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第1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第2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共8页。

    考情考向
    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9·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 第(1)题,随着大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等山脉褶皱成山,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湖盆形成。褶皱山脉继续隆起,挤压里海流域面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流域面积减小,湖泊面积随之减少。可见,构造运动不但能形成湖泊,同时也能促使湖泊演化。当褶皱山脉隆起至较高时,阻挡湿润的西来水汽,里海所在区域转为内陆干旱气候,里海演化为内陆湖泊。第(2)题,首先,在末次冰期晚期,里海流域为寒温带和寒带,湖面蒸发弱;其次,湖泊接受位于北部冰川的融水补给,补给量大。特别在冰川消融期,冰川融水量大增。最后,补给大于蒸发, 湖泊水量增加,盐度下降。第(3)题,由于气候变化(转暖),里海的补给类型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转化为河水补给为主,原有的水平衡被打破,建立起新的水平衡。有多条河流汇入,带来盐分,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加之山地阻挡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导致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盐度不断升高。第(4)题,如果板块运动趋势不变,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未来可能陆续演化为湖泊。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1)分析地理环境特征:结合各种区域图、景观图,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特点,从地理位置出发,结合地形,从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多方面分析描述。
    (2)分析地理环境变化: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以植被变化为例:
    (3)分析区域环境的相互影响: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找出哪一要素是联系这两个区域之间的纽带(如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相互影响的纽带就是泥沙,见下图),分析这一问题在两个不同区域产生的“因”和“果”。通常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通过地理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分析。
    (2020·广东惠州市调研)在林、灌地植物群落中,降雨时部分水量会被林冠层截留,而通过林冠层间隙或从枝条叶片上滴落的水量称为“穿透雨”,还有一部分则沿叶片、枝条、茎干向下运动, 最终到达植物根部,被称为“树干茎流”。林冠层降雨截留再分配的过程改变了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尤其是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生存和生长具有深远影响。下图为“林灌区降雨截留收集测量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降雨量(P)、截留量(IC)、穿透雨量(TF)和树干茎流量(SF)四者之间的关系是( )
    A.SF=P-TF-IC B.SF=P-TF+IC
    C.SF=P+TF+IC D.SF=P+TF-IC
    2.图中乙量筒是用来测量( )
    A.截留水量 B.降雨量
    C.穿透雨量 D.树干茎流量
    3.研究发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树干根区附近的土壤中养分集聚,形成“肥岛效应”。这主要得益于树干根区附近( )
    A.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分解旺盛
    B.土壤湿度大,腐殖质积累更快
    C.植物根系广,汇聚林间空地土壤养分
    D.树干茎流强,淋洗林冠层大气沉降物
    答案 1.A 2.C 3.D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树干茎流”的形成过程可知,降雨量=截留量+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即P=IC+TF+SF,所以SF=P-IC-TF,故选A。第2题,图中乙量筒连接乙集水接口,乙集水接口置于林冠层下部,应是测量通过林冠层间隙或从枝条叶片上滴落的水量,即测量穿透雨量,C正确。第3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林灌木丛能有效降低风速,截获和聚集粉粒、尘埃等大气沉降物,降雨后,这些大气沉降物被树干茎流淋洗,带至树干根部附近,使得养分集聚形成“肥岛效应”,D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枯枝落叶较少,且微生物相对较少,有机质分解不会旺盛,A错;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土壤湿度相对较小,B错;林间空地上土壤养分少,C错。
    德钦县位于云南西北部。当地牧民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之间进行转场以适应季节、温度和牧草的变化。在开始春季转场、到达高山牧场和开始冬季转场的那一天均需要举行祭祀仪式。下图为“2006年~2011年德钦县红坡村转场仪式日期变化图”。完成4~5题。
    4.春季转场祭祀仪式举行地位于( )
    A.山顶牧场 B.高山牧场
    C.河谷牧场 D.过渡牧场
    5.下列关于转场时间变化和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冬季转场提前 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B.高山放牧推迟 降水增加牧草返青推迟
    C.春季转场提前 气候变暖牧草返青提前
    D.冬季转场推迟 气候变暖牧草枯黄推迟
    答案 4.C 5.C
    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春季转场祭祀仪式举行时间是开始转场的那一天,也就是在冬季牧场地举行。而冬季牧场位于河谷,因为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有利于越冬,故选C。第5题,根据坐标图显示,祭祀仪式都是提前的(注意右侧9 月份纵坐标正方向),排除 B、D选项; 如果冬季融雪量增加会使牧草更丰富,冬季转场推迟,排除A选项;气候变暖使春季气温较高,牧草返青提前,故选C。
    考点练
    (2019·全国文综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答案 1.A 2.D 3.C
    解析 第1题,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点为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洼地上的水分增加了;平地上耕地水分增加,土壤排水不畅,被弃耕。鉴于此,可以判断西伯利亚地区洼地和平地水分增加了。降水增多和温度升高带来的冰雪融化都能导致水分增加。温度升高可以融化越年积雪,导致积雪面积减少;降水增加,会扩大高纬地区的越年积雪面积,与材料“越年积雪面积减少”相悖。可见气温升高是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选A。第2题,气温升高可导致高纬地区的表层冻土融化,形成上层滞水,使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正确。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地面沉降都可产生湿地,但均为局地性湿地,面积较小,且不会只发生在洼地中,因此不能导致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第3题,由于气温升高,表层冻土融化,形成上层滞水,土壤排水不畅,常常导致弃耕。弃耕地一般处于自然演替之中, 初期生长短命的草本植物,后演替为湿生草甸。如继续演替,部分可生长灌木。本题限定了“近年”的期限,因此正确答案只能是草地,选C。只有地下水淹没土壤才能形成湿地,近年平地上的地下水虽有升高,但还不能淹没平地上的土壤。
    (2020·山东济南模拟)白桦属落叶阔叶树种,在其树干上钻孔后插入细管,可以流出透明、清澈、尝起来有树木清香的桦树汁(下图所示)。天然白桦汁在欧美已广泛流行。我国东北地区每年只有20多天的优质汁液采集期,且汁液的保质期短、产量较小。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白桦林的优质汁液采集期在( )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次年1月
    5.影响白桦汁采集区分布的主要条件是( )
    A.气候寒冷 B.地形平坦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便利
    答案 4.A 5.D
    解析 第4题,白桦属落叶阔叶树种,由图中信息表明,汁液采集期白桦树树冠无树叶,地面积雪较少,白桦汁为液态。由此推测,白桦林的优质汁液采集期最可能在3~4月,A对;6~7月和9~10月白桦树树冠均应有树叶,B、C错;12~次年1月地面积雪厚度大且气温低,白桦汁会结冰,D错。第5题,依据材料可知,白桦汁汁液的保质期短,需要尽快运往市场,最需要的是便利的交通,D对。
    (2020·北京东城区期末)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整个亚马孙雨林地区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据此回答6~7题。
    6.圣保罗出现白昼如夜的景象,运用图中示意的地理原理解释,主要是由于(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7.此次亚马孙雨林大火,可能导致当地( )
    A.水循环增强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更加暖湿 D.水资源严重短缺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圣保罗出现白昼如夜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大火产生的浓雾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图中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选A。第7题,亚马孙雨林大火破坏了植被,使得水循环减弱;雨林地区降水多,水资源不会严重短缺;由于植被减少,使得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能力加强,水土流失加剧;植被覆盖率下降,不会导致当地气候更加暖湿。故选B。
    8.(2020·安徽六安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境内多种地形相互交错,高差悬殊,不仅形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我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
    材料二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雅砻江镇发生森林火灾,起火点位于海拔3 800米左右的原始林区域,火势蔓延迅速,起火原因已查明为雷击导致。此次火灾共造成31人遇难。
    材料三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有着“世界苦荞之都”美誉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凉山腹地走访贫困户,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近年来州政府着力打造苦荞麦产业,已形成多个著名苦荞茶品牌企业,带动了当地苦荞麦种植业和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图示,简述凉山地区气温特征及该地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图示,分析木里此次发生森林大火的自然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大火破坏植被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4)结合材料三,请为大凉山区走做大做强苦荞产业、精准脱贫之路提出合理性建议。
    答案 (1)气温特征: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形成原因:①纬度较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②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降水较少。
    (2)①直接原因是雷击引燃树木;②地处雅砻江干热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少;③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天气干燥;④春季多大风,助长火势蔓延;⑤森林茂密,多枯枝落叶,易燃烧。
    (3)有利影响:①山火烧死害虫,病虫害减轻;②草木灰增加,土壤肥力增加。
    不利影响:①植被覆盖率降低,蒸腾作用下降,气候环境恶化;②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多;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地表裸露,坡面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
    (4)①延长苦荞产业链,发展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培养并普及种植苦荞麦的技术;③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大对产品的宣传,提高品牌效应;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9·全国文综Ⅰ,37)(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2019·全国文综Ⅲ)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2017·全国文综Ⅲ)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水平地域分异
    (2019·全国文综Ⅲ,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2017·全国文综Ⅰ)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垂直地域分异
    (2020·全国文综Ⅲ)9.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10.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11.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2016·全国文综Ⅱ,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2016·全国文综Ⅲ)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非地带性现象
    (2017·全国文综Ⅰ,37)(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相关学案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4 非地带性现象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4 非地带性现象学案,共7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学案,共6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2 水平地域分异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考点2 水平地域分异学案,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