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声现象基础巩固(4)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469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声现象基础巩固(4)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469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声现象基础巩固(4)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4695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声现象基础巩固(4)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七·一将至,学校组织“百年华诞颂党恩”合唱比赛,同学们引吭高歌,抒发自己的爱党情怀。这里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2.如图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3.用大小不同的力打击同一面铜锣,铜锣发出的声音不同点是(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D.音频4.如图所示为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其由65件钟编排而成,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听到不同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请勿高声喧哗”是提醒大家说话声的音调要低D.“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够传播能量6.下列与噪声有关的图示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 B. C. D.7.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8.如图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动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B.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D.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9.如图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的是( )A.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B.室内音响放音时,音响前方的烛焰摇晃C.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D.拨动钢锯条发声,改变伸出桌子边沿的锯条长度10.疫情期间居家线上学习时,小明打开直播软件,没看到老师仅凭声音就知道哪位老师在上课,主要是因为不同人说话声音的(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11.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 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12.2020年6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关于方队在行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由振动产生 B.脚步声比口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C.响亮的口号声说明了士兵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D.整齐的口号声说明了士兵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1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两次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14.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演奏出优美的乐曲。下列关于编钟声分析正确的是( )A.现场观众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敲击同一个钟,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C.用同样的力敲击外形越大的钟,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D.编钟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15.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甲图,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乙图,用硬卡快慢划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D.丁图,敲击不同的编钟 二、填空题16.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声和鸟声都是由发声器官________而产生的,我们能区分蝉鸣和鸟声主要是靠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区分。17.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_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18.在香山湖南门附近经常有一个卖糖画的艺人,他一边吆喝一边现场制作。他吆喝时声音是由于声带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是他制作的一幅糖画,先将白糖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各种图案,凝固后就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19.小鹭在演奏二胡时,用琴弓拉动琴弦,使_______振动而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中的。20.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________,朗读声被我们听到,(选填“需要”或“不需要”)________经介质传播;不改变音量大小,当复读机快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空气(0oC)331海水(25 oC)1531空气(15 oC)340冰3230空气(25 oC)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 oC)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可知,声速大小与______和______有关;(2)根据表格信息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有______和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火星探测器在太空不能用声向地球传递信号是因为距离太远B.在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声音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快C.鱼儿快要上钩时会被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空气和水可以传播声音 三、简答题2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23.小雪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小林在一旁提醒他:“小雪,快满了!”“真的满了!”小雪说.小雪奇怪的问:“你没有看怎么知道水已快满的?”小林说:“这是听出来的,”小雪对此大惑不解.你能帮助小雪弄清其中的奥妙吗?24.如图所示是一种交通标志牌,你知道它的意义吗?应在哪些地方竖立这种标志牌?为什么?25.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如图所示,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所示: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_________;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海绵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较小 最强最弱较弱较强 (评估与交流)(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6.小阳和小亮同学做实验验证固体也能传声.小亮用手捂住一只耳朵,然后把另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小阳用手敲击桌面,小亮听到小阳敲桌子的声音,旁边站着的同学也听到了.你认为这个实验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27.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他制作的过程如图所示.制成并进行调节后就可以用它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
参考答案1.B【详解】“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大,即响度大,这里“高”是指声音特性中的响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即音量不同,故A正确。故选A。4.C【详解】编钟的型号、大小不同,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时,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故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选C。5.A【详解】A.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闻其声知其人”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正确;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错误;C.“请勿高声喧哗”意思是不要大声说话,即提醒大家说话声的响度要小,故C错误;D.墙是固体,“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6.B【详解】A.安装噪声监测器是监测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公路两侧装设墙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详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A【详解】A.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故A正确;B.所有的声音的产生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机器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9.D【详解】A.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鼓面的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就增大,是探究声音的响度,故A不符合题意;B.室内音响放音时,音响前方烛焰摇晃,表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是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D.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因此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B【详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人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小明打开直播软件,没看到老师仅凭声音就知道哪位老师在上课,主要是因为不同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而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无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男低音演员的歌声音调低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演员的歌声音调高响度小,故D正确。故选D。12.A【详解】A.振动发声,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速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脚步声和口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故B错误;C.响亮的口号声说明了士兵发出声音较大,即士兵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士兵不同,士兵声带不同,所以士兵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13.A【详解】A.声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发声体在振动,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影响的发出声音的强弱,故两次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14.A【详解】A.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故A正确;B.用不同力度敲击同一个钟,则所用力度越大,钟的振幅越大,钟声的响度就越大,而不是音调越高,故B错误;C.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外形越大的钟,则钟的振动会越慢,发出的声音音调会越低,而不是响度越大,故C错误;D.编钟发出的声音是敲击编钟时,编钟振动而发声的,故D错误。故选A。15.A【详解】A.将发声的音叉接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符合题意;B.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的振动频率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振动 音色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蝉声和鸟声都是由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2]音色与物质的结构、材料有关,能区分蝉鸣和鸟声主要靠音色来区分。17.振动 不能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鼓面的振动产生的。[2]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的响度将会逐渐变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18.振动 熔化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他吆喝时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2]让白糖变成糖浆,即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19.琴弦 空气 【详解】[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鹭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20.振动 需要 不变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朗读声被我们听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3]音量就是指声音的响度,当复读机快放时,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变。21.温度 介质的种类 B C 【详解】(1)[1]根据三次空气中的声速不同,得出结论:声速与温度有关。[2]根据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所以声速大小与温度和介质的种类有关。(2)[3][4]A.火星探测器在太空不能用声向地球传递信号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而不是距离太远,故A错误;B.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声音,故B正确;C.因为空气和水都可以传播声音,所以鱼儿快要上钩时会被说话声吓跑,故C正确。故选BC。2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越低【解析】试题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答: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越低.【点评】此题考查了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23.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就是凭借这一点,知道水快满了的.【详解】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水越多,瓶内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听声音得出水快满.24.见解析【详解】该标志的含义是禁止鸣笛;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附近应竖直该标志;因为噪声会妨碍人们正常的休息、学习和工作,或者对人们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禁止鸣笛可以在声音处减弱噪声.25.小球拉到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吸音性能 聚酯棉 厚度 【详解】(1)[1]小球的位置越高,下落时敲击玻璃杯发出声音越大,实验中为控制敲击玻璃杯的力度,必须把小球拉到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2)[2]本实验比较的是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因此表格中应该填入吸音性能.
(3)[3]吸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反映出来,聚酯棉垫在杯子底下时发出声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适合装修隔音墙用.
(4)[4]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26.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当研究其中某种介质传声时,应该排除气体介质的干扰,小阳和小亮的这个实验中没有考虑空气也能传声,所以答案为:没有排除气体传声的因素,不能证明小亮听到的声音是固体传播的【解析】由题意知,小亮听到小阳敲桌子的声音,但旁边站着的同学也听到了,所以实验中不能排除声音是由空气传播过来的,是这个实验设计存在的缺陷.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递声音的介质,所以设计实验验证固体也能传声时,应当排除气体或者液体的干扰,使声音只能依靠固体传播,这样实验才有说服力.即缺陷是:没有排除气体传声的因素,不能证明小亮听到的声音是固体传播的.27.示例一: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橡皮筋粗细有关吗?示例二: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木板位置是否有关?【详解】利用图中器材可以探究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橡皮筋粗细的关系;探究过程:选用②将不同粗细的橡皮筋固定在图钉上,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橡皮筋,听声音的音调,然后得出结论;也可以探究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木板位置的关系;探究过程:选用③④;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橡皮筋,听声音的音调,然后得出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