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展开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掌握文中的生字词,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熟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朗读,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看到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图画。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各有其景,美不胜收。今天,让我们跟随着老舍先生的脚步,看看他笔下的冬天时怎样的如诗如画呢?
二、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散文清新优美。
2.读读写写
镶 单单 安适 着落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蓄 澄清 空灵 地毯
3.写作背景
济南任教7年,感情深厚。
4.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文章,小组探究。
(1)写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热带?(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点?)
(2)朗读课文,课文写出济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表述这个特点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是什么?
(3)顺着“温情”这一主线具体从哪个方面来描述的?
(4)标注出文章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三、课堂小结。
我们明确了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作业布置】
巩固文章的生字词,再次细读文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默写字词。
2.作者简介、著作。
二、小组展示合作问题。
三、合作探究。
济南的山和水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指导一个,其余的小组讨论、展示)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水 终年贮藏的绿色——绿
城外的远山——淡雅 空灵的蓝水晶——蓝
四、研读赏析。
朗读课文,文章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体现山山水水的美,找一找这些句子,说一说美在哪儿?
生: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明确:比喻、拟人,把济南的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山的温暖舒适,富有人情味。
生: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明确:把树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的美丽风姿。
生: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明确: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小雪覆盖下的山坡的美丽情态。
生: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明确:拟人,将夕阳斜照下呈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生: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明确: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小村庄和雪,将它们的形状、情态写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安闲、舒适。
生: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明确:运用拟人,写水也如此多情,“不忍得冻上”,表现出济南的冬天的无限生机和朦胧春意,进一步印证了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
五、课堂总结
通过品读,我们感受到了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济南的冬天很美,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
【作业布置】
1.积累文章的优美语句。
2.根据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任选一个景物进行描写,100字左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感知,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