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三峡》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1609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课《三峡》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1609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0课《三峡》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1609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结合课文《三峡》填空, 理解性默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知识练
1.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B.至于/夏水襄陵
C.猿鸣/三声泪沾裳D.每至/晴初霜旦
2. 下列文段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A.阙:同“缺”B.自:在
C.绝:断D.奔:奔驰的快马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4. 结合课文《三峡》填空。
(1)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________的总称。
(2)《三峡》选自《________》一书,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5. 理解性默写
(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________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________。
(3)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________
(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________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________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________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 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____
②自非亭午夜分 自非:_______________
③良多趣味 良:_______________
④空谷传响 响: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选文第④段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4)从作者对三峡四季景象的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7.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选出下面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良多趣味 良:甚,很
B.属引凄异 属:属于
C.虽乘奔御风 奔:飞奔的马
D.哀转久绝 绝:消失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B.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C.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②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③,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④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注】①巨阨(è):巨险。阨,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赑(bì)怒:形容气势壮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
(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____
②良多趣味 良:_______________
③素气云浮 素:_______________
④非驷马之追也 之: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②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3)用“/”为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 沾 人 窥 深 悸 魄
(4)请概括【甲】文长江的夏水与【乙】文黄河的孟门之水特点的异同,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
B.①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②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
C.①哀转久绝 绝:消失,停止 ②或王命急宣 或:有的人
D.①林寒涧肃 肃:肃杀 ②属引凄异 属:连接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按照四季的顺序写,条理清楚。
B.文章重点写水,因为本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本书是为《水经》作注解的。
C.三峡两岸的山具有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D.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文题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文章描写的对象和文章的主要内容。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二)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①也。实为河之巨阸②,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③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④,倾崖返捍⑤,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⑥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⑦赑怒,鼓若山腾,浚⑧波颓叠,迄于下口⑨。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
【注】①上口:入口处。②巨阸:巨险。阸,阻塞险要之地。③经始:开始。④崇深:高峻深邃。⑤返捍:重叠捍护。这里指相倚相撑。⑥崩:迸溅。⑦浑洪:浑浊的洪流。⑧浚:同“骏”,疾速、疾驰。⑨下口:河的下游出口处。
(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虽乘奔御风( )
②属引凄异(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作者写三峡的秋景主要抓住了“猿”这一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是为了突出三峡的什么特点?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具体分析语段(一)中对“夏水”的描写和语段(二)中对“水”的描写是如何运用此写作手法的?
课外拓展练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①,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登乾道八年进士第至行在士争从之游。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有怀于中②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注】①总角:童年时期。②有怀于中:心中存有困惑。
(1)“及总角”中“及”的意思是( )
A.比得上B.顾及C.等到D.追赶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断两处)
登 乾 道 八 年 进 士 第 至 行 在 士 争 从 之 游。
(3)文中的陆九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①国法而私其外②,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③贵,绳不挠④曲。法之所加⑤,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选自《韩非子》)
【注】①释:丢掉。②私其外:徇私舞弊。③阿:偏袒。④挠:迁就。⑤加:制裁。
(1)用“/”为下面这个句子断句。(画一处)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3)本文分析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原因,主要阐明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治国理念。(用原文语句回答)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赵某误子
赵某者,吴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三子皆不学无术,恃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有一叟善意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赵某弗听,恣子放荡。寻赵氏卒,其家财竭。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寻赵氏卒/寻十余里无迹
B.其家财竭/其一犬坐于前
C.而后自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D.此乃自食恶果也/蒙乃始就学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
(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C
2.B
3.D
4.
瞿塘峡、西陵峡、巫峡
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散文
5.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6.
(1)①同“缺”,空隙、缺口,②如果不是,③甚,很,④回声
(2)①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早上(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②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3)选文第④段表现了三峡秋景的肃杀、萧瑟和凄异。
(4)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7.BC
8.
(1)①同“缺”,空隙、缺口,②甚,很,③白色的,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①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②水(虽然)不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透岩石。
(3)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4)相同:两者的水势都盛大且流速快。
不同:黄河的孟门之水主要是气势更加恢宏。
描写方法运用上的相同之处:都是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9.
(1)C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A
10.
(1)①这里指飞奔的马,②连接
(2)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3)一是突出三峡秋季肃杀凄寒的环境特点;二是突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4)语段(一):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从正面写出水势极大,水流猛且急的特点;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船行速度之快,从侧面写出水急的特点。
语段(二):①用“水流交冲,素气云浮”从正面写水急雾大;用“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从正面写水势浩大,水流湍急。②用“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写行人观水的反应,从侧面表现水流急,水雾大;用“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从侧面突出水的湍急。
11.
(1)C
(2)登乾道八年进士第/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3)天资聪颖,勤于思考,因材施教,受人敬仰。
12.
(1)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2)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
(3)①亡国,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3.
(1)C
(2)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
(3)不能溺爱孩子,应当让他们养成勤劳节俭的良好习惯,并“从学”以学会独立,学会做人,否则会落得悲惨的下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9 三峡练习,文件包含第10课三峡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部编版docx、第10课三峡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第10课三峡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第10课三峡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9 三峡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10课三峡基础训练解析版docx、第10课三峡基础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