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573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573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573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 寓言四则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 寓言四则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群文阅读,回答问题,微写作,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较量(jià) 喇叭(bā) 雕像(diā) B.爱慕(mù) 凯歌(kǎi) 中伤(zhòng)
C.庇护(bì) 气慨(kăi) 跐蹈(cǐ) D.崩坠(zhuì) 溉汲(gài) 舍(shè)然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袒护;保护。)
B.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另外添置的东西。)
C.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D.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雾霾越来越严重,每个公民都要有杞人忧天的意识,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B.与大鱼较量了半小时后,钓友终于成功钓起了这条50多斤重的大青鱼。
C.我不知道怎样处理我的材料才能使它们各得其所。
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B.“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
C.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D.毕业是一首歌,这首歌中有欢笑,有泪水,有别离,有回忆……
7.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ɡ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ɡN(Next ɡeneratin Netw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ɡ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9.请根据你的理解,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课四则寓言的主人公形象。(每个10字以内)(4分)
(1)赫尔墨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B.《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的是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的是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C.《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儒家代表之作。
D.《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11.下面故事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2分)
A. 杞人忧天 B. 愚公移山 C. 程门立雪 D. 亡羊补牢
12.谣言,即不实的传闻的滋生和泛滥,会导致许多人成为受害者。为此,七年级(1)班开展“我看网络谣言”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1)(漫画解说)静怡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这幅题为《网络谣言》的漫画。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表达的观点。(2分)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案例,写出你得出的结论。(2分)
案例一
2020年2月5日13时许,周至县公安局四屯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有人通过抖音上传发布“村霸收费放车”视频,请公安机关核实处理。接报后,四屯派出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在四屯镇党委政府及县公安局网侦大队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认真调查,确认了造谣滋事者的身份信息和住址,于当日17时许,将发布不实言论的陈某某依法传唤到执法办案中心。
案例二
2020年2月6日,部分微信群中有一则“华宇理想国小区××号楼×单元×××户新增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有关信息。西安航空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着重声明,目前辖区尚无疑似及确诊的新型冠状肺炎病例,该信息为虚假信息,公安机关将依法调查处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献计献策)如何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4分)
①请你提两点建议。[第(2)题材料中涉及的方法除外]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群文阅读,回答问题(19分)
(一)猴子和骆驼(3分)
在兽类的集会上,猴子起来跳舞,受到了热烈欢迎,赢得了大家的称赞。骆驼嫉妒他,也想获得同样的荣誉。他站起来,试着跳舞,结果,出了许多怪相,野兽都很生气,就用棍子把他打跑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出于嫉妒去和强者竞争而招致失败的人。
问题:我国古代有一个成语故事与这则寓言的寓意相同,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说明寓意。
成语: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狮子和老鼠(4分)
有一天,一头大狮子在太阳下睡觉。一只小老鼠经过时碰到了它的爪子,把它惊醒了。大那子张嘴准备吃它,小老鼠哭道:“哦,别吃我,请让我走吧,先生!有一天也许我会报答你的。”
狮子在心里冷笑,小小的老鼠怎么可能帮自己呢?
但它是一只好心肠的狮子,就把老鼠放走了。
不久以后,狮子被一张网网住了。它使劲挣扎,但网太结实了,它大声吼叫,小老鼠听到了它的吼声,就跑了过去。”
“别动,亲爱的狮子,我来帮你。我会把绳子咬断的。”老鼠用它尖锐的小牙齿咬断了网上的绳子,狮子从网里挣脱了出来。
“上次你还耻笑我呢!”老鼠说,“你觉得我太小了,没法为你做什么事。但你看,一只可怜的小老鼠救了你的性命。”
(选自《伊索寓言》,有删改)
1.文中的老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2分)
2.仔细阅读这则寓言,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两只桶(4分)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前者一路上沉静得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后者跳跳蹦蹦,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行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永远没有。
问题:你认为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种人?
盛着酒的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无所有的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蚂蚁和鸽子(4分)
口渴的蚂蚁,爬到泉水旁去喝水,不幸被急流冲走。快要淹死时,鸽子看见他,连忙折断一根树枝,扔到水里,蚂蚁赶紧爬了上去,脱离了危险。后来,一个捕鸟人走来,用粘竿捕捉那只鸽子。蚂蚁见了,便咬了捕鸟人的脚一口。捕鸟人痛得丢下粘竿,鸽子立即惊跑了。
请你从蚂蚁、鸽子的角度谈谈你所获得的启示。
1.从蚂蚁的角度:
2.从鸽子的角度:
(五)运盐的驴子(2分)
驴子背盐过河,滑了一下,跌倒在水中。背上的盐溶化了一些,它站起来感到轻了许多,心里很高兴。
后来有一回,它背着海绵走到河边的时候,以为在水里打个滚又会使负担减轻,便故意一滑。可是海绵吸足了水,他再也站不起来,便淹死在河里了。
问题: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野猪、马与猎人(2分)
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他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
(选自《伊索寓言》)
问题:上面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24分)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桑中生李》
南顿①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④。”目痛乃小疾,亦行⑤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众犬吠声⑥,远近翕赫⑦,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新辑搜神记》)
[注释]①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 ②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 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 ④豚:小猪。 ⑤行:不久。 ⑥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 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轰动、惊动。
1.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一处,用“/”标出)(1分)
有 病 目 痛 者 息 阴 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及其家穿井( ) ②国人道之( )
③欲持去( ) ④间一岁余( )
3.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丁氏穿井得一人/盲者得视 B.后人见桑中复生李/将复何及
C.闻者传语/传不习乎 D. 以余浆灌溉/间一岁余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沈屯子多忧
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友拽之归,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因劝出游,以纾③其意。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归忧益重,家人为之请巫。巫曰:“稽冥籍④,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所适⑤夫麻哈回也,貌甚陋。”沈忧病转剧。亲友来省者慰曰:“善自宽,病乃愈耳。”沈曰:“若欲吾宽,须杨文广围解,负竹者归家,麻哈回作休书见付乃得也。”
【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悒悒(yì):闷闷不乐。③纾:解除。④冥籍:阴间的书簿。⑤适:侍奉,这里是“嫁”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4分)
①身亡所寄 ( ) ②其人舍然大喜( )
③若来世当轮回作女人( )④病乃愈耳( )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者”的用法和意思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忽见负竹入市者 D.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归忧益重,家人为之请巫。
4.对于上面两则材料,人们有以下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呢?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A.两则材料讽刺了那些杞人忧天的人。
B.两则材料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四、微写作(5分)
请你以“鼻子和嘴的对话”为话题,发挥想象,写一则寓言故事。不少于100字。
提示:运用夸张的写法,发挥想象,通过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刻画“鼻子”和“嘴”,突出二者之间的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
一、
1.B
2.C
3.B
4.A
5.A
6.A
7.C
8.B
9.(1)爱慕虚荣,自高自大 (2)骄傲自满 (3)担心不用担心的事情。 (4)以讹传讹
10.C
11.C
12.(1)(示例)网络谣言就是杀手,太危险了!
(2)制造、散布谣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①(示例)a.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b.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②(示例)遏制网络谣言,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二、
(一)东施效颦。(1分)寓意: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他人的人,必然会遭遇失败。(2分)
(二)
1.这是一只聪明自信、临危不乱、知恩图报的老鼠。
2.【示例】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②不要嘲笑弱者,强者也有需要弱者帮助的时候。
(三)盛着酒的桶:有真才实学的人。空无所有的桶:不学无术的人。
(四)
1.做人要知恩图报。
2.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五)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凭“老经验”办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他人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去报复他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三、文言文阅读(24分)
(一)
1.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2.①待,等到 ②讲述 ③想要 ④年
3.B
4.⑴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⑵这树有什么神灵,这是我随手种下的罢了。
5.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轻信传闻(1分);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1分)(不轻信,1分;不传播,1分)
【乙参考译文】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头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把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不久就会康复。众人随声传闻,李树因为能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见,所以远近闻名。而远近的人听到这消息都很轰动,那树下常有数千辆马车,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多,绵绵不断。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看见这景象十分惊诧,说:“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手种下的。”于是砍掉了它。
(二)
1.①通“无”,没有。②同“释”,解除,消除。③你。④才。
2.B
3.(他)回到家后更忧郁了,家里人给(为、替)他请来了巫婆(巫医、巫师)(为他医治)。
4.示例1:我同意A观点,因为这两个人的确是杞人忧天,忧虑天地崩坠,忧虑过去将来,忧虑的都是没有影子的事儿,忧虑的都是无需忧虑的事儿,所以我觉得是讽刺那些杞人忧天的人。
示例2:我同意B观点,因为人们常说“人无近虑,必有远忧”,有时候多一些担心和忧虑也是必要的,比如沈屯子看到竹末尖锐怕不小心刺到行人,算是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吧。
四、
示例:鼻子和嘴天生不和。这不,今天,他们又为了谁的作用更大而吵了起来。
鼻子:“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吃,别的什么也不会。”
嘴:“我的作用大着呢!”
鼻子:“你除了会吃,还会什么?”
嘴:“当主人感冒时,你不透气,我还可以呼吸呢!”
两人此后就一直冷战。最近偏偏主人感冒了,晚上鼻子不透气,嘴巴又不张开,差一点儿把主人给憋死。
眼睛终于看不下去了,对鼻子和嘴说:“你们都是有用处的,只不过分工不一样罢了,作用没有大小,你们都很重要。”鼻子和嘴听了以后,都不好意思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2 寓言四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翻译句子,课文内容理解,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2 寓言四则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 纪念白求恩精品巩固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