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1 简化事件的起因 课件+教案 课件 26 次下载
- 专题03 美化作文的结尾 课件+教案 课件 36 次下载
- 专题04 丰富作文情节 课件+教案 课件 33 次下载
- 专题04 作文审题和确定中心 课件PPT+教案 课件 29 次下载
- 专题05 作文修改课 课件+教案 课件 32 次下载
专题02 写作素材积累并合理选材课件+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1、了解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和方法,并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2、了解选材的基本要求。3、能够根据中心,选择恰当、新颖的素材。教学重难点:在充分积累素材的前提下,能够根据中心,选择恰当、新颖的素材。
一、导入: 我们总是抱怨生活的平庸与单调,其实生活并非没有美的存在,而是我们缺少了一双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慧眼。很大原因是我们容易受选材固定思维的局限,认为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不足以入文。其实很多事都有它背后的闪光点,同学们要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水滴也能展现太阳的光辉。
二、写作素材积累:1. 发现生活点滴中的有价之处:如:中午是谁帮助大家打饭;谁最尽心尽力照顾体育课受伤的同学;在教师节的一天中,同学们都有哪些表达的方式;面对抄作业问题,同学们都有哪些不同的反映等等。关注参加过的每一次集体活动:如一次打扫社区的义务劳动,一场班干部竞选,一次学生的才艺展示班会,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又如:针对作文题《最美的他/她》,同学之间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邻居的一个举手之劳,都是心灵美的表现;作文题《成功背后》,自己一次努力拼搏的过程;作文题《生活好比蜜糖》,春节的年夜饭,和父母一起去游玩等等。作文题《 的背后》,可以探究某个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小事件背后的真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关注生活中的“新”片段:同学们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如果是同学帮助,就是互相讲数学题;父母关爱,就是生病时父母带“我”去医院;陌生人的帮助,就是公共汽车上让座……这样范围就很窄。其实平凡的生活中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有的同学去过乡下游玩,就把一次上山摘野花、编花篮的经历作为素材;有的同学参加夏令营,记叙难忘的露营经过;有的同学对跟随父母打工的历经别有感触;有的同学则专门记录了一个网友对他的启示,及他的内心转变过程……这些都是同学们切实经历过的,有真实的体验,以此写入作文,会有真实的情感。
另外,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尝试“旧事新写”,如换一个角度,或加特殊手法等等。例如有的同学也写 “让座”,但写的是售票员给别人让座,残疾人反倒给他人让座等等,使文章翻出了新意。
3. 从其他材料中获得启示:积累不光是生活实际,还有多种材料与途径。报刊、书籍、杂志、网络等为我们打开了多重了解世界的大门。从他人的材料中积累素材,并非抄袭他人的材料,而是开启了多条与他人心灵沟通的渠道。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并且也明白了什么样的事件可以进入写作素材。多感受他人的故事,借鉴他人的做法,同时也就提升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文中的很多篇目都能给我们以启示。例如莫怀戚的《散步》写了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的情景,表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像“散步”这样简单的生活细节也可以进入作文,并且由此而联想到很多其他的生活片段。如一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的情景,一起出去放风筝、钓鱼、踏青的情景,甚至自己家庭特色的趣味游戏等等。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重点段落是父亲送儿子去火车站并给儿子买橘子的情景,写得平实而又生动感人。由此会联想到父母平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认真地回忆并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如父母天不亮就起来为我们做早点,爸爸雪天给我们送午饭,妈妈灯下为我们补衣服,军训前父母忙忙碌碌地为我们准备等等。
贝利的《戒烟》一文写了父亲对作者的一次深刻的教育,影响了作者的一生。由此可以联想到平时父母对自己思想上的教育帮助,父母陪伴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如自己学游泳、滑旱冰失败时,父母对我们的帮助;当自己走入考场时,父母对我们的鼓励;当自己做了一件错事时,父母教育我们要有所担当等等。又如魏巍的《我的老师》 、鲁迅的《藤野先生》使我们联想到了自己的老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激起了我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
4. “大素材”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提炼出“小素材”:(1)从不同角度,切分出小环节:对于一些大家都经历的事情,如学校运动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提炼不同的主题。如表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可以选取某个运动员;如表现热心方面的,选取为大家送水服务的同学;如表现团结一心的,可以选赛前大家的统筹规划或比赛中的接力项目,等等。
(2)同一件事,可以发表不同见解:如,写军训前,家长为自己忙碌地收拾东西,有的同学很感动父母的爱,也有的同学在感动的同时,认为父母也应该给自己留有一定自理空间。又如,面对一个邻里纠纷的材料,有的同学看到了文明礼让的价值,有的同学想到了要完善小区制度的问题,有的同学则体会到用策略化解矛盾的重要性……这些不同见解,导致文章的立意不同,文章的深度也就不同。
三、合理选材:1、选材要注意:(1)选择思想健康,积极正向的材料。(2)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3)选择新颖的材料。(4)选择内容充实,便于展开描写的材料。
课堂小试:题目《一件令我感动的事》假如有如下素材:(1)看见奶奶冒雨接孙子回家。(2)生病时,妈妈冒雨给我买药。(3)好朋友在我生日那晚,为我放孔明灯,灯上写着:**,我在。(4)小时候,看到姑姑看电视看哭了,笑她是水做的。(5)我考试没有带2B铅笔,同桌带了两根,借给我了我一根。(6)我家小院里摆放好多盆花,下大暴雨了,邻居帮我搬花。(7)到梅林街买完菜,我把找来的硬币投入市场门口乞丐的碗中。(8)成绩考差了,爸爸鼓励我。(9)妈妈怕我洗澡冻着,每次总是她先洗,这样浴室就变热了。(10)父母总是出差不管我,我很失落。邻居家的哥哥教我做饭,我发誓要快点学会,好早日离开父母,离开这个冷清的家。
根据上述的原则,来筛选材料。1、选择思想健康,积极正向的材料。材料(10)排除。邻居家的哥哥教我做饭,我发誓要快点学会,目的应该是我要自立。我要学会体谅、理解父母,而不是要“早日离开父母,离开这个冷清的家”。2、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材料(4)(7)删除,不能表现令我感动。3、选择新颖的材料。材料(1)(2)(8)删除。有的同学会说,材料(2)我生病时,妈妈冒雨给我买药,是刚刚发生的,为什么不算做新颖的材料呢?因为这件事在很多人身上也发生过。“新颖的材料”指的是“个性材料”。
4、选择内容充实,便于展开描写的材料。中考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对描写有一定的要求,有一些材料,本身就不便于展开描写。如果选择这样的材料,处理不好,很容易全文都是叙述的表达方式,缺乏描写,从而影响作文成绩。因此我们要选择便于展开描写的材料。材料(5)(9)删掉。材料(5)我考试没有带2B铅笔,同桌借给我了我一根。这个材料是表现同桌的热心,如果想用各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话,动作描写只有“递给我”;语言描写因为是在考场上,也不可能有。这样在描写的时候,就会受很多的限制。材料(9)妈妈怕我洗澡冻着,每次总是她先洗,这样浴室就变热了。妈妈选择先洗,这个选择,突出了对我的爱,这个不便于展开细节描写。这样的话,最终可以选择的材料是(3)(6)
练习1、补全题目,合理选材《生活需要 》【解析】可填的词语很多,如“勇气”、“信心”、“毅力”、“爱心”、“快乐”“智慧”等等,那么所填的词语,也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根据中心,选择合适的素材。选材举例:(1)我尝试第一次做某事,表现我的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2)我帮助同学/邻居/马路上的陌生人等等,表现助人为乐的精神;(3)全家一起去郊游/全班一起的某项娱乐活动,表现快乐的生活;(4)我一次成功地解决了邻里纠纷/同学间的矛盾,表现生活需要智慧等等;
【12】7年级 合理选材课件PPT: 这是一份【12】7年级 合理选材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表达能力,考查形式,表达进阶,文本分析,当堂习作,立意深化,创新立意,高级选材“人无我有”,一名家名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怎样选材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怎样选材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好材写好文,作文如何选材,教你几招,亲身经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文学作品,著名的人物和事件,人物及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