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713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713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713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2 次下载
- 4.5望远镜与显微镜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2 次下载
- 5.2速度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5 次下载
- 5.3直线运动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3 次下载
- 5.4运动的相对性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0 次下载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训练
展开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A. B. C. D.
- 以下选项中,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B. 刻度尺热胀冷缩
C. 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D. 刻度尺放得不正
- 下列方法中最能减小误差的是
A. 仔细地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
B. 多次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 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D. 测量10枚相同硬币重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硬币的厚度
- 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 以上都不可取
- 某同学测得的物体长度大约是,则他测得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读值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 小明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则该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
A. B. C. D.
- 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 比真实值偏大 B. 比真实值偏小 C. 和真实值一样 D. 无法判断
- 田径运动中,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关于某中学的秋季运动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径赛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B. 径赛成绩可以用“米”作为单位
C. 田赛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D. 田赛成绩可以用“秒”作为单位
- 关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 没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C.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平行
D. 测量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必须与被测物体的左端对齐
- 下列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
B. 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
C.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165cm
D. 一个中学生跑完100m的时间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5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的刻度尺测得这35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
- 如图所示,甲、乙是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分,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用这把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用正确方法测得的物体长度是 cm.
- 如图甲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
如图乙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
- 图中物体长度为______mm。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取了如下步骤:
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作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翻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作n;
D.用表示物理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作d.
上述各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应分别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_________填字母.
- 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
请指出小明同学测量中的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小明前后测量了四次,读数分别是、、、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该物理书的长度应为_________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
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错误
C.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若有一把金属材料制成的刻度尺,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王洋同学用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时,记录下五组数据:,,,,。其中哪几个数据的记录是正确的?平均测量值是多少?
- 王阿姨家买了一套新居,新居客厅有一扇窗户,看上去窗户的高度好象比窗户的宽度长,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请你帮王阿姨设计一个比较窗户的高度与宽度长短的方法。写出你所用的器材和操作方法。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沿走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
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_cm,30块地砖的长度约为_________最后一空保留整数
小明想用数脉搏的方法估测从A走到B所用的时间.请你说出他的估测方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刻度尺读数要估读一位,注意图中是从开始测量的,橡皮的长度.
2.【答案】B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放得不正;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都是错误.刻度尺热胀冷缩造成测量不准确,这才是误差.
3.【答案】D
【解析】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测量10枚相同硬币重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可求出1枚硬币的厚度.
4.【答案】B
【解析】A提供的方法不可取,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会因为橡皮筋能伸缩而带来较大的误差.
5.【答案】D
【解析】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记录数据是,准确值是,估读值是.
6.【答案】A
【解析】解: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可见数据没有估读值,是一个无效的数据,应该去除.取其余三次有效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7.【答案】B
【解析】解:将皮卷尺拉得太紧,皮卷尺刻度线间的距离将变大,则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8.【答案】C
【解析】解:田径运动中,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径赛测量工具是停表,故A错误;径赛成绩可以用“秒”作为单位,故B错误;以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故C正确;田赛成绩可以用“米”作为单位,故D错误.
9.【答案】A
【解析】解: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C错误;测量物体长度时,可以从任一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点刻度线的刻度值,故B、D错误.
10.【答案】C
【解析】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约18cm。故A不符合实际;
B、4枚一元硬币叠放的高度约10mm,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
11.【答案】
【解析】物体左端与刻度线对齐,右端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细铜丝的直径.
12.【答案】
【解析】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
13.【答案】
乙
【解析】刻度尺使用时刻度线越贴近物体误差越小,所以乙的放置方法正确.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末端刻度值为,物体长度为.
14.【答案】B
或
【解析】图甲中,A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或,物体的长度.
秒表的读数为.
15.【答案】B
【解析】解:A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
B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
使用B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B刻度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块的长度为;
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其分度值,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由图示求出物体长度;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测量结果越准确;
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16.【答案】
【解析】解:图示刻度尺的单位是cm,1cm被平均分成10小格,每小格代表,所以分度值是,物体左侧与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读数要看清单位和分度值,记录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注意单位换算。
本题考查常见测量仪器的读数,考查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悉程度,是一项技能的考查。
17.【答案】;D ;去掉封面和封底,量出剩余部分的厚度,记作L ;用表示物理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作d
【解析】物理课本的封面和封底的厚度与其他纸张不同,所以要去掉,页码不是张数,张数只有页码的一半.
18.【答案】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或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减小误差
偏大
【解析】刻度尺的使用有以下错误: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四次读数中,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于错误数据,应去除;为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则物理书的长度.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精密;测量方法不科学;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读数时估读数字只有1位即可,而且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以减小误差.
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19.【答案】解:由题干所给记录结果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时候,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是错误的;
测量结果准确到,因此是错误的;
所以第组测量数据是正确的;
将正确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
则木块的平均长度为。
故答案为:第次测量数据是正确的;木块的平均长度为。
【解析】长度测量记录数据包括准确值与估读值两部分,测量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在分度值的后面再估读一位;多次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相同的,估读值可以不同,据此找出错误数据,然后求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该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本题考查了长度测量数据分析及处理,知道长度测量记录的注意事项、认真分析数据即可正确解题。
20.【答案】解:取一根足够长的绳子,用绳子测出窗户的高度h,
然后再用绳子测出窗户的宽度a,
最后比较h与a的大小,得出结论。
【解析】本题仅需要比较窗户的高度和宽度,不是测量,可以用一根绳子比较窗户的高与宽。
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比较,是一道开放题,方法很多,答案并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21.【答案】 ;18
数出脉搏跳动50次所用的时间t,再数出从A走到B的过程中脉搏跳动的次数n,则从A走到B所用的时间大约为或数出内脉搏跳动次数n,再数出从A走到B的过程中脉搏跳动的次数N,则从A走到B所用的时间大约为
【解析】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读数为,即一块地砖的长度是,则30块地砖的长度约为.
初中物理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枝新铅笔的长度大约为,18毫米 B.0,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下列仪器中用于测量时间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下列数居最接近生活实际的实际,8mD,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复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时间的估测,时间的测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