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训练B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训练B卷第1页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训练B卷第2页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训练B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训练B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训练B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训练B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在艾弗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菌后DNA中嘌呤碱基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进入肺炎双球菌中而把蛋白质留在外面
    D.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遗传物质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烟草叶片感染病毒
    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细菌体内的病毒,在细胞核内含有一个DNA分子
    B.科学家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其中含35S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含32P的是噬菌体的DNA
    C.用35S标记的实验组悬浮液放射性较强的原因是含35S的壳体蛋白分布在悬浮液中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结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加热冷却后,S型菌的蛋白质和DNA都失去了活性
    B.进入R型菌细胞内的S型菌DNA片段的表达产物是荚膜多糖
    C.增加膜的通透性会提高R型菌摄入S型菌DNA的效率
    D.S型菌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绝大多数R型菌转化为S型菌
    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④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B.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C.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D.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6.某同学对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进行了分析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都采用了两种肺炎双球菌作实验材料
    B.都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
    C.都遵循了相同的实验设计思路
    D.体外转化实验可理解为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
    7.如图为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
    B.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过搅拌,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下降
    C.可用含35S的小鼠细胞培养T2噬菌体,从而实现对其蛋白质的标记
    D.用1个含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裂解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含35S
    8.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实验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
    9.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弗里采用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
    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B.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依据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在
    每个实验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特异性地添加了一种酶
    C.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直接加入有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
    D.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0.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由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的,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艾弗里证明了该转化因子主要是DNA
    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中均发生了细菌转化,转化的外界场所分别是在小鼠体内和培养皿中
    C.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后,全部的R型菌可以转化为S型菌
    D.将S型菌和R型菌分别加入两个培养基中,分别可以得到表面粗糙和光滑的菌落
    11.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知道在两次实验中导致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成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因子是相同的
    B.R型肺炎链球菌在体内可全部化,而在体外只有部分转化
    C.肺炎链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是肺炎链球菌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能够直接使小鼠患败血症,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则不能够直接使小鼠患败血症
    12.在探究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历程中,有如下重要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不具放射性的细菌,少量子代噬菌体会含有35S
    B. 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引起小鼠败血症
    C. 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活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
    D. 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烟草中不会有子代病毒
    二、填空题
    13.若某T2噬菌体的DNA由6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胸腺嘧啶占全部碱基的30%。现在用32P标记该噬菌体的DNA,用这个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200个子代噬菌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用32P标记该噬菌体DNA的方法:__________。
    2.上述过程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子代中不含32P的噬菌体的个数为__________。
    3.上述增殖过程需要tRNA参与,tRNA上__________(填:存在/不存在)氢键。
    三、实验题
    14.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理论上离心之后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会由于 导致其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进一步观察实验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结果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与HIV的遗传物质相比,特有的结构特点是。
    (2)以35S标记组为例,如果搅拌不充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以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图中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如果在过程f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 。
    (3)请画出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上清液放射性高低的关系曲线图。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格里菲思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而艾弗里的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双链DNA中嘌呤碱基占总碱基的比例为1/2,B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经DNA酶处理后,仍能使烟草叶片感染病毒,D错误。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H标记的细菌,3H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④用l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4C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14C标记的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4C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能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检测到放射性。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探究实验相关知识。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只有DNA进入了细菌,其蛋白质外壳仍在细菌外。因此,噬菌体衣壳蛋白质合成时,模板为进入细菌的噬菌体DNA,原料、酶等都是细菌提供的。所以选D。
    6.答案:C
    解析:格里菲斯的小鼠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均用到了R型和S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两实验均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两实验的设计思路不同,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是直接在小鼠体内注射菌体来观察小鼠生活状况,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实验结果下的进一步探究,可理解为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
    7.答案:B
    解析: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该实验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搅拌,则仍然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35S标记的噬菌体在离心后会出现在沉淀物中,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下降;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不会寄生在小鼠细胞内,因而不能用35S标记的小鼠细胞实现对其蛋白质的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因而用1个35S标记的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不含有35S。
    8.答案:D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只能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实验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赫尔希和蔡斯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在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亲代的DNA进入子代噬菌体中,使得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艾弗里只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主要是DNA,A项错误。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分别是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所以转化的外界场所分别是在小鼠体内和培养皿,B项正确。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后,只有部分R型菌可以转化为S型菌,C项错误。将S型菌和R型菌分别加入两个培养基中,分别可以得到表面光滑和的粗糙菌落,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1.先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在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105; 198
    3.存在
    解析:
    14.答案: (1)DNA、蛋白质、多糖
    (2)同位素标记 ②①④③
    (3) ① ④
    (4)上清液 沉淀物 搅拌不充分
    DNA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蛋白质不能在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
    解析:
    15.答案:(1)双螺旋结构(2)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e→f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3)图像如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有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相关知识点。(1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HIV的遗传物质是RNA,通常呈单链。(2)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则使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跟着细菌一起进入沉淀物中,导致沉淀物中也出现放射性。 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应发生在图中e→f过程,如果在过程f 之后搅拌离心,细菌会裂解,导致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3)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DNA随着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故随着时 间延长,上清液放射性逐渐下降。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逐渐升高,故出现如答案所示曲线。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6单元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6单元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含解析),共24页。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训练A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训练A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9讲 基因的表达 基础训练B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9讲 基因的表达 基础训练B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