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6练)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6练)Word版含答案第1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6练)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6练)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6练)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6练)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第186练)
    【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夏天,《廷禧攻略》稳居热搜榜单。精良考究的清宫美景、古典大气的高级色调、如诗如 画的清雅构图,俨然一幅唯美的 动态水墨画。这部诚意之作,① ,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中东、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迅速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故事里有文化,文化里有故事。这部清宫戏一改 以往套路,② ,尤其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呈现。比如,剧中嫔妃服饰使用的香云纱需经过“三洗九煮十八晒”数十道工序制成,被外国人赞誉为“软黄金”;服装上的刺绣匠心独具、栩栩如生,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球绣……一针一线都展示着中华传统的高超技艺;团扇采用的缂丝工艺是中国丝织中的顶级艺术,雕琢镂刻,立体感十足;高贵妃千娇百媚的姿态、行腔婉转的曲调,再现了中国戏曲的风范……荧屏揭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她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感到震撼。
    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非遗只出现在古书里,而要真真切切让它走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不断推陈出新。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对偶、借代、夸张 B. 对偶、借代、拟人
    C. 比拟、比喻、排比 D. 比拟、比喻、借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不能只在古书保护非遗,而要让它走到现实中来,紧随时代促进非遗的发展。”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20个字。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这意味着真正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5.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②,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③惊梦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④。
    曾是洛阳花下客⑤,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本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②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距京城己远。③冻雷:初春的雷声。④物华:泛指万物。⑤洛阳花下客:作者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 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
    6 .本诗的体裁是_____。“冻雷惊笋欲抽芽”的修辞手法是_____。
    7 .尾联“不须嗟”三字,有人认为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也有人认为这是反语,抒发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你更同意哪一种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__ _____ ___ , ___________ _ ”。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_________ , _________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三句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综合训练】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沙棘
    侯发山
    日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但已经被他硬实实地踩出了一条路,其实,这儿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到处是蓬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家几代人的杰作。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继续往下淌,被溻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
    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不是种植就是维护。经过父辈的实践,老党知道沙棘最适合在沙漠里生长,耐干旱、贫瘠、寒冷和炎热,再没有植物能比得过沙棘了。路途越远,老党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来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休息了一下。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每每想到儿子心里就一沉。
    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
    “爹……”
    “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说话,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
    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
    “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儿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老伴儿去世前,也是乡干部呢。
    “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
    “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任何人别想侵占!”
    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
    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
    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
    临睡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
    儿子痞着脸说:“是不是您说了不算。”
    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荡荡的。儿大不由爷,翅膀硬了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
    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䦆头换到了右肩。不想这糟心事,还是欣赏眼前的沙棘吧。看着沙棘,老党的气就消了,眼里满是怜爱,满是欢喜。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橘红,有的橘黄,虽然还不到成熟的季节,但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儿。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挤挤扛扛地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都是你的子女,都是你这个乡的子民。
    老党呢,似乎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长出一口气,迈开大步往前走。
    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里一紧,揉了揉眼睛,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儿子光着膀子,连衣服都没穿。
    老党心里爽快极了,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
    “你,不走了?”
    儿子狡黠地眨巴了两下眼睛,说:“谁说我要走了?”
    “……”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似乎误会了儿子。
    儿子说:“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的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
    “真的?”老党两眼一亮,继续说道,“儿子,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而且还有大用处?还能帮助咱们乡脱贫?”
    儿子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呵呵地笑着说:“乡长同志,是有大用处哩。”
    大用处?老党给说糊涂了。
    儿子说:“乡长,沙棘赶走了沙漠,这里人会越来越多,家会越来越好……”
    “原来是这样!”老党明白了。
    “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忙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
    “乡长……”
    “别乡长乡长的,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慈爱地拍着儿子坚实的肩膀,心里莫名的踏实。他的眼睛湿润了。
    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选自《芒种》2020年第9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但已经被他硬实实地踩出了一条路”,充分表现出老党无怨无悔地对沙漠的付出与坚守。
    B.文章主要采用了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这使故事情节紧凑集中,更有利于展现父子两代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读者更有代人感。
    C.文章中“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两处描写,为后文儿子说沙棘用处广泛,并决定留下来等内容埋了伏笔。
    D.文章始终以含蓄隽永的风格来进行叙述,“远远望去,老党父子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的结尾使主题表达既深刻,又含蓄。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老党对儿子态度的变化过程。(6分)



    3.文章以“沙棘”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法行
    荀子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雝①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 。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王民)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王民) 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王民) 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②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注】①雝,通“壅”,阻塞。②檃栝(yīn guā),矫正竹木的工具。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 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 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B.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C.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 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D.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输,在文中指公输盘。复姓公输,名盘,鲁国人,能造奇巧器械,民间称鲁班。
    B. 诗,指《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
    C.南郭惠子,在文中指住在南郭地方的、一个名叫惠子的先生。南郭,即南边的外城。
    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在文中指孔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法行”就是值得效法的行为准则,遵循“礼制”,不超越“礼制”,全文引用几位圣人的言论来论证这个观点。
    B.文中引用曾子的言论来论述做事要合乎常理,务求根本,早作准备;不贪财害义;要加强主 观修养,不怨天尤人。
    C.文中借南郭惠子与子贡的对话来论述君子只要做到身心端正,就不怕求学的人身份多么混杂和学习时的来去自由。
    D.文中引用孔子的言论来论述君子要像珍视宝玉那样重视道德修养,明白恕道,并提出三种思考:要早学习,早育人,早施舍。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 。
    (1)怨人者穷,怨天者无 识。失之已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2)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8. 请简要概括孔子提出的三种恕道及意义。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
    (第186练)
    【基础训练】
    1. C
    2. 原文使用叠词“真真切切”,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还起到强调作用;②原文“我们的生活”,代入感强烈;③原文“推陈出新”,更表达了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3. ①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②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4.【答案】 (1). 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2). 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 (3). 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5.【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6.七言律诗(答 “ 律诗 ”“ 近体诗 ” 可以) 拟人
    7.答案一:同意前一种,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作者被贬夷陵,政治失意,诗题以“戏答”为名,轻松谐趣。首联和颔联写景,既有春风不到夷陵,初春花未开放的遗憾,暗喻个人政治失意,又写出了寒雪和冻雷中“橘”生枝头、“笋欲抽芽”等的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对仕途仍然充满期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 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写自己早 年志得意满为官洛阳,牡丹盛放 ,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不用嗟叹”,表现出善处逆境豁达自解的思想性格。
    答案二:同意后一种,反语,抒发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 。首联写夷陵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颔联写寒雪和冻雷中“橘”生枝头、“笋欲抽芽”等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等待机会。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说曾在洛阳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不须 嗟”为反语,前后对比,充满着 政治失意的无奈和凄凉。
    8. (1) 至丹以荆卿为计 (2) 始速祸焉 (3)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4)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5) 归帆去棹残阳里 (6) 背西风 (7) 酒旗斜矗
    【综合训练】
    1. D【解析】 “文章始终以含蓄隽永的风格来进行叙述”表述错误。
    2 先是为儿子不能理解自己种沙棘而气愤,而后又为儿子要离开而无奈。当看到儿子在种沙棘转而欣喜,为误会儿子要离开而愧疚,为儿子不穿外套而心疼,最后听儿子说完缘由后是感动。
    3.①文章以沙棘为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种沙棘展开情节,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②衬托人物形象,文章通过描写老党父子以不同方式用沙棘守护沙漠边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执着坚守,吃苦耐劳的老干部形象和一个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形象。③丰富升华小说主题,老党和沙棘是坚守沙漠.。老党种沙棘是坚守沙漠,儿子种沙棘是改变沙漠,两代人对沙漠的不同守护,象征了对祖国边境的奉献精神代代传承,代代相传。
    4. B
    5. C
    6. D
    7.(1)怪怨别人就会陷入困厄,怪怨上天说明自己没有见识。过失在于自己却去责备别人,这不是太迂腐了吗?”
    (2)因此君子年少时就考虑到长大后的事,就会努力学习;老年考虑到死后,就会教育后人;富有的时候 考虑到贫穷,就会施舍。
    8.恕道:①侍奉君主 ②报答父母③尊重兄长。意义:明白和掌握了三种恕道的做法,身心就可以端正了。

    相关试卷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9练)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9练)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66练)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66练)Word版含答案,共11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64练)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64练)Word版含答案,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