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反应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5、了解燃烧热的概念,并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
(2)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
(3)理解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
2.难点:
(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图片:开矿爆破、乙炔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用于切割金属。
[导入]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图),那么,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呢?带着问题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来测定反应热。
二、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反应热及其测定
[教师活动]以盐酸与氢氧化钠的放热反应为例,请学生们设计实验测定此反应的反应热,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误差,提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实验结论]大量实验测得,在25 C和101 kPa下,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l 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
[思考]在上述过程中,注意事项有哪些?
[投影并讲解]注意事项:(1)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温度时,测定一种溶液温度后温度计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
(2)减少热量损失:在量热的过程中,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盖板上的两个孔不要开得过大,只要能正好使温度计和玻璃搅拌棒通过即可。要一次性、迅速地将NaOH溶液倒进装有盐酸的容器里(注意不要洒到外面),并立即用杯盖盖好及时观察温度上升情况
(3)操作规范、读数准确
①所配溶液的浓度要准确,所用NaOH溶液最好是新配制的,久置的NaOH溶液往往由于吸收空气中的CO2,导致浓度不准,影响实验结果。
②要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却至室温后,才能使用,且中和后的温度一定要记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且不能靠在容器的底部或壁上。测混合液最高温度时,要随时读取温度值,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确度
④量取液体体积时读数要准确
⑤要用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使酸碱充分反应
知识点二 反应热与焓变
[过渡]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讲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讲解]化学反应前后体系的内能(符号为U)发生了变化。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为了描述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科学上引人了一个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一焓,用符号H表示。研究表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用ΔH来表示。
[提问]焓变如何计算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③计算表达式:ΔH= H生成物-H反应物(宏观)
[师]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ΔH)决定.焓增加——吸热(反应)——表示为" + "或ΔH>0;
焓减少——放热(反应)——表示为"-"或ΔH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 反应热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