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9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9的乘法口诀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 1,探究新知1,巩固深化,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 的乘法口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综合运用乘法解决“两种数量相比,够不够”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突破方法: 让学生懂得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哪些信息和数据,领悟问题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引导学生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将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结合,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 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式计算。(1)一件衬衣用 9 个扣子,6 件用多少个扣子? 学生列式、交流:这里的“6 件用多少扣子?”指的是什么?(6 个 9)用什么方法计算? (2)二年级(1)班有 50 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 42 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为什么?(3)1 号厅有 60 个座位能坐的下吗?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只有一个条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给多少人坐。) 教师再出示:56 个小朋友去看电影,1 号厅有 60 个座位,能坐得下吗? 师:我们要比较两种数量,首先要知道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来解决 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及两数相比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问题中已知 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5.(1)出示教材第 84 页的例 5. a、学生读题,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汇报后教师设疑:根据题目里的 2 名教师 和 30 名学生,你能求出什么?(一共有 32 人。) 师:现在能直接得出“坐得下吗?”(不能。)缺少什么条件?(客车有多少个座位。)那客车有多少个座位呢?b、出示课件----客车座位示意图。 师:仔细观察示意图,看看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方法一:前面每排 4 个座位,有 7 排,最后一排有 5 个,一共 33 个座位。4×7 = 28(个) 28+5=33(个)方法二:分别算出左边和右边各有多少个座位,再加上最后一排的座位。 2 × 7=14(个) 2 × 7=14(个) 14+14+5=33(个)······ c、师: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知道学生和老师一共有 32 人,客车有 33 个座位,你现在知道客车能坐的下吗?引导学生比较:32 < 33 或 33 >32,能坐得下。 2、知识内化:完成教材第 84 页的“做一做”。学生读题后,教师引导: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鸡蛋有多少个?) 根据图示,可以怎样求出鸡蛋的个数?方法一:4 × 6=24(个) 2 × 5=10(个) 24+10=34(个) 方法二:5 × 6=30(个) 30+4=34(个)师: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吗? 【设计意图】以“独立思考和尝试-----小组交流和分享------集体讨论和反思---对比 小结和内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 3 题。 指名说出思考过程:先求出花坛里有几个位置,在进行比较。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 4 题。
先指名说说填表的方法,再让学生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 6 题。现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方法。4、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 7 题。让学生用尝试的方法完成练习,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试商作知识储备。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沟通对所学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 整体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四、课堂小结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可以先从问题入手,也可以先从条件入手,做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方法一:4×7=28(个) 28+5=33(个) 方法二:2 × 7=14(个) 2 × 7=14(个) 14+14+5=33(个)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9的乘法口诀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综合练习,课堂小结,专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