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卷
展开1.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一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 N B.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 kg/m3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为200 m3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2.我们描述一颗“北斗”卫星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可能是( )
A.太阳 B.月球 C.地面 D.都可以
3.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4.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5.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
A.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大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
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6.同学们估测了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所得的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 )
A.2.5 kg B.25 kg C.250 kg D.2 500 kg
7.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
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8.小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
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9.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块质量为0.79 kg、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1%
B.10%
C.90%
D.99%
10.小杰有四双鞋子,鞋底由同种材料制成,鞋底花纹样式分别如图所示。他在同一路面行走时,穿着其中一双鞋子最容易打滑,这双鞋的鞋底样式是( )
11.一辆汽车以30 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72 km/h,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A.24 m/s
B.25 m/s
C.26 m/s
D.51 m/s
1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两块(一块光滑,另一块粗糙)、长方体木块一块(带有挂钩)、钩码一盒,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此实验中应用了一种重要的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D.图甲中用不同速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当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 km/h,合________ m/s;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 h。
14.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15.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_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可用来矫正________(填“近”或“远”)视眼。
16.一杯牛奶有250 mL,其质量为300 g,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密度会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12 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2=________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三、作图题(18题5分,19题4分,共9分)
18.如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在容器壁上点P、Q处出现光点,画出上述现象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9.如图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20题5分,21题6分,22题4分,共15分)
20.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明爱动手爱思考。下面是他做的一些实验: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在竖直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并点燃,他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看上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小明想测量鹅卵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他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直至横梁平衡;
②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再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4 g;然后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没,并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接着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最后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92.4 g;
③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鹅卵石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2.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探究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王利在实验中发现要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很困难,改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在用力将木板向左拉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填“A”或“B”)的示数反映了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3)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应选用第①组和第______组数据;比较第①组和第④组数据,可以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所受拉力的大小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23题9分,24题15分,共24分)
23.临沂的沂河结冰后,冰面最大能承受800 N的压力,则:(g取10 N/kg)
(1)一个质量为50 kg的中学生能否在冰面上玩耍?
(2)如果能,他最多能提多少千克的重物?
24.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 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s。试求:
(1)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
(3)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案
一、1.C 2.C
3.D 点拨:在水银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体积在变大,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无关,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虽然水银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水银的体积变大了,所以水银的密度减小了,故D正确,A、B、C错误。
4.C 5.C
6.C 点拨: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 m,b=6 m,h=3.5 m,则教室的容积为V=abh=10 m×6 m×3.5 m=210 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 kg/m3×210 m3=270.9 kg,故选C。
7.B
8.C 点拨:凸透镜焦距为10 cm,保持透镜在50 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 cm-35 cm=15 cm,则此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选C。
9.C 点拨:正方体泡沫钢中钢的体积V钢=eq \f(m,ρ钢)=eq \f(0.79 kg,7.9×103 kg/m3)=1×10-4 m3=100 cm3,正方体泡沫钢的体积V=(1 dm)3=1 000 cm3,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V孔=V-V钢=1 000 cm3-100 cm3=900 cm3,孔隙度为eq \f(V孔,V)=eq \f(900 cm3,1 000 cm3)×100%=90%。
10.B
11.A 点拨:设A、B两地的路程是s,由于v=eq \f(s,t),因此汽车的运动时间t1=eq \f(s,v1),t2=eq \f(s,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为v=eq \f(s+s,t1+t2)=eq \f(s+s,\f(s,30 m/s)+\f(s,72 km/h))=eq \f(2s,\f(s,30 m/s)+\f(s,20 m/s))=24 m/s。
12.D 点拨:因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图甲中用不同速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故D错误。
二、13.72;20;5 14.音色;空气;响度
15.反射;虚像;折射;凸;会聚;远
16.1.2×103;变大 点拨:牛奶的体积V=250 mL=250 cm3,牛奶的密度ρ=eq \f(m,V)=eq \f(300 g,250 cm3)=1.2 g/cm3=1.2×103 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质量变大,体积变化很小,所以牛奶的密度会变大。
17.12; 0 点拨: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即f=F1=12 N;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变,仍为12 N,即f′=12 N,由于A、B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F2=f′=12 N;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A所受的摩擦力为0 N。
三、18.解:如图所示。
19.解:如图所示。
四、20.(1) 40.0;25 (2)小 (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21.(1)①蜡烛B与蜡烛A的像;②等效替代法
(2)①左;②132.6;③2.6×103;偏小
点拨:(1)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B和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实验中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2)①指针在分度盘中间偏右,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②鹅卵石的质量m=100 g+20 g+10 g+2.6 g=132.6 g;③鹅卵石排开水的质量m′=192.4 g-141.4 g=51 g;则鹅卵石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V=eq \f(m′,ρ水)=eq \f(51 g,1 g/cm3)=51 cm3;鹅卵石的密度ρ=eq \f(m,V)=eq \f(132.6 g,51 cm3)=2.6 g/cm3=2.6×103 kg/m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时,鹅卵石上会沾有水,会使得测量的鹅卵石的体积偏大,所测密度偏小。
22.(1)控制变量法 (2)B (3)③;无关
五、23.解:(1)中学生受到的重力为G=mg=50 kg×10 N/kg=500 N<800 N,因此这名中学生可以在冰面上玩耍。
(2)由于G1=800 N-500 N=300 N,则他能提的重物的质量为m1=eq \f(G1,g)=eq \f(300 N,10 N/kg)=30 kg。
24.解:(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 s,
由v=eq \f(s,t)可得,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
s1=v声t1=340 m/s×0.25 s=85 m。
(2)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 s,
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
s2=v声t2=340 m/s×0.2 s=68 m。
(3)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s2=85 m-68 m=
17 m;
这17 m共用时间t′=Δt-t1+t2=1.05 s-0.25 s+0.2 s=1 s。
汽车行驶的速度v′=eq \f(s′,t′)=eq \f(17m,1s)=17 m/s。
实验序号
木块质量m/g
接触面粗
糙程度
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B
的示数/N
①
200
较粗糙
2.00
0.40
②
200
粗糙
2.00
0.70
③
300
较粗糙
2.00
0.60
④
200
较粗糙
2.40
0.40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