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练习试卷(解析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练习一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练习一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检测一 地球与地图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图”,甲至辛是经纬线坐标上的八个地点。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各点之间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下列两点间在地球表面上实际距离最远的是( )A.己辛 B.丙庚 C.乙己 D.甲戊2.亚特兰蒂斯是个传说中的古文明大陆,后人曾透过柏拉图提出的地球六分说,也就是把地球360度切成六等份,来推论亚特兰蒂斯的地点。其推论依据是沿着同一条纬线出发时,亚特兰蒂斯往东60度为古埃及文明之处,往西60度则为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依此推论,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 )A.庚 B.己 C.丙 D.乙答案 1.A 2.C解析 第1题,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 km;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 km,读图,己辛之间跨纬度6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60°,距离远;丙庚在30°纬线上,跨经度60°,距离较短;乙己在60°纬线上,跨经度9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45°,距离较短;甲戊在极点,距离是0,最小。若以最短距离来比较,在地球表面上的实际距离最远的是己辛,A正确。第2题,古埃及文明之处约是30°E,玛雅文明北方的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约是90°W。所以,亚特兰蒂斯的位置约是30°W,最可能位于图中丙地,C正确。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如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读图,完成3~5题。3.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4.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A.一直向西北 B.一直向东C.先向北,后向南 D.先向南,后向北5.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A.7 000 km B.11 000 kmC.13 600 km D.16 000 km答案 3.B 4.C 5.C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毛伊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21°N,156.5°W),锡拉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36°N,25.5°E)。两岛纬度同为北纬,纬度较低的毛伊岛在南;两岛经度之和大于180°,毛伊岛在东。综上可知,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东南方向。第4题,两岛近似位于同一经线圈上,而经线圈是大圆,根据“大圆劣弧”的最短航线原则,最短航线的航向应为先从毛伊岛沿经线向北到北极,再由北极沿经线向南到锡拉岛。第5题,根据经纬网判断,两岛近似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距离为该经线圈上的劣弧长度;由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相距约111 km可知,两岛最短距离约为[(90-21)+(90-36)]×111 km=13 653 km。(2020·江西新余一中月考)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随行车方向变化而转动。据此回答6~7题。6.车载导航仪利用的技术是( )A.GIS和GPS B.GPS和RSC.RS和GIS D.数字地球和GIS7.汽车在前方右拐后,导航仪面板上指向标箭头的指向是( )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答案 6.A 7.C解析 第6题,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的信息,主要依靠的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而规划出行路线需要用地理信息技术(GIS),A正确;遥感技术(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获取,数字地球是指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后,借助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管理的技术。第7题,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此时车头位置朝向西北,当汽车在前方右拐后,车头朝向东北,导航仪面板上指向标箭头朝左上,选C。(2020·湘鄂八市十二校联考)我国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开展实地高程测量,按一定等高距绘制了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并在图中按相同比例绘出学校的范围。据此完成8~9题。8.该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的比例尺最可能是( )A.1∶200 B.1∶20 000C.1∶200 000 D.9.图示信息反映了( )①测量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③在学校可能看到海上日出 ④河流上游比下游流速快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8.B 9.D解析 第8题,一般中学的面积较小,长宽多为几百米,结合图示学校面积,可判断比例尺采用1∶20 000最合适。第9题,测量区域海拔大约在50 m以下,地形以平原为主,①错误;图中河流流向大体自西向东流,②错误;图示学校东方为海洋,且学校与海洋之间没有障碍物阻挡视线,则在学校可能看到海上日出,故③正确;图示河流上游等高线较下游密集,则上游地势落差大于下游,河流流速上游比下游快,故④正确,故选D。(2020·江苏省常州市期末)2018年4月,五位同学报名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精准扶贫”的教育小分队,深入某省份的偏远农村,送教下乡。下图为他们对口扶贫的“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显示的地貌景观是( )A.火山地貌串连分布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C.青藏地区雪山连绵 D.岩溶地貌峰峦林立11.五位同学“精准扶贫”的这个省份最可能是( )A.黔 B.新 C.藏 D.宁答案 10.D 11.A解析 第10题,图中显示的地貌景观并不能说明该区域拥有众多的火山地貌景观,A错。黄土高原的顶部是比较平坦的,此图底部平坦面更广,若该区域为黄土高原,那么图中局部的等高线没有那么密集,B错。青藏地区的海拔比图示区域的海拔数值要大,C错。由图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示区域中有众多闭合的等高线,且这些闭合等高线的分布较为密集,闭合部分表示林立的山峰,有些区域的等高线比较稀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地貌特点符合峰峦林立的喀斯特地貌,选D。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喀斯特地貌区,这个省份最可能是黔即贵州省,选A。下图为“湖北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图中最高峰海拔为1 527 m,等高距相同。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M、N两地的高差最大为( )A.29 m B.39 m C.99 m D.89 m13.山区道路受地形影响,随意超车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自M开车至N,最适合超车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12.B 13.D解析 第2题,依据图中1 500 m等高线及最高峰海拔可判断等高距为10 m,则可判断M地高度为:1 470 m<M<1 480 m,N地高度为:1 440 m<N<1 450 m,即M、N两地的高差范围是20~40 m,故最大高差为39 m。第13题,甲处即将翻越鞍部,乙处即将由缓坡进入陡坡,丙处为急弯,均不易发现对面来车;丁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开阔,同时前后视线良好,且已过急弯,便于加速,适合超车。(2020·河南名校质量考评)读“等高线图(单位:m)”,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318 m,回答14~15题。14.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可能是( )A.300 m B.418 m C.500 m D.382 m15.图示各点中,最适合建野外宿营地的是( )A.④ B.③ C.② D.①答案 14.B 15.C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河流源头的海拔为700~800 m,甲地海拔在312~318 m,所以,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在382~488 m。第15题,读图可知,①处位于陡崖下,易有落石,不安全;②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宿营;③处位于河谷,易发生洪水灾害;④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太陡。读“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16~17题。16.图示地区( )A.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C.最低处海拔不足900 m D.河流两岸的坡度平缓17.图中瀑布( )A.落差最大可达80 m以上B.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C.在甲处观赏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效果D.为保证水量稳定,上游水库需在夏季放水答案 16.C 17.B解析 第16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北部海拔在1 000 m以上,中南部海拔在1 000 m以下,所以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但是南侧的等高线明显密集于北侧,因此南侧(河流两岸)较陡,北侧较缓,A、D错误;图示地区海拔远大于500 m,不属于丘陵地形,B错误;图中等高距是20 m,最低处在河谷最南端,海拔低于880 m,C正确。第17题,瀑布形成于图中陡崖处,一般是由于河流河床岩石软硬不一,由流水侵蚀形成,B正确;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及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可判断瀑布相对高度为20~60 m,A项错误;甲处海拔大于1 060 m,高于瀑布的海拔,在甲处应该是居高临下,而不会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效果,C错误;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全流域河流水源补给充足,水量较稳定,上游水库没有必要放水,D错误。甲、乙两地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8~20题。18.甲、乙两地间高差大致为(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19.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20.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答案 18.B 19.D 20.B解析 第18题,由题目文字表述可知,甲、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故这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该是甲、乙两地。读图可知,这三条道路的起止点海拔分别为150 m和260 m,故甲、乙两地间高差大致为110 m。第19题,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道路①路程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形,不可能是直线,A项错;根据剖面图可知,道路②没有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B项错;道路③最短,C项错;道路①和②剖面线右侧形态相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D项对。第20题,使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以保证运输安全,读图可知,道路①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坡度最小。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21.(2020·江苏省如皋中学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分)材料一 2019年8月1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想购买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被丹麦和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明确拒绝。格陵兰岛归属丹麦,拥有着高度的自治权。材料二 格陵兰岛地理位置图。(1)从图中看,格陵兰岛最北部到最南部的距离大约相距__________千米。(2分)A.260 B.1 600 C.2 600 D.6 000(2)图中A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名称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图中B岛是斯瓦尔巴群岛,该岛比同纬度的格陵兰岛要温暖很多,试分析原因。(2分)(4)全球的气—冰—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试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格陵兰岛及周边地区海、冰的影响。(4分)答案 (1)C(2)纽芬兰渔场 位于温带大陆架;陆上径流丰富;地处寒暖流交汇处,带来丰富的饵料。(3)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明显。(4)对海的影响:海水温度升高;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海平面上升。对冰的影响:加速冰川消融;冰冻线北移。22.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试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2)图中规划中的铁路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3分)(3)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发现①地的植被比②地的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3分)(4)该地理学习小组计划晚上在③地露营。请你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分)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流。从等高线分布来看,该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2)铁路在甲处布局合理,在乙、丙、丁处布局不合理。乙处地势较平坦,铁路线应走直线;丙处铁路线经过聚落中心,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丁处铁路线与多条等高线相交,坡度较大,铁路建设难度大,不利于车辆通行。(3)①地位于阳坡,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①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①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相对肥沃。(4)不合理。③地位于山谷出口处,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等水文灾害。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下图为我国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的局部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1)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分析该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2)依据材料分析当地被形容为“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4分)(3)说明把当地的“穷山恶水”变为“绿水青山”的主要措施。(3分)(4)有人建议在当地河流上修建多座小水电站,你是否赞成?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破碎、沟壑纵横。(2)该区域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易破坏,难恢复;降水少且集中,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下,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河流含沙量大,河水难以直接利用。(3)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植被;通过平整土地、打坝淤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实施生态移民等。(4)观点一:赞成。理由:兴修小水电站,可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水电站的水库可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还能缓解旱涝灾害,保持水土。观点二:不赞成。理由:兴修小水电站,会破坏河流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水库过度蓄水可能会导致下游断流;当地降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小水电站提供的电力有限;河流含沙量大,水库易淤塞,水电站寿命短。24.(2020·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中学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也是非洲最稳定、安全的投资国家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埃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埃塞俄比亚以国家工业化为战略契机,优先发展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大力支持出口创汇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埃塞俄比亚投资企业生产的商品不仅享受对美国和欧洲出口零关税零配额的政策,还能以优惠关税出口共计3亿人口的23个非洲国家。阿瓦萨工业园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最大城市阿瓦萨,是非洲最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目前已经吸引了许多世界级的纺织服装公司入驻。埃塞俄比亚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进工业园建设,提供了独立供电设施,电费低至每度电3美分。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1)据图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4分)(2)说明埃塞俄比亚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6分)(3)分析阿瓦萨工业园成为非洲最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的优势条件。(4分)答案 (1)位于非洲大陆东部;大致位于4°N~14°N,34°E~44°E之间,地处热带;内陆国,距红海、亚丁湾较近;周围邻国多。(2)地理位置优越,国际市场广阔;出口商品关税低,市场竞争力强;棉花资源丰富,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经济发展;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社会安定,投资环境好。(任答3点即可)(3)依托大城市,劳动力充足;有公路穿过,且临近亚吉铁路,便于利用廉价海运,水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完善,电力成本低;政府支持,政策条件好。(任答2点即可)解析 (1)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要从大洲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方面结合实际具体分析。(2)埃塞俄比亚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从市场、原料、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具体分析。(3)阿瓦萨工业园成为非洲最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的优势条件从劳动力、交通、基础设施、政策等方面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线和经纬度,地图三要素,定最短航线和航向,定范围大小和比例尺大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线和经纬度,地图三要素,定最短航线和航向,定范围大小和比例尺大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单元质检卷(一)地球与地图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