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
展开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北半球夏至日哈尔滨的白昼最长 B.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
C.北半球春分日是9月23日前后 D.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读右图完成2-4题
2、图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3、甲地所在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北寒带
4、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5、黑龙江省冬季漫长,海南岛终年如夏,影响两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读图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5月份期间,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向B运动 B.由B向C运动
C.由C向D运动 D.由D向A运动
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C.北回归线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全球昼夜平分
8、读图,比较甲坡降水与乙坡降水的多少 ( )
A.甲坡降水多
B.乙坡降水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9、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昼夜交替
C.连云港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 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
10、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B. 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 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D. 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11、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市区气温低,郊区气温高 B.近地面空气从市区流向郊区
C.城市热岛效应反应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D.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
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市区污染程度
13、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是( )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读图,完成14-15题
14、如图所示的时刻,最有可能看到日出景象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5、如图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国家或地区中黑夜时间最长的是( )
A.南半球澳大利亚 B.北半球中国
C.南极地区 D.北半球美国
16、下图中“大白”和“小黑”的对话反应的主要问题是( )
A.过度捕捞
B.水土流失
C.气候变暖
D.土地沙化
“上合组织”,全称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今年6月9日-10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据此完成17-18题
17、峰会举行期间,地球运行位置处于有图中( )
A.a B.B C.c D.d
18、此时,上海市(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逐渐变短 D.正值一年中气温最高时期
19、读右图,回答问题。
(1)五带分界线:① ,② ,
③ ,④ 。
五带名称:A ,B ,
C ,D ,E 。
(3)这一天为 月 日前后,判断根据是 。
(4)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0、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季节这一天属于北半球的 季。
(2)此时太阳直射到 线上,是北半球的 (冬至或夏至),
日期在 前后。
(3)此日过后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4)图中有极夜现象的地区是 。
参考答案
1-5:CBADB 6-10:ABADC 11-15:CDCDC 16-18:CCA
19、(1)①北极圈 ②北回归线 ③南回归线 ④南极圈
(2)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3)12 22 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4)
20、(1)冬
(2)南回归 冬至 12月22日
(3)昼变长夜变短
(4)北极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练习: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6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练习</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精品第2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精品第2课时课堂检测,共3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精品课后复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