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红楼点滴》word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红楼点滴》word教案第1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9课《红楼点滴》word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中职)红楼点滴/张中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中职)红楼点滴/张中行教案,共4页。

    1.导入
    正如钱理群所言,“一百个北大人就有一百个北大”,于是,我们有了温习的理由。还有人说:北大并不大,未名不过是一勺水而已。这深刻地说明了北大之独特不在其“形”,而在其“神”。做自己的主人,将是北大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课。北大不仅承载着一部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也承载着无数北大人激情燃烧的大学时代,我们有理由跟随那些年轻的或者曾经年轻的北大人,去寻找那些散落在时间轨迹里的最美年华,跟随北大人一起,缅怀一个逝去的年代。
    提起北大,自然就让人想起了蔡元培校长,他开创的风气——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构成了北大的精髓。北大的空气是自由的,她的课堂是随随便便的,“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北大的空气是纯粹的,她的治学是严正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造就了一批批独特而优秀人才。
    在张中行先生的笔下,记忆中的一个又一个逸事、趣事,串成了红楼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东一耙西一锄,犹如中国画似地把红楼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欣赏红楼点滴时,除了感慨、仰慕,更多的是让我们多了一份沉思……
    2.理解随随便便的课堂
    问题一: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北大课堂的特点。
    明确: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
    问题二:这两方面都有哪些具体事例。
    明确: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主要是指外校来听课的人,“愿意买硬席票而坐软席车”,旁听者居多,北大的课堂惯例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应该来上课却经常不到者大多是成绩优秀者,他们不去上课,只是因为所上的课不值得听或是跟讲义差不多不需要重复,他们多半是去图书馆,“过屠门而大嚼”。
    讨论:北大课堂曾引起了校外的不很客气的评论,你是如何评价北大课堂的这种风气?
    明确:北大的课堂是浸渍于学术空气之中的。无声无息,无处不在,唯学术是瞻,金钱、名利等在此空气之前都无立足之地。
    3.体会纯粹与严正的治学之风
    问题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北大提倡的精神,请找出具体的事例加以阐述。
    明确:教师之间:古文学家刘师培与今文学家崔适的故事;胡适与钱宾四的故事;胡适与林公铎的故事。
    师生之间:俞平伯讲古诗的故事;胡适之讲小说的故事;某教授与某同学的三次考试的故事。
    讨论:对此风气,你有什么话说,请联系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4、补充材料:
    亚里斯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20年之久。他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斯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他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5.行文特色赏析:写人具有“勾魂摄魄之功”。
    6.结语: 关于北大,蔡元培先生有一个主张,叫做“为学术而学术”,他还有一句话“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为学术而学术”,是对有些人把做学问看成是当官的跳板的一种批判。蔡先生说,研究学术,一不是为做官,二不是为发财,为的是求真理,所以北大有一种浓厚而不计功利的学术风气。但北大也决不培养书呆子。它秉承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太学遗风,每个北大学生身上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平时安安静静地读书,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现在流行一个口号“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北大人关心政治,也是出于良知。
    这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导,更为深刻的是给我们开出了为人处世的妙方:这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要有的收获。
    7、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内容。
    课程名称
    语文
    授课班级
    11 春季美容班、11药营班
    日期
    11.15
    单元

    时数
    2
    编写老师
    李思迪
    课题
    《红楼点滴》






    1、欣赏张中行散文特有的语言风格。
    2、张中行写人具有“勾魂摄魄之功”,学习文中作者写人的手法。
    △ 3.理解北大“随随便便”课堂背后折射出的北大自由的学术风气。
    △4.领悟北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治学承载着的纯粹与严正。
    ※5.把握本文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品味张中行散文的魅力。


    课型
    理论课
    练习课
    讨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考核
    其他
    (请注明)

    教学
    方法
    讲解法 阅读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
    资源
    教材 投影机 投影片 参考资料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进 程
    复习旧课 5′
    导入课文,学生自读。 15′
    理解随随便便的课堂 10′

    体会纯粹与严正的治学之风 10′
    补充材料 10′
    行文特色赏析:写人具有“勾魂摄魄之功” 15′

    总结 10′
    布置作业 15′

    课 后 小 结
    在张中行先生的笔下,记忆中的一个又一个逸事、趣事,串成了红楼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东一耙西一锄,犹如中国画似地把红楼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欣赏红楼点滴时,除了感慨、仰慕,更多的是让我们多了一份沉思……

    相关教案

    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 小说剧本欣赏阅读与欣赏15 雷雨(节选)/曹 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六单元 小说剧本欣赏阅读与欣赏15 雷雨(节选)/曹 禺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课时, 介绍作者及情节,研读文本,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17 雨巷/戴望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17 雨巷/戴望舒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近雨巷,步入雨巷,徜徉雨巷,沉醉雨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11 劝学/《荀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11 劝学/《荀子》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析文章写作特色,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