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 第1课时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七 第3课时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七 第2课时 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七 第4课时 读统计图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八 第2课时 比赛场次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五年级下册八、探索乐园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1课时(教案)用集合图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用集合图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并画图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过程
2、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3、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活动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感受运用已有的知识可以探索、解决问题,体会知识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集合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的实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 同学们, 我们群力兆麟小学冬季运动会即将召开了,来,看看我们班的报名情况。(参加跑步比赛的同学: 7人,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 8人)快来算一算,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生: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一共有15人。
师:让我们看看参加跑步比赛的是哪8个人? 再来看看参加跳绳比赛的是哪7个?
跑步 | 张明浩 | 张红 | 徐鑫 | 李明 | 周海川 | 王丹 | 王小军 |
|
跳绳 | 张红 | 方南 | 林兰 | 杨冉旭 | 李子奇 | 李明 | 刘小雨 | 王丹 |
看一看这份报名单,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有3个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师:那参加比赛的总人数还是不是15人?
生:不是。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这份报名单上没有将重复报名的3名同学清楚地表示出来,那你们能不能想个更加直观的办法,把参加比赛的各种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呢?
探究新知
师: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这个题。
六(1) 班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有18名。如何用图表示这两部分的关系?
生1: 可以用这种方式表示: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道题。
六(1)班有18 名学生参加数学兴趣小组,12 名学生参加合唱小组,这些学生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学生有多少名?
生:列出算式计算:
40-18-12=10(名)
答: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学生有10名。
师: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班学生,画图表示上面的问题。
生:图中蓝色部分表示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学生。
师:在春季运动会上,六(1)班学生参加了两项比赛。有18名学生参加田径比赛,10 名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其中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有8名。六(1)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
生1:上面的问题可以画出下图表示。重叠的部分表示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
生2:六(1)班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的学生共有:
18+ 10-8=20 (名)
师:你能解释为什么减去8吗?
生:因为把参加两次比赛的人数相加后,有8人参加了两次。
同学们要熟练掌握用集合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这道题。
六(1)班进行大扫除。清扫教室的有8人,擦玻璃的有12人,整理课桌的有10人。其中,有3人既清扫了教室又整理了课桌。六(1)班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8 + 12 + 10 – 3 = 27(人)
答:六(1)班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27人。
师:我们来看看这道题。
新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周末的公益活动。有45人参加周六的活动,有67人参加周日的活动,其中有22人同时参加这两天的活动。
(1)图中A表示哪部分同学? B、C呢?
(2)至少参加一天活动的有多少人?
(3) 只参加周日活动的有多少人?
生:(1)A表示参加周六活动的学生,B表示同时参加这两天活动的学生,C表示参加周日活动的同学。
(2)45 + 67 – 22 = 90(人)
答:至少参加一天活动的有90人。
(3)67 – 22 = 45(人)
答:只参加周日活动的有45人。
课堂小结
用集合图解决问题
在计算包含、排斥问题时一般用画图的方法,公式如下: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重叠部分 = 两部分之和
课后作业
在大屏幕上出示本节课的课后习题。
师:1、如图1,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另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它们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图1 图2
2、某班有40名同学,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每个人只能参加-个小组。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答案:1、12 × 8 + 6 × 10 – 4 × 4 =140(平方厘米)
答: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是140平方厘米。
2、如图2,绿色部分表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的人数:
40 – 15 – 18 = 7(人)
答:有7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学习与探究中,我很好地对学生们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很好的进入课堂学习中,在进行本课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立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我引导学生先思考,带领学生推理、归纳来进行深入的学习。但是,在这里我应该给学生一点练习题,多让学生对新知识加以消化和理解。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 百分数(一)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 百分数(一)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体验创新,解决问题,建构模型,跟踪训练,巩固应用,回顾整理,能力提升,师生总结,分享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