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导学案
展开【课标要求】
概述公民的诉讼权利,熟悉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国家依法维护公民在诉讼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国家尊重人权,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科学精神:理解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理解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了解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要求,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运用。
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树立权利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公民享有哪些基本诉讼权利。
难点: 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内容、要求,法律援助的目的、范围。
【知识梳理】
一.公民的诉讼权利
1.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诉讼权利
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 ,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 ,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
2.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1)当事人有委托 或辩护人的权利
①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②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 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 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③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 ,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 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该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 ,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①我国诉讼实行 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
②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 内提出上诉。
③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 ,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
二.寻求法律援助
1.法律援助制度
(1)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 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 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
(2)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 制度。
2.法律援助的范围
(1)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 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 ,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3.法律援助的程序
(1)法律援助机构收到 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 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自主探究】
1.请思考:诉讼法体现的诉讼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判断:公民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任何时期都可以提起上诉。( )
3.请思考: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吗?
4.试判断:对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律师不必为其辩护。( )
5.想一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宪法原则在诉讼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6. 试判断:只有经济困难者才能进行法律援助申请。(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2月25日,由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国法律援助蓝皮书系列第一辑《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报告N.1(2019)》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
“法治蓝皮书”系列分年度系统梳理中国在立法、司法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和最近发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添砖加瓦。《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报告NO.1(2019)》则是对2018年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状况的系统回顾与总结。
该书由总报告、专题报告、立法议案、实践创新报告等部分组成。其中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总报告从立法政策、制度创新和理论研究三个角度介绍了2018年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取得的显著成效。专题研究报告对2018年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统计数据进行具体分析,该报告显示,我国法律援助范围不断扩大,各地在《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范围以外的民事、行政案件数为54万余件,占民事、行政案件总数的56%。
(1)什么是法律援助制度?设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及程序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1. 合法权益 诉讼权利
2. (1) 诉讼代理人 诉讼活动 民事诉讼 事实和法律
(2) 不宜参加 公正审理 (3)
3. 两审终审 规定期限 自主决定
二.1. (1) 法律援助 无偿提供 (2) 法律服务
2. (1) 经济困难 (2) 法定程序 (3) 没有委托
3. 法律援助 职业道德
【自主探究】
1.提示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项原则在诉讼过程中体现为,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要依法保护,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依法予以追究,特权与歧视都不被允许。
2.提示 ×。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10日;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
3.提示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 提示 ×。宪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5.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对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要依法保护,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该依法予以追究,特权与歧视都不被允许。
6.提示 ×。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
7.提示 (1)①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国家设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②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实行法律援助制度,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体现公平正义。
(2)在民事和行政诉讼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授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导学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自主学习,模拟训练,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