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学案 (三)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1603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学案 (三)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1603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鸟类学案及答案
展开〔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形成探索生命奥秘,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优秀品质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2.体验生物与生活的联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关注我国的珍稀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的行为习惯。
3.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知识目标
1.说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三〕能力目标
1.尝试完成“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标分析
具体内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要求:列举鸟类的代表动物; 列举鸟类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说明鸟类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出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举例说明鸟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前面已经介绍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环境中的生物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本节的鸟类是前面内容的延伸,重要通过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这个活动展开,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义,表达了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从家鸽扩展到整个鸟类,最后介绍了鸟类的多样性,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开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转变。
〔三〕生物学的重要概念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设置,古诗导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么,鸟儿究竟能飞多高呢?古诗引入新课?鸟类?。
介绍三种飞行最高、最远、最久的鸟类之一的代表,引发学生思考,鸟类在飞行时需要克服哪些难题?
设置“探究设计〞的环节,思考1、如何让白纸飞起来。学生答复折成纸飞机。
纸飞机与白纸相比,得出鸟类飞行需要减小阻力。
思考2、纸飞机与负重纸飞机,谁飞的高?得出鸟类飞行需要减轻重量。
思考3、纸飞机与真正的飞机,谁飞的高?得出鸟类的飞行需要增大动力。
那么鸟类的结构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才能满足这些功能呢?
〔二〕新课讲授
明确本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1〕适于飞行的特征 〔2〕鸟类的主要特征 〔3〕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家鸽适应飞行的特征
〔1〕外部结构
a.体形:流线型,数据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减少飞行时阻力。
b.体表:前肢变成翼〔飞行器官〕、被覆羽毛。
羽毛的类型及其作用。 举例学生的羽绒服引出绒羽的保温作用。 拿出羽毛扇子引出正羽适于飞行。观察两种羽毛标本的形状及覆盖部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概括总结能力。联系生活经验,易于学生的理解。
c.翼:宽大,适于飞行。
〔2〕运动系统
展示鸟类的肌肉,学生得出胸肌兴旺,进一步得出是为了增大动力。引出胸骨兴旺形成龙骨突成为胸肌的附着点。与其他不会飞的动物相比,鸟类骨骼还有哪一些特点? 掂长骨〔即四肢骨〕,NB软件模拟四种类型的骨骼在食盐水中的沉浮实验。引导学生推出骨的特征:长骨中空。总结长骨轻且中空,作用是减轻体重。
〔3〕消化系统
运动需要有能量供给,能量来自于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通过椋鸟、雀鹰、杜鹃鸟的食量数据和猫头鹰、绿头鸭、太平鸟的消化数据引导学生鸟类的食量很大且消化能力强。组织学生观察PPT动画直肠、和消化系统图片中鹰角质喙利于啄食及无牙齿有利于减轻体重。直肠短,不能储存粪便,快速排出,减轻体重。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形成并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循环系统
通过消化系统的介绍,鸟类该如何将营养物质运输给身体中的细胞呢?引出循环系统。
鸟类的心脏有四个腔,通过与人的心脏占身体比重相比,得出鸟类的心脏比重大,输氧能力强,有利于增大动力。
〔5〕呼吸系统
营养物质吸收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分解才能释放能量,需要氧气的参与。鸟类飞行时耗氧量是静止时的20倍,引出呼吸系统和呼吸方式的特殊。引导学生先认识鸟类的肺和气囊,小组讨论,并思考:每呼吸一次,气体几次经过肺,进行几次气体交换?理解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气囊在呼吸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总结双重呼吸的概念 双重呼吸的意义:提高鸟类的摄氧能力,可以供给足够多的氧气,满足长时间飞翔对能量的需求,增大动力。
同时设计小组活动,动手制作鸟类呼吸系统的简易模型,学生分享小组成果。
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
师生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学生与教材互动联系,从而使教与学到达高度和谐,实现课堂活动的快乐、高效、优质教会学生落实学习的点线面体的整体联系构建知识树和知识体系。
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告诉学生每年4.4-4.10号是安徽的爱鸟周,渲染爱鸟护鸟的情感,展示爱鸟手抄报,升华主题。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注重了新课的导入和教学情景的创设。本节课中的板书巧妙地在讲解的过程中绘制成思维导图的形式。
2.结合了图片的直观优势和生物学的实践本性。将图片引进课堂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但图片只是工具而不是内容,再完善的直观教具也替代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
3.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参与思考,并动手制作模型,使其对飞行有了深入的认识。在此根底上,我还通过学生讲述、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的,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节教学也存在一些缺乏之处:由于课堂时间较紧,学生讨论时间不充足,内容的讲解也有些平铺直叙。
5.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与引导和帮助,表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鸟类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鸟类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
2020-2021学年第1节 鸟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节 鸟类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鸟类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鸟类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堂小结,习题稳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