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提升课学案____新人教版
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提升课学案新人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提升课学案新人教版,共7页。
微专题强化提升课 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本部分知识在高考中更多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查学生的分析图象的能力,能从图象中找到曲线指代、趋势、关键点,能正确分析溶液中的溶质,从而计算浓度和电离常数、比较粒子浓度大小等。考查了滴定原理、定量计算,考查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
命题角度1:一步反应单曲线型
【典例1】(2020·全国Ⅰ卷)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2-的分布系数:δ(A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①代表δ(H2A),曲线②代表δ(HA-)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 0 mol·L-1
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
【解析】选C。根据图中①②曲线交点的时候它们的分布系数各为0.5,且未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为1,可知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在加入NaOH的过程中,HA-逐渐降低,A2-逐渐增大,所以曲线①代表δ(HA-),曲线②代表δ(A2-),A错误;当加入40.00 mL 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发生突变,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结合分析,根据反应2NaOH+H2A===Na2A+2H2O,c(H2A)==0.100 0 mol·L-1,B错误;根据曲线当δ(HA-)=δ(A2-)时溶液的pH=2,则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
c(H+)=1×10-2,C正确;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变色的pH范围为8.2~10,终点时溶液呈碱性,c(OH-)>c(H+),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a+)+c(H+)=
2c(A2-)+c(HA-)+c(OH-),则c(Na+)>2c(A2-)+c(HA-),D错误。
命题角度2:多步反应多曲线型
【典例2】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 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解析】选D。根据Ka1及Ka2表达式的变形,可以得到c(HX-)/c(H2X)=Ka1/c(H+),c(X2-)/c(HX-)=Ka2/c(H+)。由二元酸的Ka1>Ka2可得溶液中
c(HX-)/c(H2X)>c(X2-)/c(HX-),即lg[c(HX-)/c(H2X)]>lg[c(X2-)/c(HX-)],所以M曲线为lg[c(X2-)/c(HX-)],N曲线为lg[c(HX-)/c(H2X)],B项正确;当N曲线 lg[c(HX-)/c(H2X)]=0时,pH≈4.4,由c(HX-)/c(H2X)=Ka1/c(H+)可得Ka1≈10-4.4,同理可得Ka2≈10-5.4,A项正确;又因为Kh1=Kw/Ka1=10-9.6<Ka2=10-5.4,所以NaHX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显酸性,C项正确;由图可知,当
lg[c(X2-)/c(HX-)]=0,即c(X2-)/c(HX-)=1时,pH≈5.4,又因为随着pH的增大,c(X2-)/c(HX-)变大,所以当pH=7时,c(X2-)>c(HX-),D项错误。
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的pH曲线:
以0.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盐酸为例
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开始时由于被滴定的酸(或碱)浓度较大,滴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当滴定接近终点(pH=7)时,很少量(1滴,约0.04 mL)的碱(或酸)就会引起溶液pH突变。
酸碱恰好中和(即滴定终点)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最终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生成盐的性质,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
NaOH溶液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 | 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氨水的滴定曲线 |
曲线起点不同,强酸起点低于弱酸,强碱起点高于弱碱 | |
突跃范围不同:强酸与强碱反应突跃范围大于强酸与弱碱、强碱和弱酸反应 |
3.图象题的分析步骤:
(1)先看纵坐标,确定酸滴碱还是碱滴酸;
(2)再看起点,确定被滴定溶液酸性或碱性的强弱;
(3)找滴定终点和pH=7的中性点,判断滴定终点的酸碱性;
(4)最后分析其他特殊点,如滴定一半点、过量一倍点等,分析酸碱过量情况。
1.(2021·烟台模拟)298 K时,向2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中滴入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石蕊溶液做指示剂
B.由c点数值可求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66×10-5 mol·L-1
C.b点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为2c(H+)+c(CH3COOH)=c(CH3COO-)+c(OH-)
D.中和同体积、同pH的醋酸和盐酸所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后者多
【解析】选B。石蕊的颜色较深,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A错误;由c点pH=7,c(Na+)=c(CH3COO-)=(0.100 0 mol·L-1×19.88×10-3 L)÷(20×10-3 L+19.88×10-3 L)≈0.049 85 mol·L-1,K==mol·L-1=1.66×10-5 mol·L-1,B正确;根据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得:2c(Na+)=c(CH3COO-)+c(CH3COO-)、c(H+)+c(Na+) =c(CH3COO-)+c(OH-)得2c(H+)+c(CH3COOH)=c(CH3COO-)+2c(OH-),C错误;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中和同体积、同pH的醋酸和盐酸所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醋酸消耗的多,D错误。
2.(一步反应单曲线型)(2021·石家庄模拟)室温时,向20.0 mL 0.10 mol·L-1的两种酸HA、HB中分别滴加0.10 mol·L-1NaOH溶液,其pH变化分别对应图中的Ⅰ、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向NaA溶液中滴加HB可产生HA
B.a点时,溶液中存在:c(A-)>c(Na+)>c(HA)
C.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两种溶液中c(A-)=c(B-)
D.滴加20.0 mL NaOH溶液时,水的电离程度:Ⅰ>Ⅱ
【解析】选C。20 mL 0.1 mol·L-1的两种酸 HA、HB中,HB的pH=1,所以HB是强酸,HA对应的pH大于1,是弱酸,化学反应遵循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向 NaA 溶液中滴加 HB 可产生 HA,故A正确;20 mL 0.1 mol·L-1的酸 HA中滴加
0.1 mol·L-1NaOH溶液10 mL,则HA酸会剩余,同时产生NaA,a点溶液显示酸性,溶液中微粒浓度:c(A-)>c(Na+)>c(HA),故B正确;滴加 NaOH溶液至 pH=7时,根据电荷守恒,两溶液中分别存在c(OH-)+c(A-)=c(H+)+c(Na+),c(OH-)+c(B-)
=c(H+)+c(Na+),pH=7时,c(OH-)=c(H+),两种溶液中c(A-)=c(Na+),c(B-)=c(Na+),但是两种溶液pH=7时所滴加NaOH溶液的量不同,则c(A-)与c(B-)不相等,故C错误;滴加 20 mL NaOH 溶液时,酸碱恰好中和,得到的NaB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水电离不受影响,得到的NaA是弱酸强碱盐,A-会发生水解,水的电离受到促进,
Ⅰ中 H2O 的电离程度大于Ⅱ中,故D正确。
3.(一步反应单曲线型)(2021·抚州模拟)25 ℃ 时,在20 mL 0.1 mol·L-1一元弱酸HA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溶液中lg[]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对应溶液中:c(OH-)>c(H+)
B.25 ℃时,HA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5
C.B点对应的NaOH溶液体积小于10 mL
D.对C点溶液加热(不考虑挥发),则增大
【解析】选C。根据图象,A点对应溶液pH<7,所以此时溶液显酸性,c(H+)>c(OH-),故A错误;B点lg=0,则c(A-)=c(HA),此时溶液pH=5.3,即c(H+)=10-5.3 mol·L-1,所以Ka==c(H+)=10-5.3,数量级为10-6,故B错误;当NaOH的体积为10 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HA和NaA,Ka(HA)=10-5.3,则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h===10-8.7<10-5.3,所以HA的电离程度比NaA的水解程度要大,即溶液中c(HA)<c(A-),则此时>1,所以若要=1,则需要少加入一些NaOH,所以B点对应的NaOH溶液体积小于10 mL,故C正确;为A-的水解平衡常数的倒数,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常数增大,则其倒数减小,即减小,故D错误。
4.(多步反应多曲线型)(2021·合肥模拟)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H2SO3、H2T(酒石酸)分别用0.1 mol·L-1 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相同浓度时,Na2S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2T中的大
B.0.1 mol·L-1的NaHT溶液中:c(T2-)>c(H2T)
C.Ka1(H2SO3)>Ka1(H2T)
D.等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1的H2SO3溶液、H2T溶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pH=7,H2SO3溶液消耗的NaOH更多
【解析】选D。横坐标数值为2时,酸碱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弱离子促进水电离,相同浓度的正盐p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根据图知,相同浓度的正盐钠盐pH(Na2SO3)较大,则Na2S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2T中的大,故A正确;横坐标为1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T,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说明HT-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c(T2-)>c(H2T),故B正确;相同浓度的二元弱酸,溶液的pH越小,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根据图知,未加碱时溶液的pH亚硫酸较小,则电离平衡常数Ka1(H2SO3)>Ka1(H2T),故C正确;要使等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1的H2SO3溶液、H2T溶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pH=7,纵坐标数值为7时横坐标数值越大消耗的碱越多,根据图知H2T溶液消耗的NaOH更多,故D错误。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8第39讲滴定曲线和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能力学案,共21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42讲滴定曲线和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课时学案,共20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第1节素养提升14滴定曲线的分析方法课时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