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考生物小题必练15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
展开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8~2020)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分析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真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意义以及维持机制和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以及相互转化关系,主要涉及内环境的概念、物质组成、理化性质、特点及应用。预测高考命题很可能以与人体健康、生产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考生在新情景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答案】ACD
【解析】本题以高原肺水肿为情境,考察病理情况下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调节,蕴含稳态和平衡观。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CO2不能够及时排放出去,使体内CO2含量偏高,A正确;体温维持在38℃时,患者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使得肺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对水的吸引力增大,肺部组织液增加,C正确;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吸收会减少,导致患者尿量增加,D正确。故选ACD。
【点睛】体温只要维持恒定,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2.(2020·海南卷·4)正常人体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日节律。下列有关体温日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B.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
C.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D.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变化
【答案】C
【解析】正常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不同存在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A正确;内环境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合作使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指标处于动态平衡中,是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B正确;体温的调节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C错误;人体体温昼夜周期性波动,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温度变化,D正确。
1.在一个健康人的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是( )
A.氨基酸、CO2、纤维素B.胰岛素、葡萄糖、Ca2+
C.血红蛋白、O2、Na+D.胃蛋白酶、胆固醇、血浆蛋白
【答案】B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存在于血浆中,A错误;胰岛素、葡萄糖、Ca2+都可在血浆中找到,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血浆中没有,C错误;胃蛋白酶分布在消化道中,不存在于血浆中,D错误。
【点睛】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都不可看作为内环境及内环境成分。
2.下列对于体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内的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
B.胃液、膀胱中的尿液都属于体液
C.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答案】B
【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A正确;胃液、膀胱中的尿液都属于外界溶液,不属于体液成分,B错误;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C正确;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D正确。
3.(多选)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B.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成为组织液
C.血浆中的物质可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可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答案】ACD
【解析】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A正确;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B错误;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成分可渗回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D正确。
4.如图是人体肝脏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液中O2浓度高于丙液B.A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C.甲液、乙液、丙液和丁液均属于体液D.乙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甲液和丙液
【答案】D
【解析】乙液为血浆,其氧气浓度高于丙液组织液,A正确;A为毛细血管,其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丁液)和细胞外液(乙液血浆、丙液组织液和甲液淋巴),C正确;乙液为血浆,与甲液淋巴和丙液组织液相比,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D错误。
5.某人由于烫伤,手臂某处发红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B.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C.毛细血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D.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答案】D
【解析】某人由于烫伤导致该处毛细血管破裂,则部分血液会外流进入组织液,由于部分血浆蛋白进入了组织液,导致该部位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BC错误,D正确。
6.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表示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如果淋巴不能流入丙,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图中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A正确;如果淋巴循不能流入丙,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B正确;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不包括甲细胞内液,C错误;丙是血浆,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D正确。
7.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与邪胞内液为等渗溶液,成分差别不大
B.生理盐水的pH与血浆的差距不大,过量补充不会影响pH的稳态
C.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钾离子的浓度会偏低
D.过量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虽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A错误;生理盐水成分与血浆成分明显不同,过量补充会影响pH的稳态,B错误;生理盐水中主要含有Na+和Cl−,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钾离子的浓度会偏低,C正确;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不会引起内环境渗透压改变,D错误。
8.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下列依据检查结果对该人的分析判断中不恰当的是( )
A.可能有肾功能障碍
B.肝细胞发生了病变
C.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D.患有脂肪肝和肥胖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B
【解析】血液中肌酐的含量明显大于正常值,而肌酐是通过肾脏排出,说明肾功能可能有障碍,A正确;肝细胞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正常,说明肝细胞没有发生病变,B错误;血清葡萄糖的值为223mg/dL,明显超出正常值,大于160mg/dL,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并且会出现尿糖,C正确;血液中甘油三酯略大于正常值,因此此人有可能患有脂肪肝和肥胖,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唾液
B.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
C.组织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B
【解析】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唾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故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B正确;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组织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C错误;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细胞内的细胞质中,D错误。
10.(多选)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的代谢活动均可以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C.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实现稳态
【答案】BCD
【解析】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肾上腺、甲状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而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放到消化道中,C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1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健康人的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指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物质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B.稳态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
C.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D.机体中血浆、淋巴、组织液达到稳定时,内环境实现稳态
【答案】C
【解析】稳态是指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A错误;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就达到稳态,D错误。
12.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出现紊乱,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温度、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细胞渗透压变化,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细胞内的 ATP 不能保证正常供应
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
【答案】D
【解析】细胞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而酶发挥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稳态被破坏后,温度和pH等条件的改变,使酶促反应受到影响,从而使细胞代谢紊乱。
13.在“生物体维持 pH 值稳定机制”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分别向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加入酸或碱时,每次滴加要严格控制滴数
B.该实验通过对比实验说明生物材料与缓冲液相似,在一定范围内对酸碱有缓冲能力
C.实验中每次滴加酸或碱后要“摇匀”使其充分混合,确保pH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实验开始时无需对水、缓冲液、生物材料的pH进行检测
【答案】D
【解析】在分别向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加入酸或碱时,为了遵循等量原则,故每次滴加要严格控制滴数,A正确;该实验通过对比实验说明生物材料与缓冲液相似,在一定范围内对酸碱有缓冲能力,B正确;实验中每次滴加酸或碱后要“摇匀”使其充分混合,确保 pH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正确;实验开始时,均需对水、缓冲液、生物材料的pH进行检测,D错误。
14.如图表示实验条件下,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为0.5m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内环境调节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③④ B.①③ C.②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①正确;丙的调节能力最强,其次是甲,乙的调节能力最弱,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因此,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④,D正确,ABC错误。
15.(多选)2020年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下列关于抑郁症患者成因推测及防治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繁重的学习、生活、工作负担可能是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B.内环境总是变化不定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C.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抑郁症的发生
D.适度锻炼、合理作息、正规治疗等措施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答案】ACD
【解析】繁重的学习、生活、工作负担可能是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波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说,正常人的内环境也是变化不定的,B错误;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抑郁症的发生,C正确;适度锻炼、合理作息、正规治疗等措施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D正确。
16.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其血液的pH将____(填“增高”“降低”或“保持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血浆和组织液
(2)温度、渗透压、pH(酸碱度) 细胞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3)缓冲物质 降低 O2不足时,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解析】(1)毛细血管壁内侧有血浆,外侧有组织液,因此血浆和组织液可以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pH,由于细胞代谢不断地产生代谢废物,同时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发生变化。(3)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可以调节酸碱平衡,所以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氧气不足,导致其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所以其血液的pH将降低。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内环境及其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点,识记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并能够尝试构建人体内环境之间气体扩散的模型。
17.如图1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含量最多的体液是_______(选填甲~丁);丙中悬浮着大量的___________(答出两个)细胞等。请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出甲、乙、丙、丁四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
(2)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是将药物注入人体的两种方式。而静脉点滴因能将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更快,请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静脉点滴的药物到达组织细胞的路径:______________。
(3)正常人体,饭后4小时,若丁为肝细胞,则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为A处____________(填><或=)B处。
【答案】(1)丁 淋巴细胞和吞噬
(2)静脉点滴药物→甲→丁
(3)<
【解析】(1)图1中含量最多的体液是丁细胞内液;丙中悬浮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等。用箭头表示出甲、乙、丙、丁四者之间的关系:。(2)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是将药物注入人体的两种方式。而静脉点滴因能将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更快,请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静脉点滴的药物到达组织细胞的路径:静脉点滴药物→甲→丁。(3)正常人体,饭后4小时,血糖浓度下降,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若丁为肝细胞,则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为A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结合书上知识点作答即可。
18.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______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有________。
(2)营养不良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
(3)长跑比赛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浆后并不会引起pH明显变化,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组织液 淋巴液 淋巴液和组织液
(2)血浆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血浆中含有HPOeq \\al(2−,4)、HCOeq \\al(−,3)等缓冲物质
【解析】(1)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有淋巴液和组织液。(2)营养不良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长跑比赛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浆后并不会引起pH明显变化,原因是血浆中含有HPOeq \\al(2−,4)、HCOeq \\al(−,3)等缓冲物质。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5
IU/L
0~45
肌酐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环境各组成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过关训练第22练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过关训练第22练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5~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15 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 学生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15 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 学生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