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排序与筛选教案
展开第十六课 排序与筛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理解排序、筛选的概念及作用。
② 理解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概念。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看书”、“尝试实践”等途径掌握排序、筛选的基本操作。
② 通过“自主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从“同伴”身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引领学生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预防和避免犯罪事件发生。
2学情分析
《数据处理与应用》是七上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文字处理与应用。永兴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总体上较好,但有少数学生来于农村,基础较弱,缺乏对技术的敏感,可能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重点关注那些学生。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主要、次要关键字 ②筛选条件逻辑关系(与、或逻辑)
2.教学难点:
①主要、次要关键字的概念;筛选条件及逻辑关系选择;
②灵活运用排序、筛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背景】
通过观看“名侦探柯南”视频,激发学生模拟侦探破案的兴趣。
提出实际问题:牛牛企业牛总的12岁儿子小牛被人绑架了,罪犯要求家属拿50万赎人。警方接到报案,迅速展开调查。根据排查和多方调查、取证,警方锁定了以下犯罪嫌疑人。(提供“犯罪嫌疑人名单.xls” )
活动2【活动】活动一
请根据家属意见将此名单中可能性最大的人(包括他相对应的信息记录)排在前面,可能性最小的排在最后。
(家属意见: 1表示最有可能,2表示比较可能,3表示可能性不大,4表示根本不可能)
【思考】1.如何选取最佳的排序区域?
【结论1】排序时需要选中全部待处理的数据区域,不仅仅是排序条件的那一列。
活动3【活动】活动二
在活动一基础上,将可能性相同的人再根据测谎仪测试分数从大到小降序排列,并将前三名嫌疑人姓名的字体设为红色。
【思考】“次要关键字”何时生效?主要、次要关键字互换,结果一样吗?
【结论2】当主要关键字数据相同时,再比较次要关键字。
警队提供线索:
线索一:根据敲诈电话的声音,罪犯为男性;
线索二:据学校保卫讲,接小孩放学的人年龄至少30岁;
线索三:学校保卫还讲,那个人身高估计在1.7米至1.8米之间;
线索四:听口音,罪犯可能是富阳本地或建德人;
活动4【活动】活动三
1.在“深入调查”工作表中筛选出所有男性的记录;
2.罪犯年龄至少30岁;
3.罪犯身高估计在1.7米至1.8米之间;
4.罪犯可能是富阳本地人或建德人;
【思考】 1.筛选以后其他记录被删除了吗?
2.筛选条件顺序可以调换么?
3.怎样撤销部分筛选和撤销全部筛选?
【结论3】 1.不满足条件的记录被隐藏,而不是被删除。
2.筛选中的多个条件是并列关系,顺序互换,不会影响筛选结果。
总结:排序——将记录的前后次序根据关键字重新排列。
筛选——显示符合条件的记录,隐藏不符合的记录。
活动5【活动】活动四
将工作表“深入调查”中筛选结果(共4行记录)复制到工作表“锁定目标”中A1开始的单元格中;对比“初步排查”的排序结果,嫌疑最大的是谁?将结果填入“锁定目标”的E7单元格;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教师演示分析+课堂总结:结合学过的“排序”和“筛选”知识,对表格进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7【练习】拓展任务
撤销“深入调查”的筛选,灵活运用“排序”和“筛选”工具,将“所属地区”列补充完整。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排序与筛选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排序与筛选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数据处理与应用第十六课 排序与筛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数据处理与应用第十六课 排序与筛选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上交,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排序与筛选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排序与筛选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