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450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案
展开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过程与方法
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重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在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 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禹因治水有功,成为联盟的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多媒体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
教师: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大致在今天的什么范围?
学生: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教师:阅读课本第20页正文部分内容,问:世袭制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答出: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教师出示材料
史书上记载,禹建立了一支军队,征服南方三苗,还建立了官僚机构,有“六卿”等官职。那时已有刑法,史书上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思考: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夏朝出现了哪些新生事物?实质是什么?
学生:出现了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政府等)。夏朝的国家机构是用来维护夏王朝统治的工具或手段。
[多媒体展示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复原图”“墓葬群”“青铜酒器”等图片]
教师: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也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教师播放视频《夏王桀的暴政》,仅供学生简单了解。同学们,我们刚通过视频知道了夏王桀的残暴统治,面对如此君王,你们会怎么办?(推翻它)那么历史上推翻夏王朝的是谁?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商汤灭夏
教师:商汤为什么能够灭亡夏王朝?他是何时灭夏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商的首领汤联络了周围部族,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同时利用桀的暴政,乘机起兵大败夏王桀,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
教师: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称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因此,又称商朝为殷商。
[多媒体展示“商朝疆域图”]
教师:面对疆域的扩大,商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统治的呢?
学生: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教师:那么,这样的一个大国家又是如何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王。请同学讲述商纣王的残暴,导致商的灭亡。
教师过渡: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族,逐渐壮大成为灭亡商王朝的主要力量。下面,我们一起见证“武王伐纣”的历史吧!
三、武王伐纣
[多媒体展示视频《牧野之战》]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和教材内容指出西周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
学生: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京。
教师: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后由教师总结得出:
(1)原因:夏桀和商纣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且能够重用人才,联合周边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2)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暴政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
四、西周的分封制
教师:阅读教材第23页西周的分封制一目的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第一问: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第二问:西周分封的标准是什么?第三问:被分封诸侯国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第四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
(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标准: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宗亲)和功劳的大小(功臣)。
(3)受封者的权利: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进行分封。受封者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影响:①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加强了统治;②伴随着分封制的确定,产生了等级制;③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会威胁到周天子的地位,也是春秋战国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指导学生填写《夏商周的更替简表》
| 夏 | 商 | 西周 |
建立 |
|
|
|
时间 | 约公元前 |
|
|
2070年 | 约公元前 |
|
|
1600年 | 公元前 |
|
|
1046年 |
|
|
|
建立者 | 禹 | 汤 | 武王 |
都城 | 阳城 | 亳/殷 | 镐京 |
重要 |
|
|
|
史实 | 世袭制代 |
|
|
替禅让制 | 商汤灭夏 |
|
|
盘庚迁殷 | 武王伐纣 |
|
|
分封制 |
|
|
|
暴君 | 夏王桀 | 商纣王 | 周幽王 |
灭亡 |
|
|
|
时间 | 约公元前 |
|
|
1600年 | 公元前 |
|
|
1046年 | 公元前 |
|
|
771年 |
|
|
|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交替的历史过程,无疑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亘古不变的治国之道,现今我们国家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亦是彰显了国家的本质所在。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禹传启世袭制形成夏朝鼎盛西周巩固统治分封制发展商朝牧野之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互动,传授新知,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