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2.1温度与温度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59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案设计
展开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演示温度计一只,三只烧杯,分别盏冷水、温水、热水。
学生实验:两只烧杯,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一只。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说明 |
一、情境引入 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冬天河里的冰在天气变暖时熔化,地上的水时间长了会消失,变成水蒸气;天气变冷时,水又会结成冰。形态各异的水告诉我们,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二、进行新课 (一)从水之旅谈起 水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上的“人造雨”实验。 安排两名同学进行“人造雨”实验其余同学观看 (教师协助学生) 问: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播放自然界的水循环光盘或投影图片 引导学生观看、思考,一段时间后,安排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水的三态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相互转化呢? 针对云、雨、雪的形成提出各种问题 |
看书 两名同学到讲台完成实验, 学生思考回答,填写课本上空白部分
观看、思考、回答、补充
一名同学解释云、雨、雪的形成。 |
由学生完成实验,效果更佳
尽量少讲 |
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温度 1、引出温度的概念 2、提出自学要求,看第一框题,在课本上划出温度的概念,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 3、梳理总结,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
思考探究
认同所研究的问题
1、回忆生活,气温高了觉得热,气温低了觉得冷,得出温度的概念。 2、按要求看书自学,对温度的概念、单位等形成进一步的认识。
|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参与探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
(三)温度计及其使用 1、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 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2、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4、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的予以肯定,总结正确使有方法。 5、巡视学生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 6、强调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一同学上前面来操作,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两手指的感觉,说明了什么?
2、按要求看书,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种类有初步的认识。
3、分组讨论、交流,并实验探究后归纳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
|
|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一、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 2、单位:常用单位:摄氏度℃ 3、正确使用温度计 | 依目标小结 | 回扣目标可投影
|
四、巩固练习 略(见PPT) | 完成练习 反馈矫正 | 巩固练习可分为两部分,当堂完成1、2、3,课下完成4 |
五、作用:课本P7 1、2、4、5题 |
|
|
初中北京课改版一、简单磁现象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一、简单磁现象一等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京课改版一、简单磁现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一、简单磁现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沪科版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沪科版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层层递进,学习新知,归纳小结,巩固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