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12(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12(含答案)第1页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12(含答案)第2页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12(含答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12(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12(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4cm B.2cm,3cm,5cm
    C.4cm,6cm,8cm D.5cm,6cm,12cm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为(  )
    A.11 B.12 C.13 D.11或13
    3.八边形的对角线共有(  )
    A.8条 B.16条 C.18条 D.20条
    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
    A.都是线段 B.都是射线 C.都是直线 D.不都是线段
    5.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其中能获得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a、b、c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

    A. B. C. D.
    7.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8.如图,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CE≌△BCD B.△BGC≌△AFC C.△DCG≌△ECF D.△ADB≌△CEA
    9.如图,已知AD=AE,BE=CD,∠1=∠2=110°,∠BAC=80°,则∠CAE的度数是(  )

    A.20° B.30° C.40° D.50°
    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
    11.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上一根木条,这是利用了三角形具有  的原理.
    12.在△ABC中,AB=6,AC=4,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60°,则这个多边形边数为  .
    14.如图,∠A+∠B+∠C+∠D+∠E+∠F=  度.

    15.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70°,则∠BOC的度数为  .
    16.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点,E、F分别为DB、D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对.

    17.如图,∠1=∠2,要使△ABD≌△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添一个条件即可).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分别在x轴、y轴上,OA=3,OB=4,连接AB.点P在平面内,若以点P、A、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点P与点O不重合),则点P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在△ABC中,∠A=60°,BD、CE分别是AC、AB上的高,H是BD、CE的交点,求∠BHC的度数.



    20.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1.如图所示,已知P是△ABC内一点,试说明PA+PB+PC>(AB+BC+AC).





    22.如图,已知∠1=∠2,∠3=∠4,AB与CD相等吗?请你说明理由.



    23.如图,AB=AC,∠BAC=90°,BD⊥AE于D,CE⊥AE于E,且BD>CE.
    求证:BD=EC+ED.



    24.如图,点B,F,C,E在直线l上(F,C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D在l异侧,测得AB=DE,AC=DF,BF=EC.
    (1)求证:△ABC≌△DEF;
    (2)指出图中所有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25.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
    (1)证明AE=AF;
    (2)若△ABC面积是36cm2,AB=10cm,AC=8cm,求DE的长.



    26.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说明:
    (1)CD=EB;
    (2)AB=AF+2EB.

    27.如图,在△ABC中,∠B=60°,△ABC的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O,
    (1)求∠AOC的度数;
    (2)求证:AE+CD=AC;
    (3)求证:OE=OD.





    28.如果将四根木条首尾相连,在相连处用螺钉连接,就能构成一个平面图形.
    (1)若固定三根木条AB,BC,AD不动,AB=AD=2cm,BC=5cm,如图,量得第四根木条CD=5cm,判断此时∠B与∠D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若固定一根木条AB不动,AB=2cm,量得木条CD=5cm,如果木条AD,BC的长度不变,当点D移到BA的延长线上时,点C也在BA的延长线上;当点C移到AB的延长线上时,点A.C.D能构成周长为30cm的三角形,求出木条AD,BC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4cm B.2cm,3cm,5cm C.4cm,6cm,8cm D.5cm,6cm,12cm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1+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B、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C、6+4>8,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D、5+6<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为(  )
    A.11 B.12 C.13 D.11或13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3、5,分别从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或5去分析即可求得答案,注意分析能否组成三角形.
    【解答】解:①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底边长为5,
    ∵3+3=6>5,
    ∴能组成三角形,
    ∴它的周长是:3+3+5=11;
    ②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长为3,
    ∵5+3=8>5,
    ∴能组成三角形,
    ∴它的周长是:5+5+3=13,
    综上所述,它的周长是:11或13.
    故选D.
     
    3.八边形的对角线共有(  )
    A.8条 B.16条 C.18条 D.20条
    【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
    【分析】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
    【解答】解:八边形的对角线==20.
    故选:D.
     
    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
    A.都是线段 B.都是射线 C.都是直线 D.不都是线段
    【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底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内角的对边交于一点,则这个内角的顶点与所交的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解答】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
    故选(A)
     
    5.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其中能获得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全等图形.
    【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强调能够完全重合,对选择项进行验证可得答案.
    【解答】解:①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重合,所以不一定全等;
    ②如果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也不全等;
    ③如果周长相同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则不全等,
    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则二者一定重合,正确.
    所以只有1个正确,故选A.
     
    6.如图,a、b、c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

    A. B. C. 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逐个验证,做题时要找准对应边,对应角.
    【解答】解:A、与三角形ABC有两边相等,而夹角不一定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
    B、选项B与三角形ABC有两边及其夹边相等,二者全等;
    C、与三角形ABC有两边相等,但角不是夹角,二者不全等;
    D、与三角形ABC有两角相等,但边不对应相等,二者不全等.
    故选B.
     
    7.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确定.做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个验证.
    【解答】解: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利用已知的直角相等,可得出另一组锐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A选项错误;
    B、两个锐角相等,那么也就是三个对应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B选项错误;
    C、一条边对应相等,再加一组直角相等,不能得出两三角形全等,故C选项错误;
    D、两条边对应相等,若是两条直角边相等,可利用SAS证全等;若一直角边对应相等,一斜边对应相等,也可证全等,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8.如图,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CE≌△BCD B.△BGC≌△AFC C.△DCG≌△ECF D.△ADB≌△CE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首先根据角间的位置及大小关系证明∠BCD=∠ACE,再根据边角边定理,证明△BCE≌△ACD;由△BCE≌△ACD可得到∠DBC=∠CAE,再加上条件AC=BC,∠ACB=∠ACD=60°,可证出△BGC≌△AFC,再根据△BCD≌△ACE,可得∠CDB=∠CEA,再加上条件CE=CD,∠ACD=∠DCE=60°,又可证出△DCG≌△ECF,利用排除法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E=CD,∠BCA=∠ECD=60°,
    ∴∠BCA+∠ACD=∠ECD+∠ACD,
    即∠BCD=∠ACE,
    ∴在△BCD和△ACE中,
    ∴△BCD≌△ACE(SAS),
    故A成立,
    ∴∠DBC=∠CAE,
    ∵∠BCA=∠ECD=60°,
    ∴∠ACD=60°,
    在△BGC和△AFC中,
    ∴△BGC≌△AFC,
    故B成立,
    ∵△BCD≌△ACE,
    ∴∠CDB=∠CEA,
    在△DCG和△ECF中,
    ∴△DCG≌△ECF,
    故C成立,
    故选:D.
     
    9.如图,已知AD=AE,BE=CD,∠1=∠2=110°,∠BAC=80°,则∠CAE的度数是(  )

    A.20° B.30° C.40° D.5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由题意知,△ABD和△ABC是等腰三角形,可求得顶角∠DAE的度数,及∠BAD=∠EAC,进而求得∠CAE的度数.
    【解答】解:∵AD=AE,BE=CD,
    ∴△ABE和△ABC是等腰三角形.
    ∴∠B=∠C,∠ADE=∠AED.
    ∵∠1=∠2=110°,
    ∴∠ADE=∠AED=70°.
    ∴∠DAE=180°﹣2×70°=40°.
    ∵∠1=∠2=110°,∠B=∠C,
    ∴∠BAD=∠EAC.
    ∵∠BAC=80°.
    ∴∠BAD=∠EAC=(∠BAC﹣∠DAE)÷2=20°.
    故选A.
     
    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若BC恰好平分∠ABF,AE=2B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DE=DF;②DB=DC;③AD⊥BC;④AC=3BF,其中正确的结论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得到BD=CD,AD⊥BC,故②③正确;通过△CDE≌△DBF,得到DE=DF,CE=BF,故①④正确.
    【解答】解:∵BF∥AC,
    ∴∠C=∠CBF,
    ∵BC平分∠ABF,
    ∴∠ABC=∠CBF,
    ∴∠C=∠ABC,
    ∴AB=AC,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BD=CD,AD⊥BC,故②③正确,
    在△CDE与△DBF中,

    ∴△CDE≌△DBF,
    ∴DE=DF,CE=BF,故①正确;
    ∵AE=2BF,
    ∴AC=3BF,故④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上一根木条,这是利用了三角形具有 稳定性 的原理.
    【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分析】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构成三角形,故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
    【解答】解: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这样就构成了三角形,故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稳定性.
     
    12.在△ABC中,AB=6,AC=4,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1<AD<5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证△ADC≌△EDB,推出AC=BE=8,在△ABE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AB﹣BE<AE<AB+BE,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解: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在△ADC和△EDB中,

    ∴△ADC≌△EDB(SAS),
    ∴AC=BE=4,
    在△ABE中,AB﹣BE<AE<AB+BE,
    ∴6﹣4<2AD<6+4,
    ∴1<AD<5,
    故答案为:1<AD<5.

     
    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60°,则这个多边形边数为 6 .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利用外角和除以外角的度数即可得到边数.
    【解答】解:360÷60=6.
    故这个多边形边数为6.
    故答案为:6.
     
    14.如图,∠A+∠B+∠C+∠D+∠E+∠F= 360 度.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AHG=∠A+∠B,∠DNG=∠C+∠D,∠EGN=∠E+∠F,三式相加易得∠AHG+∠DNG+∠EGN=∠A+∠B+∠C+∠D+∠E+∠F,而∠AHG、∠DNG、∠EGN是△GHN的三个不同的外角,从而可求∠A+∠B+∠C+∠D+∠E+∠F.
    【解答】解:如右图所示,
    ∵∠AHG=∠A+∠B,∠DNG=∠C+∠D,∠EGN=∠E+∠F,
    ∴∠AHG+∠DNG+∠EGN=∠A+∠B+∠C+∠D+∠E+∠F,
    又∵∠AHG、∠DNG、∠EGN是△GHN的三个不同的外角,
    ∴∠AHG+∠DNG+∠EGN=360°,
    ∴∠A+∠B+∠C+∠D+∠E+∠F=360°.
    故答案为:360°.

     
    15.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70°,则∠BOC的度数为 125° .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逆定理求出O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求解.
    【解答】解:连接OA,OB,OC,
    ∵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OA、OB、OC分别平分∠BAC、∠ABC、∠ACB,
    ∵∠BAC=70°,∴∠ABC+∠ACB=110°,
    ∴∠OBC+∠OCB=110°÷2=55°,
    ∴∠BOC=180°﹣55°=125°.
    故答案为:125°.

     
    16.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点,E、F分别为DB、DC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4 对.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本题重点是根据已知条件“AB=AC,AD⊥BC交D点,E、F分别是DB、DC的中点”,得出△ABD≌△ACD,然后再由结论推出AB=AC,BE=DE,CF=DF,从而根据“SSS”或“SAS”找到更多的全等三角形,要由易到难,不重不漏.
    【解答】解:∵AD⊥BC,AB=AC
    ∴D是BC中点
    ∴BD=DC,
    ∵AD=AD,
    ∴△ABD≌△ACD(SSS);
    E、F分别是DB、DC的中点
    ∴BE=ED=DF=FC
    ∵AD⊥BC,AD=AD,ED=DF
    ∴△ADF≌△ADE(HL);
    ∵∠B=∠C,BE=FC,AB=AC
    ∴△ABE≌△ACF(SAS)
    ∵EC=BF,AB=AC,AE=AF
    ∴△ABF≌△ACE(SSS).
    ∴全等三角形共4对,分别是:△ABD≌△ACD(HL),△ABE≌△ACF(SAS),△ADF≌△ADE(SSS),△ABF≌△ACE(SAS).
    故答案为4.
     
    17.如图,∠1=∠2,要使△ABD≌△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CD=BD (只添一个条件即可).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由已知条件具备一角一边分别对应相等,还缺少一个条件,可添加DB=DC,利用SAS判定其全等.
    【解答】解: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CD=BD,
    理由:∵∠1=∠2,
    ∴∠ADC=∠ADB,
    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
    故答案为:CD=BD.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分别在x轴、y轴上,OA=3,OB=4,连接AB.点P在平面内,若以点P、A、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点P与点O不重合),则点P的坐标为 (3,4)或(,)或(﹣,)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由条件可知AB为两三角形的公共边,且△AOB为直角三角形,当△AOB和△APB全等时,则可知△APB为直角三角形,再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可得出P点的坐标.
    【解答】解:如图所示:
    ①∵OA=3,OB=4,
    ∴P1(3,4);
    ②连结OP2,
    设AB的解析式为y=kx+b,则

    解得.
    故AB的解析式为y=﹣x+4,
    则OP2的解析式为y=x,
    联立方程组得,
    解得,
    则P2(,);
    ③连结P2P3,
    ∵(3+0)÷2=1.5,
    (0+4)÷2=2,
    ∴E(1.5,2),
    ∵1.5×2﹣=﹣,
    2×2﹣=,
    ∴P3(﹣,).
    故点P的坐标为(3,4)或(,)或(﹣,).
    故答案为:(3,4)或(,)或(﹣,).

     
    三.解答题(10小题,共96分)
    19.如图所示,在△ABC中,∠A=60°,BD、CE分别是AC、AB上的高,H是BD、CE的交点,求∠BHC的度数.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根据高的定义得∠ADB=∠AEC=90°,于是利用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可计算出∠EHD,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BHC的度数.
    【解答】解:∵BD、CE分别是△ABC边AC、AB上的高,
    ∴∠ADB=∠AEC=90°,
    而∠A+∠AEH+∠ADH+∠EHD=360°,
    ∴∠EHD=180°﹣60°=120°,
    ∴∠BHC=120°.
     
    20.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因而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260°.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如果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边数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依题意得:(n﹣2)180°=360°,
    解得n=9.
    答: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9.
     
    21.如图所示,已知P是△ABC内一点,试说明PA+PB+PC>(AB+BC+AC).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就可以证出.
    【解答】证明:在△ABP中:AP+BP>AB.
    同理:BP+PC>BC,AP+PC>AC.
    以上三式分别相加得到:
    2(PA+PB+PC)>AB+BC+AC,
    即PA+PB+PC>(AB+BC+AC).
     
    22.如图,已知∠1=∠2,∠3=∠4,AB与CD相等吗?请你说明理由.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要证AB=CD,需证△ABC≌△DCB,由已知根据ASA可证△ABC≌△DCB.
    【解答】解:AB=CD,
    理由如下:
    ∵∠1=∠2,∠3=∠4,
    ∴∠1+∠3=∠2+∠4.
    ∴∠ABC=∠DCB.
    又∵BC=CB,∠3=∠4,
    ∴△ABC≌△DCB(ASA).
    ∴AB=CD.

     
    23.如图,AB=AC,∠BAC=90°,BD⊥AE于D,CE⊥AE于E,且BD>CE.
    求证:BD=EC+ED.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由题中AB=AC,以及AB和AC所在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可以判断出应证明△ABD≌△CAE.
    【解答】证明:∵∠BAC=90°,CE⊥AE,BD⊥AE,
    ∴∠ABD+∠BAD=90°,∠BAD+∠DAC=90°,∠ADB=∠AEC=90°.
    ∴∠ABD=∠DAC.
    ∵在△ABD和△CAE中

    ∴△ABD≌△CAE(AAS).
    ∴BD=AE,EC=AD.
    ∵AE=AD+DE,
    ∴BD=EC+ED.

     
    24.如图,点B,F,C,E在直线l上(F,C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D在l异侧,测得AB=DE,AC=DF,BF=EC.
    (1)求证:△ABC≌△DEF;
    (2)指出图中所有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先证明BC=EF,再根据SSS即可证明.
    (2)结论AB∥DE,AC∥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
    【解答】(1)证明:∵BF=CE,
    ∴BF+FC=FC+CE,即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
    (2)结论:AB∥DE,AC∥DF.
    理由:∵△ABC≌△DEF,
    ∴∠ABC=∠DEF,∠ACB=∠DFE,
    ∴AB∥DE,AC∥DF.

     
    25.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
    (1)证明AE=AF;
    (2)若△ABC面积是36cm2,AB=10cm,AC=8cm,求DE的长.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由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DF⊥AC,易证得∠ADE=∠ADF,然后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AE=AF;
    (2)由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DF⊥AC,可证得DE=DF,又由S△ABC=S△ADB+S△ACD=AB•DE+AC•DF,即可求得DE的长.
    【解答】(1)证明:∵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DF⊥AC,
    ∴∠EAD=∠FAD,∠AED=∠AFD=90°,
    ∴∠ADE=∠ADF,
    ∴AE=AF;

    (2)解:∵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DF⊥AC,
    ∴DE=DF,
    ∵△ABC面积是36cm2,AB=10cm,AC=8cm,
    ∴S△ABC=S△ADB+S△ACD=AB•DE+AC•DF=DE•(AB+AC)=×DE×(10+8)=9DE=36,
    ∴DE=4(cm).
     
    26.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说明:
    (1)CD=EB;
    (2)AB=AF+2E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1)由AD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得到DE=DC,再由BD=DF,利用HL得到三角形FCD与三角形BDF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
    (2)利用AAS得到三角形ACD与三角形AED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AC=AE,由AB=AE+EB,等量代换即可得证.
    【解答】证明:(1)∵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
    ∴DE=DC,
    在Rt△CFD和Rt△EBD中,

    ∴Rt△CFD≌Rt△EBD(HL),
    ∴CD=EB;
    (2)在△ACD和△AED中,

    ∴△ACD≌△AED(AAS),
    ∴AC=AE,
    ∴AB=AE+EB=AC+EB=AF+FC+EB=AF+2EB.
     
    27.如图,在△ABC中,∠B=60°,△ABC的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O,
    (1)求∠AOC的度数;
    (2)求证:AE+CD=AC;
    (3)求证:OE=O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ABC中,∠B=60°,所以∠BAC+∠BCA=120度.因为AD平分∠BAC,CE平分∠ACB,可求出∠AOC=120°;
    (2)求出∠AOE=60度.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易证△AOE≌△AOF,∠AOE=∠AOF=60°,可证△COD≌△COF,则CD=CF.因为AF=AE,所以AC=AF+CF=AE+CD,即AE+CD=AC;
    (3)根据全等得出OE=OF,OD=OF,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解:在△ABC中,∠B=60°,
    ∴∠BAC+∠BCA=180°﹣∠B=180°﹣60°=120°.
    ∵AD平分∠BAC,CE平分∠ACB,
    ∴∠OAC=∠OAB=∠BAC,∠OCD=∠OCA=∠ACB,
    在△OAC中,∠AOC=180°﹣(∠OAC+∠OCA)
    =180°﹣(∠BAC+∠ACB)=180°﹣×120°=120°;

    (2)证明:∵∠AOC=120°,
    ∴∠AOE=∠DOC=180°﹣∠AOC=180°﹣120°=60°,
    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如图,
    在△AOE和△AOF中,

    ∴△AOE≌△AOF(SAS),
    ∴∠AOE=∠AOF,
    ∴∠AOF=60°,
    ∴∠COF=∠AOC﹣∠AOF=120°﹣60°=60°,
    又∠COD=60°,
    ∴∠COD=∠COF,
    在△COD和△COF中,

    ∴△COD≌△COF(ASA),
    ∴CD=CF.
    又∵AF=AE,
    ∴AC=AF+CF=AE+CD,
    即AE+CD=AC;

    (3)证明:∵△AOE≌△AOF,△COD≌△COF,
    ∴OE=OF,OF=OD,
    ∴OE=OD.

     
    28.如果将四根木条首尾相连,在相连处用螺钉连接,就能构成一个平面图形.
    (1)若固定三根木条AB,BC,AD不动,AB=AD=2cm,BC=5cm,如图,量得第四根木条CD=5cm,判断此时∠B与∠D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若固定一根木条AB不动,AB=2cm,量得木条CD=5cm,如果木条AD,BC的长度不变,当点D移到BA的延长线上时,点C也在BA的延长线上;当点C移到AB的延长线上时,点A.C.D能构成周长为30cm的三角形,求出木条AD,BC的长度.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1)连接AC,根据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
    (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C在点D右侧时,②当点C在点D左侧时,分别列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注意最后理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解:(1)相等.
    理由:连接AC,
    在△ACD和△ACB中,
    ∵,
    ∴△ACD≌△ACB(SSS),
    ∴∠B=∠D;

    (2)设AD=x,BC=y,
    ∵当点C在点D右侧时,,解得;
    当点C在点D左侧时,,解得,
    此时AC=17,CD=5,AD=8,5+8<17,
    ∴不合题意,
    ∴AD=13cm,BC=10cm.

     

    2017年2月15日

    相关试卷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04(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04(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07(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07(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02(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月考复习试卷02(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