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2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2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2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
展开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 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 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 借助想象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 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 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
【教学重点】
- 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 借助想象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 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 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 借助想象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 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上课前,咱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导读页的这句话: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课文。这些文章都饱含着浓浓的父母之情,谁来说一说哪篇文章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预设 1:《慈母情深》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从中感受到了无私的母爱,文中妈妈辛苦工作养家的情景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
预设 2:《父爱之舟》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作者求学路上一直有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我特别感动,父爱就像大海一样深沉。
预设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文中父母
不同方式的爱,像极了我的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读页回顾导入,回顾本单元的主题,简单交流印象深刻的课文内容,为后续交流本单元情感表达的方式做铺垫。)
二、学习“交流平台”
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大家说到了这些文章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因为文章中那浓的化不开的情感特别打动人。那请同学们再次回顾文章内容, 请你结合交流平台,想一想:文章的哪些场景或细节让你感受到了父母子女之间 浓浓的深情?
- 小组交流
- 全班交流。
预设 1:在《慈母情深》第 29 自然段中的“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处细节描写中,我体会到了母亲对“我”读书
的支持和无私的爱。联系上下文,还可以体会到“我”的羞愧和自责。
预设 2:我从《慈母情深》第 7 自然段描写母亲工作场景的内容中,看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而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就是为了养活这一家子, 从中也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们竭尽全力的爱。
预设 3:我从《父爱之舟》第 3 自然段写我和父亲住小客栈的内容中体会到了父亲对我深切的爱,还有“我”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作者的感情有时是通过文中描写的场景表达出来的,有时是蕴含在一个个细节中。我们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细节来品味,就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感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结合课文内容聚焦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为学生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做铺垫。)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二部分:关注场景描写,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师引导思考:场景描写不仅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它们还有其他的作用。让我们来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两个片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在这段场景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1:从母亲工作的场景中,我体会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母亲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的辛苦工作,挣钱养家太不容易了。但即便如此,母亲还是毫不犹豫的给我掏钱买书,对“我”的学习特别支持,从而更能表达出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师小结: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写母亲的工作环境,突出了母亲的工作
环境极其简陋,相当恶劣。着力渲染这一环境,烘托出母亲挣钱的不容易,为突出母亲的形象做了铺垫。
预设 2:从“我”和父亲逛庙会的场景中,我体会到庙会的热闹,尤其是那些卖小吃的场面,表现出“我”当时对吃的渴望,从而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小结:这样的场景描写至少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童年的小事进入了作者的梦乡,说明了这样的事情,在作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二是这一场景突出了“我”家境的贫寒,在如此贫寒的境况下,父亲还想办法满足孩子,可见父爱是何等的深沉、真挚和浓厚。
(设计意图:“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两者既有相糅杂的知识点,有各有侧重,把两者有机整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1.分析例文结尾的不同特点。
师引导思考:读一篇文章,我们除了可以关注文中描写的场景和细节,还可以关注文章的结尾。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好的文章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他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读一遍。”好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几篇文章的结尾。请大家读一读书上的这三个结尾,边读边思考:这三篇文章的结尾分别和文章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
预设:《慈母情深》的结尾照应了文章开头;《桂花雨》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和题目相照应。
教师总结并追问:这三篇文章的结尾有个共同点,就是与前面内容相照应。它们或者是与开头照应,或者是与题目照应。这三篇文章的结尾还有不同的地方,请你再读一读,结合文章内容、主旨想一想,这三个结尾有什么不同点。
预设 1:《慈母情深》结尾的省略号蕴含着对母亲无尽的感激之情。
预设 2:《桂花雨》的结尾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
预设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结尾揭示和深化了主题,点明了作者成年后对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感激让文章主旨更加深刻。
师小结提升:《慈母情深》的结尾,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令读者在回味中感受到作者那复杂的情。《桂花雨》的结尾进一步突出了桂花雨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和热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揭示了这两种看来截然相反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母亲的爱是慈祥的爱、鼓励的爱;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爱、深沉的爱。这样结尾总结了全文,使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
2.拓展不同类型的结尾。
师点拨: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咱们一起来了解几种不同类型的结尾。
【板书设计】
场景描写
表达情感 烘托人物
细节描写好的结尾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 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
- 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三部分。
师引导思考:自己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三题中的两个句子,体会特别的“第一次”,想一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这种新的感受?
预设 1:“我”看到母亲在工作极其劳累,挣钱极其不易的情况下,还支持 “我”读书,让“我”第一次有了这种新的感受。
预设 2:家里粜稻、卖猪给“我”凑学费,看到家里人把所有的钱都花到“我” 身上,“我”的内心极其震撼,极为内疚和感激,才第一次有了这种新的感受。
师小结过渡:这两个“第一次”都发生在文中的“我”第一次对父母之爱有了深刻的体会之时,从而表达出懂得体谅亲人的不易,内心感到愧疚,知道了应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情感。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和家人、老师还是朋友,总会有一件事或是某个时刻,触动了你的心弦,让你第一次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回忆一下自己的相关经历,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 思考一下,和同学们交流。
1.全班交流。
4.出示范例,帮助学生打开练笔思路。
(1)概括主要内容:爸爸妈妈不在家,弟弟肚子饿了,我给弟弟做饭。二、学习“日积月累”
师引导.请同学们自读“日积月累”中的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自读
- 指名读。
教师相机纠正字音,提醒正确停顿。
-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大意。
师引导:请同学们自主读句子,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先尝试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然后同桌交流。
(1) 自学。
(2) 同桌交流。
(3) 全班交流。
(4) 熟读成诵,内化积累。
- 教师创设情境,检查背诵情况。
师小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 在生活中谨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整合、梳理、巩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并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延伸。“语文园地”的教学,既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又能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掌握方法,拓展学习途径,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园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紧扣教学重点,设计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这三个栏目。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回顾课文内容入手的,导课这一环节中设计的三个问题都是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和课文写作方法的,这种简洁的导课方式既联系了旧知识,学习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又导入了新内容,做到温故知新,非常实用。
在教学“交流平台”这一板块时,我紧扣教材,以课文中的场景描写和抒情方法为依托,使学生对场景描写和抒情方法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进而加以提炼,概括出场景描写的概念,同学们的认识就更上一层楼。这样的教学方法贯彻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理念。
在“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我同样贯彻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先认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结尾方式及其好处,进而拓展不同类型的结尾方式,然后加以概括提炼,使学生既有直观的认识,又有理论的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结尾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在前边两个板块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再去写自己的“第一次”,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难度大大降低。
当然,不足之处是课件的设计还不够精妙,缺乏吸引力,今后应该在这方面做得更精致一些。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连一连,读一读,背一背,展示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15* 小岛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5* 小岛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