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巩固(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262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巩固(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262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巩固(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练习题试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262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导体的电阻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导体的两端的电压是0V时,电阻为0Ω
B.导体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电阻丝的电阻小
D.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一样的两条导线,细的电阻较大
2.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判断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A.B.
C.D.
3.在图所示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如果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变暗,则电路中、两个导线的端点应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 )
A.接线柱A、B.接线柱A、
C.接线柱、D.接线柱、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示数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不变
C.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差值变小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小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D.以上的说法都不正确
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军分别画出了电阻R1和R2的I-U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1与R2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们的电阻也为0
B.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C.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1:2
7.在如图所示的电子拉力计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与弹簧上端固定在一起,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滑动变阻器PB段电阻为R1,当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随拉力的增大而减小
B.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随拉力的增大而减小
C.滑动变阻器PB段R1的阻值随拉力增大而减小
D.把电压表改成拉力计时表盘刻度均匀
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0.5A”。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滑片P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B.若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为0.3A~0.5AD.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4Ω~20Ω
9.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像 ②电源电压为18V
③R1的阻值是20Ω ④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30Ω
A.①②正确B.②③正确C.①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10Ω,R2为15Ω,R3的阻值不为零,当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6V,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有可能是( )
A.12VB.11VC.10VD.9V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
A.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
B.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增大
C.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减小
D.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12.如图所示,将开关S闭合,灯和灯均发光,且比亮。关于通过、、三个位置的电流、、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时闭合S1、S2,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可能相同
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则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若灯L1短路,则闭合S1、S2后,两灯都不亮
D.若把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则闭合S1、S2,两表都烧坏
14.下列电路中,R1
15.根据下图的实验现象,填写空格,
(1)甲图:抽去玻璃板,两瓶气体颜色逐渐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
(2)乙图: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
(3)丙图:头发随气球飘起,是由于摩擦后的气球带了_______;
(4)丁图:右端夹子左移,灯泡变亮,说明导体的电阻大小与______有关。
16.如图所示是小聪利用同一个灵敏电流计和不同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图,若R1
17.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注意事项:
(1)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______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2)连好电路后要通过______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______;保护电路。
18.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8V时,通过的电流是0.4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12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_____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时,电阻为_________Ω。
1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和阻值相等,若断开,闭合、,两阻的连接方式为______联,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若断开、,闭合,此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
2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电流表的示数突然变大,但没有超过量程,且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
①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故障,请自选一个电路元件接入电路中,根据操作和测量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故障。______。
21.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_的性质;若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__(同/异)种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在___________电子物质间转移。
三、计算题
2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且不变,电阻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为1.2安,求:
(1)通过电阻的电流;
(2)电阻的阻值。
23.一根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将其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0.3A。求:
(1)这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
(2)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一起接入原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多大?
2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5Ω,当开关S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若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求:
(1)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
(2)电源电压为多少?
(3) R3的阻值为多少?
2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3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Ω1A”字样,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12伏。
(1)求通过R1的电流I1;
(2)各电表选择合适的量程,在确保电路中各元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要求移动滑片P,能使一个电表示数达到满刻度,求电路总电阻可以变化的范围。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B.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面积、温度有关,与加在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
C.已知铜导线与电阻丝的材料不同,而无法确定两者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因此无法判断出电阻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
D.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线,横截面积越小的电阻越大,所以细的电阻较大,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A不符合题意;
B.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无法比较两电阻阻值的大小,故B符合题意;
C.两个电阻串联,两个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电阻的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电阻并联,一个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一个测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另一支路的电流大小,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变暗,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可知,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电阻的串联可知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A.连接滑动变阻器的A、C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A符合题意;
B.连接滑动变阻器的A、D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连接滑动变阻器的C、D接线柱,相当于定值电阻,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D.连接滑动变阻器的B、D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R1和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V测量R2的电压,电流表A1测量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R2支路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R2接入的阻值变小,则R2支路的电流变大,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R1支路的电流不变,则总电流变大,即A1示数变大,故B错误;
C.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差值就是R1支路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R1支路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差值不变,故C错误;
D.电压表V示数为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2示数为通过R2的电流,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即为R2的阻值,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所以R2的阻值变小,所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电阻R1的电流,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A.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错误;
B.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R1的电流I1不变,电流表A2示数不变,故B错误;
CD.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2变小;干路电流
I=I1+I2
变小,电流表A1示数变小,故A1示数变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他两端是否加电压无关,当R1与R2两端的电压为0时,仍有电阻,故A错误;
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一样的,故B错误;
C.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决定了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不由电流大小决定,故C错误;
D.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A.滑片P移动不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变,故A错误;
B.电压表测PB电阻两端电压U=IR1,拉力增大时,I不变,R1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故B错误;
C.读图发现滑动变阻器电阻全部接人电路。拉力增大,滑片P上移PB段R2的阻值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故C错误;
D.由电压表测PB电阻两端电压U=IR1,U与R1成正比,R1与长度成正比,故把电压表改成拉力计时表盘刻度均匀,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分析电路图可知,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因此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错误;
B.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分配的电压会变大,因此电压表示数变大,故B错误;
C.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4.5V-3V=1.5V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I==0.3A
因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所以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A,所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时0.3A~0.5A,故C正确;
D.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小,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R总=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RP小=9Ω-5Ω=4Ω
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小=
则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RP大=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4Ω~10Ω,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①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1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由图像可知,A为滑动变阻器R2的I-U关系图像,B为电阻R1的I-U关系图像,故①错误;
②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像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R1两端的电压U1=4V,R2两端的电压U2=1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为
U=U1+U2=4V+14V=18V
故②正确;
③由图乙中的B线(R1的I-U图像)可知,当R1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则R1的电阻为
故③正确;
④由图甲可知,当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中的A线(R2的I-U关系图像)可知,通过R2的最小电流为0.2A,此时R2两端电压为14V时,则R2的最大电阻为
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当开关S断开时,电阻R1、R2、R3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等于6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0.4A
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IR1=0.4A×10Ω=4V
此时电阻R3两端的电压
U3=U-4V-6V=U-10V
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1被短路,电压表仍然测量的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但是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压表的示数会增大,因此电压表示数会大于6V,但是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也会增大,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
U3=U-10V
而U3增大,所以R2两端的电压应小于10V,故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小于10V,综上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大于6V小于10V,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
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所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减小。在电源电压一定时,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则增大。
故选B。
12.C
【详解】
由图知,两只灯泡组成的电路只有一个路径,所以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A、B、C三个位置的电流IA、IB、IC的大小关系是
IA=IB=IC
故选C。
13.D
【详解】
A.同时闭合S1、S2,若两灯泡的规格相同,由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同,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先闭合S1,灯泡L1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灯泡L1的电流,再闭合S2,两灯泡并联接入电路,此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测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若灯L1短路,因两灯泡并联,则灯L2同时被短路,闭合S1、S2后,两灯都不亮,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若把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1、S2,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串联在干路中相当于整个电路断开,所以两表都不会烧坏,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4.C
【详解】
两电阻串联时总电阻大于各部分电阻,两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小于各支路电阻,则
R乙
I乙>I甲>I丙>I丁
故选C。
15.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 引力 电(或电荷) 长度
【详解】
(1)[1]甲图:抽去玻璃板,两瓶气体颜色逐渐变得均匀,是扩散现象,双方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2]乙图: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使弹簧秤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3)[3]丙图:头发和气球摩擦后,头发随气球飘起,是由于摩擦后的气球和头发带了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4]丁图:右端夹子左移,灯泡变亮,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说明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16.<
【详解】
根据U=IR,灵敏电流计阻值相同,R1
【详解】
(1)[1]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2)[2]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3)[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以保护电路。
18.0.6 20
【详解】
[1]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8V时,通过的电流是0.4A,导体的电阻为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2V时,导体电阻不变,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2]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属性,不随它两端的电压改变,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时,电阻仍为20Ω。
19.并 3 1.5
【详解】
[1][2]断开S2,闭合S1、S3时,R1与R2并列连接即为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由电源的电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3V。
[3]断开S1、S3,闭合S2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R1和R2阻值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U1=IR1=×R1=1.5V
20.R1短路或R2短路 见解析
【详解】
①[1]由电路图知,电阻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变大,则电路无断路故障,出现的是短路问题,且电流表没超过量程,则短路的只是其中一个电阻,因为其中一个电阻短路,则电路中的电阻减小,而电源电压不变,据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那么短路的可能是R1或R2。
②[2]选用一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R1和R2两端,当电压表无示数,说明所并联的电阻出现了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所并联的电阻正常。
21.吸引轻小物体 同 电子
【详解】
[1]用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
[2]当验电器与带电的塑料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
22.(1)0.9A;(2)30Ω
【详解】
解:(1)两电阻并联,通过R2的电流为
(2)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通过R1的电流为
R1的电阻为
答:(1)通过R2的电流为0.9A;
(2)R1的电阻为30Ω。
23.(1)20Ω;(2)1.2A
【详解】
解:(1)由欧姆定律可得,这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为
(2)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一起接入原电源上,它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电阻变成原来的四分之一,即电阻为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答:(1)这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是20Ω;
(2)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一起接入原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1.2A。
24.(1) 15Ω;(2) 4V;(3) 40Ω
【详解】
解:(1)S闭合,Sl、S2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
I1=I2=0.2A
电阻R2的阻值
R2==15Ω
(2)R1两端的电压
U1=I1R1=0.2A×5Ω=1V
电源电压
U=U1+U2=1V+3V=4V
(3)开关S、Sl、S2都闭合时,R1与R3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通过R1的电流
=0.8A
通过R3的电流
I3=I-I1′=0.9A-0.8A=0.1A
R3的阻值
R3==40Ω
答:(1)电阻R2的阻值为15Ω;
(2)电源电压为4V;
(3)R3的阻值为40Ω。
25.(1)0.4A;(2)20Ω≤R≤23.1Ω
【详解】
解:(1)通过R1的电流I1为
(2)电路最大总电阻为
Rmax=23.1Ω
当A1表满偏时,I2max=0.6A,电路中最大电流为
Imax=I1+I2max=0.4A+0.6A=1A
电路中最小电阻为
当A表满偏时,,电路中最小电阻为
综上A1表满偏时,20Ω≤R≤23.1Ω。
答:(1)通过R1的电流为0.4A;
(2)电路总电阻变化的范围为20Ω≤R≤23.1Ω。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