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上册19 父爱之舟教案
展开1.认读“茧、栈、冤、枉”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疼、席”等13个字,正确读写“渔船、报考、教训、心疼”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我”在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4.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
重点
1.概括作者梦中出现的种种场景,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研读重点句子,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难点
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字,重点指导会写字。会认字中的“栈、枉、僻、跷、缴”特别容易读错,要重点强调和指导。14个会写字中,有的是多音字,容易读错,如“钉”;有的笔画比较多,字比较难写,如“疼、屑、煮”,教师要指导读法、写法、用法。最好是把字放到词语、句子中去学习和理解。
另外,五年级的学生识字能力比较强了,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想办法识字,如查字典、询问他人,学会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大胆猜读、跳读。
学习字词时,要做到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随文学习相结合。
2.阅读理解。
本文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其实结构严谨。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开合自如。文章以“小船”为明线,以“父爱的深沉、伟大”为暗线,将零碎的场景串联起来,寓厚重的父爱和真挚的父子之情于各个场景之中。教学时,先要熟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出课文叙述的场景,为下一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蕴含的情感打好基础。接下来就是细致研读重点句子,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3.表达运用。
本文所选择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而这些平凡的小事恰恰更能体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时,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本文在选材上就给同学们提供了典范。学习本文时,就要让同学们进行课堂练笔,学习从生活中选材,选择平凡的小事,从小事中挖掘大主题。
1.预习提纲
(1)搜集作者吴冠中的资料,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为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要求会认的字要读准字音,要求会写的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组词书写,学会运用。
(3)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试着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茧、栈、冤、枉”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疼、席”等13个字,正确读写“渔船、报考、教训、心疼”等1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能概括“我”在梦中回忆的种种场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父亲》。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字典里只有坚强,他的骨子里只有脊梁,他的眼神里透着严肃,他的臂膀厚实得像堵墙,他有一个伟大的名字——父亲。无论我们做什么,父亲都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们,父亲用厚实的臂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父亲用亲情温暖着孩子的心灵。人生中很多东西,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父亲给我们的爱却是永恒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去感受那深沉、真挚且永恒的父爱吧!
音乐与朗诵结合起来,感染力很强,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气氛,而且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阅读欲望,能马上带领同学们进入课文中。
二、认识作者。
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等。
三、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他人,然后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读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汇报交流自读情况,解决生字词。
(1)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组词读)
教师适时强调读音,如“栈”易错读成“jiàn”;“枉”的读音是“wǎnɡ”,在“冤枉”一词中读轻声;“屑”易错读成“xiā”;“缴”易错读成“jiā”等。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疼、糖、屑、煮”的书写,教师要强调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互相评价。)
(4)检查读课文,可以抽查、轮读。学生之间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读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准确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鼓励。
这是对同学们预习成果的检查,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学们有了成就感、收获感,才会更愿意预习。把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突出重点,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注意形象性和直观性,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整篇文章是按照什么叙述顺序来写的?
2.交流阅读成果。
开头写“是昨夜梦中的经历”,结尾写“醒来,枕边一片湿”。这样写属于首尾呼应。本文是按照倒叙的方法来叙述的。(教师板书“首尾呼应、倒叙”)
3.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课件出示)
作者在梦中回忆了哪些场景?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总结,使概括更准确。
回忆的场景有:父母夜里喂蚕、卖茧;花钱住旅店,教训深刻;赶庙会;读初小时,父亲背“我”去上学;父亲送“我”去鹅山高小上学;父亲送“我”去报考无锡师范;父亲送“我”去无锡师范上学。
这些场景能进入梦乡,说明这些往事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的写法更容易表现父爱的真挚和深沉,能更好地表达主题,也更容易组织情节。
5.交流概括场景的方法。
阅读相关段落,抓住关键句,联系整段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出本文描写的场景,训练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概括能力,为下一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做准备。
五、布置作业。
1.读写词语,小组内交流记忆本课生字的方法。
2.回忆一个父亲关爱你的场景,并写下来。(一定要真实)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致分析每个场景的描写,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联系全文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
3.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情感。
一、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1.上节课,你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来表现父亲对你的关爱?
2.生展示,教师适当评价,并把优秀的作业展示在多媒体上。
3.与作者回忆的场景相比,谁的更感人呢?为什么?(由此导入本节课新内容的学习)
新、旧知识连接,温故而知新,自然引导过渡,整堂课浑然一体。
二、精品细读,品味场景描写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哪个场景最感人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播放相关的课件,并适当选择1~2个场景加以精讲。
示例1:“‘我’和父亲住旅店”这个场景最感人。虽然父亲用钱极为节省,但在旅馆住宿时,他看到我身上被臭虫咬的大红疙瘩,还是心疼得同意加钱换房间,这样相互映衬,父亲对儿子的疼爱跃然纸上。
示例2:“逛庙会”这个场景很感人。盛大的庙会中人山人海,各式各样的小吃和玩具多馋人呀!可是,作者逛庙会,只能饱眼福,不能买东西(仅仅喝了一碗豆腐脑)……回来后,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万花筒。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却给童年的“我”带来莫大的幸福,这也更能表现出父爱的真挚。
示例3:“父亲背‘我’去上学”这个场景最感人,因为这个场景表现了父亲对“我”寄予的期望,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知识,长出息。
示例4:“父亲摇船送‘我’到无锡上学”的场景很感人,因为这个场景写了父亲为“我”缝补被子的细节,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爱,更深刻地领悟到父亲的伟大。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一说如何才能使场景描写更感人吗?
学生讲述,教师总结。
如何才能使场景描写更感人呢?
1.选材要真实;2.要以小见大;3.要运用一些手法,如相互映衬等;4.要有细节描写。
此环节能很好地突出本课的重点——学习如何进行场景描写,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3.本文写了许多父亲爱孩子的场景,在描述过程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种东西是什么?(小船)为什么要多次写到它呢?
利用提问的方式导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细读课文,分析写作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事物。
展示:文中四次写到姑爹的小船,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把种种往事连为一体,父爱与小舟不可分割。船来船往,是父亲摇着姑爹的小船一次次把“我”送到人生的一个个驿站,这条船承载了父亲无尽的期望。“我”的感受也在变化,主题在叙述中得到了层层深化。最后一次提到小船时,作者明确地写道:“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至此点明题目,文章的主旨也得以揭示。
2.文章的题目是《父爱之舟》,这里的“舟”仅仅指姑爹的小渔船吗?为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联系实际思考并回答。
师小结:①“父爱之舟”表面上指姑爹的小船,实际上指父亲的爱,以小舟比喻父爱,非常贴切,化抽象为具体。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父爱载着他度过艰难的岁月,到达理想的彼岸。②“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③“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生自由发言,感受父爱的深沉和伟大,激发感恩之情。
2.摘抄文中你认为最感人的一个场景,抄到周记本上。
《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梦境的形式,采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父亲关爱“我”的几个场景,表现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教学本文时,先梳理本文的结构和叙述顺序,概括出本文所讲述的场景,然后分析场景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本文使用的其他写作方法。
这样安排教学内容,首先能突出重点,即本文场景描写的作用;同时能突破难点,即培养感恩之心和学习其他的写作方法。
这次教学中,课件的使用很成功,我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时间节点上,恰当地使用课件,既增强了直观性,又提高了效率;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当然,课件的内容还有待丰富,课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课件的使用还不够熟练,今后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以情引入,揭示课题,突破字词,扫清障碍,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结合课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读文识字,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弄清脉络,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年级为高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