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综合提升练4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综合提升练4学案第1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综合提升练4学案第2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综合提升练4学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综合提升练4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综合提升练4学案,共6页。

    1.促使火山碎屑层形成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海水堆积
    C.火山喷发 D.湖泊堆积
    2.该地不存在的地质作用是( )
    A.火山活动 B.断层活动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风力侵蚀会把火山碎屑吹走,A错误。此处距海远,没有海水堆积,B错误。火山喷发可能破坏火山碎屑层,使其变质,C错误。火山碎屑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结合文字材料“随风飘至远处降落”可以判断,火山碎屑随风飘至远处,散落到湖面上,经湖泊水运动,沉入湖底,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火山碎屑层。所以促使火山碎屑层形成的直接地质作用是湖泊堆积,D正确。第2题,从图中的火山碎屑和火山熔岩可知该地有火山活动;图示没有出现断层;经湖泊水运动,碎屑沉入湖底,是流水的堆积;火山碎屑随风飘至远处,散落到湖面上,是风力的堆积;故选B。
    (2019·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完成3~4题。
    3.该湖湖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化侵蚀 B.搬运沉积
    C.构造抬升 D.断裂下陷
    4.在外力作用下,该湖盆区的湖泊最容易形成陆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根据图例有强烈抬升区和断层线,可知此区域断层构造发育,由此推得此湖盆可能为断裂下陷形成。D正确。第4题,乙、丙位于湖泊中央,深度大,形成陆地可能性小,B、C错误。甲、丁两地都位于湖泊边缘,甲地西侧靠近抬升区,丁地东侧靠近强烈抬升区,丁地断裂下陷幅度较甲地大,湖盆深度较甲地深,甲地坡度缓且甲地沉积物厚度比乙地薄,说明断裂下陷的速度较慢,因此最容易泥沙淤积形成陆地,A正确。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是我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其东南部沙丘规模宏大,以高大沙山为主,丘间地湖泊发育。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下图示意某科研小组研究得出的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形成模型。据此完成5~7题。
    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
    5.导致沙山不断增长的直接原因是( )
    A.流动沙丘被植被滞留
    B.碳酸钙胶结面黏附沙粒
    C.钙华阻挡沙丘流动
    D.蒸汽吸附沙粒
    6.当沙山地下水的蒸发量与地表蒸发量达到相等时( )
    A.内能释放停止 B.钙华现象停止
    C.沙山不再生长 D.湖泊水补给地下水
    7.沙山沙粒粒径的分布特征是( )
    A.东南坡从坡顶到坡底,粒径由大到小
    B.西北坡同一流动沙丘粒径均匀
    C.同一海拔处的粒径,西北坡大于东南坡
    D.同一海拔处,坡面越陡粒径越大
    答案 5.D 6.C 7.C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不断上升的蒸汽吸附在沙粒表面,增加了沙粒间的凝聚力,使沙丘长高长大,A错、D对;最初的沙丘是由于钙华、碳酸钙胶结面的阻挡形成的,起固定沙丘的作用,而不是促进沙山的增长,B、C错。第6题,地热水依然源源不断地蒸发,说明内能释放、钙华现象未停止,A、B错;当沙山地下水的蒸发量与地表蒸发量达到相等时,沙粒间无多余水汽,沙粒间吸附作用消失,沙山不再生长,C对;湖泊补给地下水与蒸发量无关,D错。第7题,根据沙山的形态可知,西北坡为迎风坡,随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东南坡为背风坡,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无论是迎风坡还是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为越来越小,A、B错;同一海拔处粒径,迎风坡(西北坡)大于背风坡(东南坡)、坡度越陡粒径越小,C对、D错。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树龄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下图)。(注: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据此完成8~10题。
    8.图中甲处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948年以前 B.1956年以前
    C.1958年以前 D.1968年以前
    9.图中四处序号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区域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0.图中乙、丙两处旧河道内树龄不同,导致这一结果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肥力大小 B.人类干预程度
    C.积水时间长短 D.树种优劣差别
    答案 8.A 9.B 10.C
    解析 第8题,树木生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大小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即图中树木年龄的分布可视为河漫滩形成时间的分布,树龄越大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据图,甲地树龄10~20年,因此河漫滩形成最少20年了。因此甲处曲流裁弯取直至少发生在20年前,即1948年以前。故选A。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则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大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形成的面积越小,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小;而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小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形成的面积越大,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大。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树龄等值线最稀疏、密度最小的地方是②处,因此②地河道变迁速率最大。故选B。第10题,根据河流流向可知,以前河道从乙流向丙地,因此乙地地势高,积水时间短,树龄自然长。故选C。
    (2020·江西南昌十中期末)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后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沉积物沿着流水移动方向不断堆积的结果,泥沙随着流水的作用发生垂直和水平分选,颗粒表现有粗细之分。下图为“法国第二大河流罗讷河流域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罗讷河下游地区,沉积物颗粒粒径东侧比西侧明显偏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侧支流较西侧多
    B.东侧位于河流右岸
    C.西侧植被覆盖率高
    D.东侧地形坡度大
    12.当河口三角洲表层泥沙由河口向外颗粒逐渐增大时,对应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11.D 12.B
    解析 第11题,罗讷河为断层作用形成,西岸是低地,东岸是山谷,东侧地势起伏大,流速快,细小的物质不能沉积,沉积物颗粒平均粒径大,D正确;东侧流速快的主要原因是地势起伏大,支流多少也会影响河流流速,但不是主要原因, 且东侧位于河流的左岸,排除A、B;植被覆盖率更高,水土流失会更小,沉积物的粒径也会变小,C错误。故选D。第12题,河口处的外力作用主要有流水作用和海浪作用。罗讷河地处地中海沿岸,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冬季为雨季,故冬季河水水位高于海平面,河口流水自陆地流向海洋,颗粒由陆地向海洋逐渐减小;夏季正好相反,河流枯水期时海水倒灌,海浪堆积作用比流水堆积作用强,故泥沙由河口向外颗粒逐渐增大。故选B。
    (2020·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期末)壶穴是指基岩路面上一些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凹坑,经过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坡面上原先的构造和岩性薄弱部位而逐渐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不少壶穴底部不平,中央高,周围低,坑中有中央岛。下图示意北京西山峰口庵石灰岩基岩路面上山地壶穴的形态特征。据此完成13~15题。
    13.形成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冻融作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14.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主要形成于路旁边坡一侧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度较缓,地表径流下渗较慢
    B.冲刷砂砾多,基岩磨蚀作用强
    C.基岩破碎,易形成原始凹坑
    D.基岩多气孔,易形成原始凹坑
    15.影响壶穴中央小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侵蚀强度差异 B.泥沙沉积差异
    C.壶穴深度差异 D.砂砾粒径差异
    答案 13.D 14.B 15.A
    解析 第13题,根据材料中“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相关信息可知,形成当地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D正确。第14题,据图可以看出路旁边坡一侧坡度较陡,在雨季,陡坡一侧砂砾等冲刷物质多,边坡的砂砾随雨水对基岩路面产生强烈的磨蚀作用,经过长期的磨蚀形成壶穴,A错误,B正确;据图观测,地表基岩比较完整,基岩路面破碎不明显,且基岩路面破碎不会导致壶穴只形成于边坡一侧,C错误;基岩为石灰岩,气孔少,D错误。第15题,图中壶穴为圆形,雨季地表径流在壶穴中形成旋涡,旋涡中的砂砾优先磨蚀坑底的周沿,而位于旋涡中心的岩石则磨蚀较少,最终导致壶穴周围低、中央高,形成中央小岛。A正确。
    16.(2020·安徽芜湖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海岸山脉的山麓盆地地带,介于南纬18°~28°之间。终年高温干燥,这里年平均降水量少于0.1毫米,曾经在1845年至1936年的91年间滴雨未下,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干旱河谷广布,在其流出山口处发育洪积扇。在超强厄尔尼诺年份才会出现暴雨,这些干河床才会有水流,但这样的机会30~50年才会出现一两次。考古发现,阿塔卡马沙漠竟是鲸的陵地,有着凄美的西班牙语“Cerr Ballena”(鲸之陵)之称。下图是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指出纳斯卡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的边界类型,并说明理由。
    (2)板块运动改变了区域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阿塔卡马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推测阿塔卡马地区洪积扇的整体发育规模和速度的特点。
    (4)预测未来几万年内阿塔卡马地区海拔变化趋势。
    答案 (1)消亡边界。(纳斯卡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在海洋中形成了海沟;(美洲板块受挤压)在陆地上形成了高大的安第斯山脉。
    (2)板块运动,导致阿塔卡马地区地壳抬升,形成陆地,海洋沉积作用转变成陆地外力作用;板块运动,导致地表隆起形成山脉;山脉阻挡东部湿润气流进入,导致气候干旱;干旱的气候,发育的河流短且稀少,成为时令河,形成内流湖和内流区;干旱的气候,植被稀少,风化作用强烈,多碎屑物质。
    (3)因为降水稀少,流水搬运能力弱,洪积扇发育规模小;气候干旱,多年才会出现一次洪流,洪积扇发育速度缓慢。
    (4)阿塔卡马地区位于美洲大陆板块,受板块挤压抬升影响,海拔可能继续升高。

    相关学案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难点突破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难点突破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学案,共6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二 考点2 流域综合开发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二 考点2 流域综合开发学案,共7页。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4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4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