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导学案(无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1361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
展开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自学目标】
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2.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3.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的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学习重点: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自学填空】
建立:刘邦于 年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西汉。
汉初经济
(1)背景:秦朝的 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表现: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3)任务:恢复和发展 ,巩固新王朝。
西汉的建立
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原因:汉高祖吸取 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政策:采取了 的政策。
措施
(1)汉高祖让 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汉高祖采取 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
作用: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背景: 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内容
(1)经济:注重 生产,进一步减轻 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政治:重视“ ”,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3)方略:提倡 ,反对奢侈浮华。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文景之治
【合作探究】
1.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是谁?定都哪里?
2.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各是什么?
3.“文景之治”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各是什么?
【巩固练习】
1.“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历史上“文景之治”的局面出现在( )
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
4.今天我们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汉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期D.汉明帝时期
5.“文景之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合理的政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材料二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1)材料一表明汉文帝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材料二表明汉文帝在位时期,西汉继续推行什么样的政策?为此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3)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4)对比秦朝与汉初的统治政策,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本课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园地,硕果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学习目标,重难点,精讲释疑,引导点拨,反馈矫正,知识拓展与随堂过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