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小青蛙找家》︳人音版(五线谱)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2001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小青蛙找家》︳人音版(五线谱)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2001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小青蛙找家》︳人音版(五线谱)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22001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环节,授课环节,展示环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青蛙找家》 -----小学一年级舞蹈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小青蛙找家》学科舞蹈学段年级一年级相关领域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联想与创想能力,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学习能力。相关内容:音乐——《小青蛙找家》是否已实施 否 教材无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 指导思想:以“通过引导学生捕捉‘青蛙’的肢体形象激发学生兴趣点,并结合学生所学习过的校本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课 小精灵,歌曲《小青蛙找家》进行呈现,使学生感知自己熟悉的音乐。(二)理论依据:以歌词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展示教学法等相关理念为理论依据,2年级的学生年龄平均为7岁,本课题采用、歌、舞、游戏等综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通过捕捉青蛙形象激发学生兴趣点,使学生对“人”下肢的2种跳跃形式形成认知与理解,并结合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课 小精灵,歌曲《小青蛙找家》呈现。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在多数孩子们都能捕捉到的“青蛙”形象中,分析判断出“人”下肢所蕴含的2种跳跃形式:双起双落;单起单落。2、“人”的两条腿蕴含着这2种跳跃形式,因此它应是很易辨别的动作,老师引导学生做出“青蛙”的不同跳跃动作,而后再教会学生以动物“青蛙”为主题的一个小舞目,最后引导学生理解以上2种跳跃形式:双起双落、单起单落。3、上课期间将学生分为5组,学生们依据自己学会的小舞目,跟随本年级所学习过的音乐《小青蛙找家》进行分组展示。(二)学生情况分析:1、心理特征:大脑生理结构已趋向成熟,兴奋和抑制功能基本建构完成;2、生理特征:生理进入平衡期阶段,有充沛的精力和能力参与游戏活动;3、行为特征:行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启发,具有积极模仿性;4、动作特征:动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在游戏中表现自我,主要表现在:(1)通过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形成想象力;(2)通过游戏易于激发模仿行为;(3)在象征性舞蹈表现中创造游戏的快乐。(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本课题以游戏教学法为主,启发教学法,展示式教学法为辅,结合校本音乐教材中学生们熟悉的音乐以及鉴赏专业舞蹈视频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歌词教学法——通过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歌词,进而探索具有青蛙“形象”的舞蹈动作。分析判断出“人”下肢的2种跳跃形式:双起双落;单起单落。启发教学法——通过歌词的启发,启迪每一只小青蛙在找家游戏中的表演情境,引导学生找出2种跳跃形式的基本姿态与舞蹈动律,在形态与动律中表达舞蹈美感。 展示教学法——老师设计出分组进行展示的表演手段,从而提高学生对舞蹈学习的专业性追求。(四)教学技术准备:1、音响。需将多媒体设备调试好,便于播放音乐与视频。2、奖励道具。奖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创想能力,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鉴赏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物“青蛙”的跳跃动势让孩子们初步认知2种不同跳跃形式。通过结合校本音乐教材使孩子更易融进小青蛙找家的游戏之中。通过小组展示增强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三)“知识与技能”目标:加强学生对下肢2种跳跃形式的认知与理解。掌握人在跳跃时曲膝与直膝的两种不同状态以及能够产生的多种跳跃动作。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一)前期教学状况基于授课班级为普通班,38人,纪律是否有秩序?引导学生找出2种跳跃形式还是有相当难度。(二)问题与对策问题1:课堂纪律如何保障?解决方案: 1、采用“奖卡”奖惩方式激励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特征,从而制约课堂纪律。2、在课堂中启发学生在舞蹈课堂中需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问题2:引导编创环节1、学生是否会跟随老师所设定的编创环节进行发散思维解决方案: 老师需先引导学生找出“青蛙”跳跃动作的几个主要动机,为学生学习《小青蛙找家》小舞蹈奠定基础。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认识2种不同跳跃形式(双起双落、单起单落)2、“小青蛙找家”舞目3、引导“蝌蚪游”动作路线(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们认知2种不同跳跃形式2、老师在教授《小青蛙找家》时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活动:1、师生问好2、课前常规练习:课前坐姿2分钟学生活动:与老师展开互动【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于舞蹈的乐趣,启动学生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能量,将学生从前面的课堂当中解放出来,从而进行活动热身、引入教学内容。】二、授课环节(1)引出“青蛙”形象教师活动:1、提问学生有没有学过“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2、两种情况:有(展示);没有(老师放给大家听)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并回答;2、老师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考【设计意图:从歌曲中使学生体验青蛙形象,全体学生可以对舞蹈产生兴趣,作为铺垫,进而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回答。】(2)教授“小青蛙找家”小舞目教师活动:1、提问学生第一句歌词是什么?2、依据每一句歌词来教授学生跳舞,导入边唱边跳的舞蹈动作学习中。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并回答;2、老师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设计意图:通过歌词启发学生们对下肢动作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团队组织能力。】(3)自行编创环节教师活动:1、提问青蛙小时候长什么样?2、引出“蝌蚪游”身体动律 学生活动:1、学生踊跃与老师互动,听取老师引导;2、学生自己思考出动作动线规律【设计意图:老师引出蝌蚪形象进而对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进行启发,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三、展示环节教师活动:1、指引全班同学围成圆圈 2、自愿5人、1人来进行展示学生活动:1、学生进行分组展示2、学生相互鼓励相互评价【设计意图:可将在舞蹈课程上将自己参与编创的小舞目小青蛙找家与自己学习过的歌曲进行深度融合。】四、总结教师活动:1、总结今天学习的小舞目2、作业:回家请边跳边唱表演给家长看学生活动:1、学生听取老师强调的学习重点;2、学生需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老师需通过总结来使学生认知到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以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教学反思1、上课过程中过于严厉,在以后课程中需要注意2、评价方式较单一,可采取多样化的综合评价方式3、孩子换衣服时间可相对延长4、展示环节可以更加丰富多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优秀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艺术实践,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预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