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365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365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3656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共83份)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ks5u.com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析
一、单选题(共18题)
1.从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可简化表示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最终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是
A.盐酸 B.NaHCO3溶液 C.NaHSO4溶液 D.NaClO(固体)
2.室温下,往0.1 mol·L-1的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时,溶液将呈现粉红色。现采取下列措施,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颜色不会变浅的是
A.往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B.往溶液中加入NH4Cl晶体
C.把溶液加热至沸腾 D.往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
B.pH=11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pH=10
C.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升高温度,NaOH溶液的pH不变
4.从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可简化表示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最终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是
A.盐酸 B.NaHCO3溶液 C.NaHSO4溶液 D.NaClO(固体)
5.常温下pH=2的两种酸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1000倍,其pH与所加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酸B比酸A的电离度大
B.A为弱酸,B为强酸
C.酸B的物质的量浓度比A的大
D.稀释至相同的pH酸A加的水比酸B多
6.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是弱酸的是
A.溶液显碱性
B.常温下,测得溶液的
C.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相同条件下,盐酸的导电性比溶液的强
7.常温下,有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8.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X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溶液的pH如表:
实验编号
c(HX)mol/L
c(NaOH)mol/L
混合溶液的pH
甲
0.2
0.2
pH=a
乙
c1
0.2
pH=7
丙
0.2
0.1
pH>7
丁
c2
c2
pH=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甲组情况分析,若a=7,则HX为强酸;若a>7,则HX为弱酸
B.在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X-)=c(Na+)
C.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X是弱酸
D.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mol/L
9.常温下,有体积相同的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盐酸;③0.01mol/L的醋酸溶液;④0.01mol/L的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四种溶液稀释到相同pH,所需水的体积:①>②=④=③
B.四种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①=②=③=④
C.与镁条反应的起始速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④>③
D.与镁条反应生成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为:①c(H+)>c(NH)>c(OH-)
D.滴定过程中可能有:c(NH3·H2O)>c(NH)>c(OH-)>c(Cl-)>c(H+)
25.氮的化合物在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
① 若氨水的浓度为2.0 mol·L-1,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_______mol·L−1。
②将SO2通入2.0 mol·L-1氨水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当c(OH−)降至1.0×10−7 mol·L−1时,溶液中的 =______;(NH4)2S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____________。
(2)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HCl溶液中滴加0.1 mol·L-1氨水,得到溶液pH与氨水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
②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
③写出a点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近似计算):c(Cl-)- c(NH4+)=____________,c(H+)- c(NH3·H2O)=____________;
(3)亚硝酸(HNO2)的性质和硝酸类似,但它是一种弱酸。常温下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5.1×10-4;H2CO3的Ka1=4.4×10-7,Ka2=4.7×10-11。常温下向含有2mol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含1mol HNO2的溶液后,溶液中CO32-、HCO3-和NO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会使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故A不选;
B.碳酸氢根可以消耗氢离子,使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平衡正向移动,溶液显黄色,故B选;
C.硫酸氢钠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会使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故C不选;
D.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溶液最终会变成无色,故D不选;
故选B。
2.D
【分析】
氨水中存在NH3•H2O ⇌ +OH-,溶液呈弱碱性,如采取某些措施,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说明OH-离子浓度减小,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往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中的H+消耗氨水里的OH-,使c(OH-)减小,颜色变浅,故A不选;
B.加入NH4Cl,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NH3•H2O的电离,使c(OH-)减小,颜色变浅,故B不选;
C.将溶液加热至沸腾,NH3•H2O分解,NH3大量逸出,电离平衡逆移,使c(OH-)减小,红色变浅,故C不选;
D.加入NaOH固体,对氨水的电离平衡产生抑制作用,但c(OH-)变大,红色变深,故D选;
故选D。
3.C
【详解】
A.NaHCO3是强电解质,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B.pH=11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假设一水合氨不电离,则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变为原来十分之一,但由于一水合氨电离,因此溶液中氢氧根浓度比原来十分之一大一点,因此稀释后pH>10,故B错误;
C.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NaOH碱性强,抑制水的电离,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生成碳酸钠,促进水的电离,该过程是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促进水的电离,但促进程度比碳酸钠促进水的电离程度小,因此该过程是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故C正确;
D.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因此Na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B
【详解】
A.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会使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A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根可以消耗氢离子,使平衡正向移动,溶液显黄色,B符合题意;
C.硫酸氢钠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会使平衡逆向移动,溶液显红色,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钠溶液具有漂白性,溶液最终会无色,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C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A酸溶液稀释1000倍,其pH值增大3 (由pH=2变成pH=5),可判定A酸为强酸,而B酸溶液中稀释1000倍其pH值增大小于3,说明B酸为弱酸,由于在稀释过程中,弱酸电离度也增大,因此其H+浓度变化较小。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A为强酸、B为弱酸,A电离程度更大,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A为强酸、B为弱酸,B错误;
C.由于B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氢离子浓度相等时(即pH相等),B的浓度更大,C正确;
D.稀释至相同的pH,即稀释到氢离子浓度相等,由于稀释过程中促进B的电离,所以氢离子浓度要想减小相同的倍数,需要加更多的水,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C
【详解】
A.溶液显碱性说明阴离子能水解,为弱酸的阴离子,从而证明HA为弱酸,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的,说明HA不能完全电离,从而证明HA为弱酸,故B不符合题意;
C.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无论HA是否为弱酸都能恰好完全反应,不能证明HA为弱酸,故C符合题意;
D.相同条件下,盐酸的导电性比溶液的强说明HA的电离程度比HCl弱,从而证明HA为弱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相同体积,相同pH的醋酸和盐酸中,醋酸部分电离。所以醋酸的n(H+)大于盐酸,所以开始与Zn反应速率相同,随着反应的进行,CH3COOH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故反应速率:v(CH3COOH)>v(盐酸),又因反应开始时c(CH3COOH)>c(HCl),所以与足量锌反应,CH3COOH生成H2的量多,答案选C。
8.D
【详解】
A.从甲分析,等物质的量的一元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盐,如果盐溶液的pH=7,该酸是强酸,如果a>7,说明存在X-的水解,则HX为弱酸,故A正确;
B.乙组溶液呈中性,则c(OHˉ)=c(H+),根据电荷守恒得c(Xˉ)+c(OHˉ)=c(H+)+c(Na+),则c(Xˉ)=c(Na+),故B正确;
C.丙组混合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HX和NaX,溶液显碱性,说明存在X-的水解,则HX为弱酸,故C正确;
D.混合溶液中溶质为NaX,pH大于7,说明X-的水解促进水电离,溶液中氢氧根全部由水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OHˉ)=10-4 mol/L,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D
【详解】
A.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盐酸是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则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到相同pH,所需水的体积为④>③,故A错误;
B.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盐酸是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pH=2的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0.01mol/L,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大于其他三种溶液,故B错误;
C.pH=2的醋酸溶液和pH=2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相同,与镁条反应的起始速率相等,故C错误;
D.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盐酸是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pH=2的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0.01mol/L,与镁条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氢离子浓度变化小,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快,pH=2的盐酸和0.01mol/L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pH=2的醋酸溶液,与镁条反应过程中,两种溶液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相等,但慢于pH=2的醋酸溶液,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小,与镁条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最慢,则生成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为①c(CH3COOH),故B错误;
C.C点溶液中恰好生成等量的NH4Cl和CH3COONH4,根据物料守恒:2c(Cl−)=c(NH)+c(NH3⋅H2O),2c(CH3COOH)+2c(CH3COO−)=c(NH)+c(NH3⋅H2O),c(Cl−)=c(CH3COO−)+c(CH3COOH),故C错误;
D.c点溶质为等浓度氯化铵和醋酸铵,Ka(CH3COOH)=1.7×10-5,Kb(NH3·H2O)=1.7×10-5,即氨水的碱性约等于醋酸的酸性,在醋酸氨溶液中,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几乎相等,溶液呈中性,但是由于氯化铵属于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则当混合溶液pHc(HC2O)>c(H+)>c(C2O)>c(OH-)
【详解】
(1)H2C2O4是二元弱酸,分两步电离,电离方程式及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①H2C2O4⇌H++HC2O,Ka1=;②HC2O⇌H++C2O,Ka2=;
(2)根据A点,c(H2C2O4)=c(HC2O),得Ka1=c(H+)=10-1.2,根据B点,c(HC2O)=c(C2O),得Ka2=c(H+)=10-4.2,
(3) ==1 000;
(4)HC2O+H2O⇌H2C2O4+OH-,Kh===10-(14-1.2)Ka2,所以HC2O的电离大于其水解,则NaHC2O4溶液呈酸性,其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2O)>c(H+)>c(C2O)>c(OH-)。
21.31×10-5mol/L,所以pH③>② CN-+CO2+H2O=HCN+HCO < 10-5 d>c>b ACD D
【分析】
(1)醋酸电离常数大于氢氰酸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根据越弱越水解进行判断;
(2)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H2CO3酸性大于HCN大于HCO,所以反应生成氰酸和碳酸氢钠;
(3)等体积混合浓度减半,溶液中的溶质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05mol/L的NaCN和HCN;
(4)①滴定前氨水中c(H+)=10-11mol/L,利用水的离子积常数求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再求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
②在b点时,溶质为氨水和氯化铵,氨水的电离程度大于氯化铵的水解程度,溶液为碱性,对水的电离平衡起到抑制作用;在c点时,溶质为氨水和氯化铵,氨水的电离程度等于氯化铵的水解程度,溶液为中性,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在d点时,溶质为氯化铵,氯化铵发生水解,溶液为酸性,对水的电离平衡促进;
③A.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B.由b点到c点加酸的过程中,c(H+)增大,c(OH-)不断减小;
C. ,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D. ,温度不变,该比值也不变;
④A.点b反应后溶液是NH4Cl与NH3·H2O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溶液呈碱性,结合三大守恒判断;
B.点c时pH=7,即c(OH-)=c(H+),由电荷守恒判断;
C.点d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NH4Cl水解溶液呈酸性;
D.当NH3·H2O较多,滴入的HCl较少时,生成NH4Cl少量,溶液中NH3·H2O浓度远大于NH4Cl浓度;
【详解】
(1)依据图表数据分析,醋酸电离常数大于氢氰酸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pH相等的三种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CN溶液,水解程度相同,且越弱越水解,则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③>②,故答案为:①>③>②;
(2)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H2CO3酸性大于HCN大于HCO,所以反应生成氰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H2O+CO2=HCN+NaHCO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N-+CO2+H2O=HCN+HCO,故答案为:CN-+CO2+H2O=HCN+HCO;
(3) 将0.02mol/L的HCN与0.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05mol/L的NaCN和HCN,则c(Na+)>c(CN-),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46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析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40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40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