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进位加教学设计
展开主题名称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 课时数 | 第1课时 | |||
课 型 | 新授课 | |||||
教 材 分 析 | 本节内容既是20以内数的加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探索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 |||||
学 情 分 析 | 现在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在学前有基础,特别是计算方面,甚至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了。“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句话,对于一些孩子他们已经滚瓜烂熟了。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见得理解。 | |||||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操作小棒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计算内容、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 | |||||
教学重点 |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 |||||
教学难点 | 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 |||||
课程资源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准备 | 课件,小棒,课堂练习篇 | |||||
教学内容与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环节一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用时约3分钟)
环节二 探究新知 (用时约27分钟)
环节三、 课堂练习,巩固算法 8分钟
环节四、 梳理总结 (用时约2分钟) | 师:(教师呈现复习题,第一部分——20以内进位加法。) 师:这些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师:(板书“凑十法”。)在用凑十法的时候大家都是给什么样的数凑成整十呢? 师:是分小数,合大数。接着开火车口算。(出示第二部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以24加5为例,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板书“先个位相加”。) 师:(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5页例二的情境图)认真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师:男孩儿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瓶?”解决问题,将图意完整地说一说。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式计算,算好了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师:一共有多少瓶谁算出来了?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一共多少瓶的? 师:(随学生汇报板书24+9=33)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师:讲得很有道理。24加9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随学生的汇报在板书上呈现计算过程。)我发现了你用的正是我们之前学习的先个位相加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随学生的汇报在板书上呈现计算过程。)同学们看出来他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吗?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原来加数中的十位上是2,是怎么变成3的?能不能想办法找什么来帮帮忙,让那些不太清楚的同学一下子就看清楚,十位上的数是怎样变的? 找一名同学你来说我来摆。 师:(按照同学说的摆小棒,用实物投影展示)怎样加呢? 师:怎么能让别人看出来你加在一起之后凑成的是一个“十”呢? 师:原来十位上是这样进上了一个十所以2变成了3。现在我们看24加9等于多少呢? 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两种方法有一点相同,当个位相加满十了,就得向十位进一,这种加法叫做进位加法(板书课题)。在做进位加法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课件出示算理) 1.完成书上做一做第1题。 师:看图,说说图意(出示做一做第1题的第一个图)。 师:你能提个问题吗?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谁能列出算式? 师:有一个孩子他也列出了这个算式,但是他没有告诉我们怎样计算,只用圈一圈的方法来表示,看(出示按照凑十法进行圈画的图),你能看出他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原来他是用凑十法来计算的,这道题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计算吗?你也来圈一圈。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篇的第2题,先圈一圈,再计算。师巡视 师:你是怎样圈的,怎样算的?(师随学生汇报用课件呈现。) 2.完成书上做一做第2题。 师:谁都做对了?表扬你们。错的同学是错的哪一题?谁来告诉他你是怎样计算的? 3.口算练习。 4.区分进位与不进位。 师:开火车计算。 师:仔细观察,这两组题有什么特点吗? 想一想为什么没变呢? 师:(出示课件),读一遍。 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不满10,十位的数不变;如果个位相加满10了,就要向十位进1。 5.趣味习题,巩固计算。 师:课后玩找朋友的游戏,用你们的学号做加法。学号是两位数的同学去找学号是一位数的同学交朋友,把你们的学号加起来,算出等于几你们就是好朋友了。 | 每人口算一道题。 开火车口算。
我用凑十法算的。
给大数凑成整十。
先算4+5=9,再算20+9=29。
生1:箱子上写了24瓶。 生2:箱子外面有一些。 生齐数:1、2、3……9 生:箱子里有24瓶,外面有9瓶,一共有多少瓶?
独立解题
33瓶。
用24加9,等于33瓶。 因为要求一共有多少,就是把箱子里和箱子外面的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先算4加9,等于13。再算20加13,等于33。 我先算24加6,等于30。再算30加3,等于33。
凑十法
用小棒。
先用小棒摆出24,再摆出9。 先从9里面拿出6和24的4根加在一起。 捆成一捆。
33。 学生动手摆小棒
请一名同学来读。全班齐读。
生1:左边有27根小棒,右边有4根小棒。 生2:一共有多少小棒? 生3:27+4。
生4:先算27+3=30,再算30+1=31。
生5:把7和4圈起来。先算4+7=11,再算11+20+31。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的第二个图 学生汇报两种圈法和计算方法 汇报
汇报计算过程。
开火车计算
十位上的数没变。 相加没够十。 个位相加满十了,向十位进一。 生齐读
|
通过两组题的复习,特别是引导学生归纳两种计算方法,这正是解决本课新知识要运用的方法,呈现在板书上,方便学生接下来的学习。
教师尊重学生的学前基础,不回避学生已有的起点,并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让学前有基础的学生得到学习上的满足感。
发现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先个位相加的计算方法了,从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提炼出来,告诉学生这样做是非常好的,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这种转化的方法正是学习数学最常用的方法,此时就给学生肯定,鼓励以后学习中继续运用。
这里学生不只是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也获得思维、解决问题方法的经验。在学生无法理解算理这一困难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想到运用小棒摆一摆的方法来直接体现,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直观化的基本方法。
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学生的活动——摆一摆、圈一圈,获得对算理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探索思考的过程,逐步达到对数学知识(算理)的意会、感悟,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目的是将此经验迁移到后续的数学活动中去。
通过观察、对比,既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又是有意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
| |||
板 书 设 计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4+9=33 6 3 | |||||
教 学 反 思 | 首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完成前两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意地设计落实后量基“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为了完成前两基的目标,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比较成功,通过5道类型不同习题的练习,学生计算方法基本能够熟练运用了,口算能力有所提高。 | |||||
预 习 任 务 | 20以内进位加法 | |||||
课 后 作 业 | 课后玩找朋友的游戏,用你们的学号做加法。学号是两位数的同学去找学号是一位数的同学交朋友,把你们的学号加起来,算出等于几你们就是好朋友了。 |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乐生疑,乐解疑,乐道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案设计,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