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同步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642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同步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642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同步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642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强化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培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基础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同步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天气系统强化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后作业题
展开暑假期间,北京的小明在朋友圈中看到其网友在拉古纳海滩游玩时拍摄的照片,并配文 “山岛竦峙,凉风习习……”,显示的是北京时间12: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美国网友拍摄此照片时( )
A.当地时间约为下午4时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当地
C.观察到日落方位为西南D.北京的昼长大于拉古纳海滩
2.此季节拉古纳海滩较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B.海拔C.洋流D.大气环流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右图为马耳他戈佐岛西北角分布的著名景点“蓝窗”。完成下面小题。
3.一年中,“蓝窗”受自然界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马耳他岛上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B.大风天数多,水分损失明显
C.夏干冬湿,水热配合差D.地表土层薄,缺水现象突出
图1为沿某经线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季节(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中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尼罗河进入枯水季节D.从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航行
6.下列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在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全年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冬季多雨
气候上入春标准是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入春日期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甲,乙两地入春日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B.地形C.植被覆盖率D.海陆位置
8.有关我国冀鲁豫三省入春日期前后农事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小麦播种繁忙B.春小麦准备收获
C.冬小麦忙于灌溉D.冬小麦收获晾晒
左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主要通过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右图)获得。完成下列两题。
9.根据材料判断水石的形成过程( )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C.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搬运沉积-变质作用
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10.下列关于“水石”采集的时间和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A.6-9月,水量大,搬运能力强B.10-次年4月,水量大,搬运能力强
C.6-9月,水量小,玉石显露D.10-次年4月,水量小,玉石显露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下列各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A.锋面雨B.对流雨C.台风雨D.地形雨
12.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C.夏季风环流D.冬季风环流
13.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
下图为30°N附近某区域近地面等温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若仅考虑热力原因,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15.若此图表示甲地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则该季节时( )
A.山东白昼不断变长B.雅典正值少雨
C.北京日出东南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甲、乙分别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图中A、B海峡的名称分别是 海峡和 海峡,其中 A 海峡位于B海峡的 方向,A、B两区域大约相差 个时区。
(2)冬季,一艘由北海驶往南海的油轮,在途经A海峡时风大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简要说明原因。
(4)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种植水果的有利条件。
17.(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受强冷空气和“大湖效应”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暴风雪和气温骤降导致至少十几人死亡,五大湖一带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一天降雪近1.8米。由于积雪太厚,仅仅20日夜间就有30多座房屋屋顶垮塌。
材料二 下为“大湖效应”示意图。
结合“大湖效应”示意图,分析五大湖一带城市暴风雪的成因,并说出此次暴风雪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
18.读南美洲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这三种自然带分布体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④所处地形区的形成原因。
(3)从气压带风带方面,分析自然带②和③分布区夏季降水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说出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2.C3.D4.D5.A6.B7.B8.C9.D10.D11.D12.C13.A14.A15.B
16.(1)直布罗陀 马六甲 西北 七
(2)冬季 A 海峡受西风影响,B 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3)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距大西洋较远,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
(4)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17.原因: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掠过湖面增温增湿,气流变得暖湿,然后在湖泊迎风岸遇冷形成降雪。
影响:造成交通、通讯中断,造成电力中断,使疾病流行,影响人体健康,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受损等。
18.(1)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受挤压隆起形成山脉 (3)自然带②所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量少;自然带③所在地区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量多 (4)对气候的影响:降温减湿。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受离岸风的影响,沿岸表层海水减少,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物质丰富,鱼类饵料丰富,形成了(秘鲁)渔场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滴水叶尖常出现在,下列对该现象的解释,最可信的是,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测试题,共7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