据题中的信息计算:
(1)谷氨酸钠含有________种元素,每个谷氨酸钠分子中含________个原子,谷氨酸钠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169克谷氨酸钠中有________克钠元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未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时,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药品取用方法分析.
2.【答案】 A
【解析】【解答】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浮渣较多,是硬水。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硬水和软水要用肥皂水鉴别分析.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在反应X+3O2 2CO2+3H2O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
反应后共2个C原子、6个H原子、7个O原子,
反应前现有6个O原子,
则X中共有2个C原子、6个H原子、1个O原子,
即化学式为C2H5OH,
故选:C.
【分析】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X的化学式.
4.【答案】 A
【解析】【解答】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冰块化成水,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C、木柴劈成块,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D、西瓜榨成汁,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5.【答案】 C
【解析】【解答】A.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6.【答案】 A
【解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能生成黑色固体,故A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B不符合题意;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变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7.【答案】 B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有一种是氧元素,是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一种元素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8.【答案】 C
【解析】【解答】K2Cr2O7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 ,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1)×2+x×2+(-2)×7=0,x=+6,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
9.【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判断,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10.【答案】 C
【解析】【解答】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是因为涂改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气味.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1.【答案】 D
【解析】【解答】A、分子和原子不管是质量还是体积都不能比较大小,因为有的原子很小,有的原子很大,有的分子很小,有的分子很大,故A 不符合题意;
B、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也可分,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原子主要区别是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分析.
12.【答案】 A
【解析】【解答】A、氧气没有可燃性,有助燃性,帮助燃烧,符合题意;
B、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可帮助燃烧。
13.【答案】 B
【解析】【解答】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故其质子数为3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 C
【解析】【解答】A、是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阳离子,此选项符合题意;
D、是阴离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
15.【答案】 A
【解析】【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元素。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二、填空题
16.【答案】 (1)2Mg2+
(2)3H
(3)2O2
(4)四氧化三铁
(5)N2
(6)Ne
(7)Al2O3
【解析】【解答】(1)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2)3个氢原子表示为:3H;(3)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4)Fe3O4是四氧化三铁;(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6)氖气表示为:Ne;(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组成的物质是三氧化二铝,符号为:Al2O3。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7.【答案】 (1)B
(2)表示氯气(或表示氯气由氯元素组成或表示一个氯分子或表示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
(3)35;B;HBr
(4)AB;氩;8
【解析】【解答】(1)A 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C 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D Cl2是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四种物质中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
故答案为:B。(2)符号“Cl2”的意义是表示氯气(或表示氯气由氯元素组成或表示一个氯分子或表示一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构成)。(3)①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的值为2+8+18+7=35;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溴原子中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故答案为:B;③溴化氢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溴化氢的化学式为HBr。(4)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②D原子核内有18个质子,该元素是氩;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D中x=18-2-8=8。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
(2)根据化学式含义分析;
(3)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及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4)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18.【答案】 (1)试管;酒精灯
(2)A;棉花;;撤导管;撤酒精灯
(3)B;
(4)A;D或E
(5)密度大于空气;难溶于水
【解析】【解答】(1)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选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C和B,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4)根据题意,甲烷发生装置应选用加热型装置,选择A装置,甲烷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所以选择D或者E;(5)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说明该气体难溶于水,集气瓶向上放置,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步骤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分析;
(4)根据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
(5)根据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要难溶于水分析。
19.【答案】 (1)H2O+Cl2═HCl+HClO
(2)分解反应
(3)Cl2、O2
(4)+1
(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合理说法均给分)
【解析】【解答】解:(1)由图中可知,水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2)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反应.(3)氯气和氧气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答案为:Cl2、O2(4)氢元素是+1价,氧元素是﹣2价,可以求出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答案为:+1价(5)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故答案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合理说法均给分).
【分析】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三、简答题
20.【答案】 (1);1:2
(2)排尽空气,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3)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4)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解答】(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由于玻璃管a与正极相连,所以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也就是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1:2;(2)实验B中的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3)实验C是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通过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4)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
【分析】(1)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且“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的现象分析;
(2)根据收集气体时水的作用是排除集气瓶中空气分析;
(3)根据氧气在空气中约占五分之一体积分析;
(4)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四、计算题
21.【答案】 (1)五;19;169
(2)(12×5):(1×8)=15:2
(3)169g× =23g。
【解析】【解答】(1)谷氨酸钠含有碳、氢、氮、氧、钠五种元素;每个谷氨酸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5+8+1+4+1=19;谷氨酸钠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及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同学们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