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展开总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教学重难点】
1.笔算的方法;
2.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发展练习
1.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习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
5 □ 7 5 7 5 4 □
+ □ 6 - 3 □ - 3 □ + 2 5
7 □ 4 □ 3 □ 6 □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
1.完成习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2.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 ) 六九( ) ( )四十二 ……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习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习题然后校对。
三、实际应用
1.独立完成习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2.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3.习题: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二、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直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1.组织完成习题。
2.小组合作完成习题。
3.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1.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2.说一说
(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3. 完成习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二、复习对称图形
1.回顾反思
什么是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2.画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拓展练习
1.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
1.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
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
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最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
(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全班解答,订正。
二、拓展练习
1.完成习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题,复习旧知,巩固练习,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 智勇大冲关,自主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快乐大转盘,回顾复习,小结本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复习乘加乘减,复习解决问题,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