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科学-2.4蚯蚓(5)教案-教科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1486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上科学-2.4蚯蚓(5)教案-教科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1486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4、蚯蚓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蚯蚓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蚯蚓的身体,比较蚯蚓与蜗牛的相同与不同,扩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蚯蚓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蚯蚓》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内容。本课在学生寻找身边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通过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更能认清蚯蚓。 设计理念《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解决问题。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蚯蚓的存在已经有了了解,但对于蚯蚓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认识还不全面,本课知识不难,但是要完全理解,对蚯蚓进行实际的实验和观察,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2、 了解蚯蚓对外界的刺激反应3、 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蚯蚓的观察,认识蚯蚓身体结构的及了解蚯蚓的运动。教学准备每组:一条蚯蚓、一张白纸、放大镜、一个培养皿、一个小烧杯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引入出示谜语:一条绳,软又软,埋在土里会动弹。(猜一动物)学生回答。 二、 蚯蚓的生活环境1、同学们,你们见过蚯蚓吗?都在什么地方见过呢?(花园里,砖头下,雨后的墙上等);2、这些地方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阴暗、潮湿的环境)3、小结: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了蚯蚓它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下。课件出示蚯蚓的生活环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三、观察蚯蚓的身体 1、那么对于蚯蚓,你还知道多少呢?2、学生回答。3、我们来继续了解蚯蚓,自学书本第三十一页蚯蚓身体结构图,了解各部分名称、位置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照带来的置于培养皿中的蚯蚓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辨认。(每组小组长上讲台领蚯蚓和放大镜)4、蚯蚓的身体主要分为哪几部分?(口、坏带、肛门)5、如何区别口和肛门?学生汇报6、蚯蚓无脚,如何运动?请学生用手模仿蚯蚓运动。 播放小视频,了解蚯蚓运动方式。 四、 观察蚯蚓的反应1、 用笔尖轻碰蚯蚓身体中部、前后端,猜测蚯蚓的反应? 2、 分组实验并交流,学生汇报。3、 我们已经知道蚯蚓喜欢潮湿环境,如果把蚯蚓放入水中,猜猜它的反应?学生交流可能的反应及判断依据。4、 将少量水到入盛放蚯蚓的培养皿中,观察蚯蚓反应,如果爬出来,可用镊子夹回培养皿中,反复多做几次,完成后将蚯蚓放入烧杯中,水倒掉。5、 小组汇报,总结出把蚯蚓放入水中,蚯蚓会拼命向盘子的边沿爬行,总结:蚯蚓试图脱离水中的环境,说明蚯蚓不能适应水生环境。五、比较蚯蚓与蜗牛的相同与不同回忆蜗牛的特点,与所学蚯蚓的特点进行对比,填写维恩图,小组汇报。 六、扩展1、之前学习的蜗牛喜欢吃植物的嫩叶和嫩茎,农民伯伯不喜欢它们,那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你们觉得农民伯伯喜欢蚯蚓吗?2、学生交流,回答。 板书设计蚯蚓——环节动物生活环境:潮湿阴暗的土壤中食物:泥土中的腐殖质身体结构(口、环带、肛门)运动:身体伸缩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遵循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相结合的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共同探究得到的新知,在教学中力图使学生掌握对比实验这一科方法。具体为: 1、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我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想、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我先让学生猜谜语“一条绳,软又软,埋在土里会动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今天的课题上来,然后提问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探究蚯蚓的兴趣,再通过做实验,了解蚯蚓的形状、蚯蚓的运动及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结论必须通过实验去验证的道理。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2、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动手之前先动脑,应该成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行为习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猜测,然后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合作,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但在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显现出来不少的问题: 虽然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但是经过认真思索后发现,本课的教学设计在开放性方面还很欠缺,没有更深刻地去挖掘教材,没有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总之,在以后的科学课中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和探究氛围,让学生自主发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4、蚯蚓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观察蚯蚓的身体,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4、蚯蚓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观察蚯蚓的身体,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4、蚯蚓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导入新课,探索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