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解答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解答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第1页
    解答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第2页
    解答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解答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解答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共28页。
    解答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
    1. 如图,抛物线 y=−12x2+bx+c 与 x 轴交于点 A 和点 B,与 y 轴交于点 C,点 B 坐标为 6,0,点 C 坐标为 0,6,点 D 是抛物线的顶点,过点 D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E,连接 BD.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 D 的坐标;
    (2) 点 F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当 ∠FBA=∠BDE 时,求点 F 的坐标;
    (3) 若点 M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 M 作 MN∥x 轴与抛物线交于点 N,点 P 在 x 轴上,点 Q 在坐标平面内,以线段 MN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 MPNQ,请写出点 Q 的坐标.

    2. 已知点 A−2,2,B8,12 在抛物线 y=ax2+bx 上.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 1,点 F 的坐标为 0,mm>4,直线 AF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G,过点 G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H,设抛物线与 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E,连接 FH,AE,求 AEFH 之值(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

    (3) 如图 2,直线 AB 分别交 x 轴、 y 轴于 C,D 两点,点 P 从点 C 出发,沿射线 C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 2 个单位长度,同时点 Q 从原点 O 出发,沿 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点 M 是直线 PQ 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当运动到 t 秒时,QM=3PM,求 t 的值.


    3. 已知二次函数 y=12x2+bx+c 的图象经过 A−3,6,并与 x 轴交于 B−1,0 和点 C,顶点为 P.
    (1)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在坐标系中画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
    (2) 设 D 为线段 OC 上的一点,满足 ∠DPC=∠BAC,求点 D 的坐标;
    (3) 在 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M,使以 M 为圆心的圆与 AC,PC 所在的直线及 y 轴都相切?如果存在,请求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边长为 4 的正方形 OABC 的顶点 A 在 x 轴上,顶点 C 在 y 轴上.点 D 是 OA 的中点,连接 CD,过点 D 作 DE⊥CD,且 DE=CD.以点 D 为顶点的抛物线刚好经过 E 点.P 为射线 CB 上一点,过点 P 作 PF⊥CD 交 CD 于点 F.

    (1) 求 E 点坐标及抛物线的表达式;
    (2) 若点 P 从点 C 出发,沿射线 CB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 t 秒,则当 t 为何值时,以点 P,F,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COD 相似?
    (3) 点 Q 为抛物线上一点,当点 Q 在直线 PF 上,且满足以点 D,E,P,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 Q 的坐标.

    5. 如图 1,已知直线 l:y=2x−2 分别与 x 轴,y 轴交于点 A,B 两点,C 为 l 在一象限内的点,且 AC=25,抛物线 y=ax2+bx−8 过 A,C 两点,且与 x 轴的另一交点为 D.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 2,若抛物线 y=ax2+bx−8 的顶点为 E,P 为直线 AC 上的一动点,当 ∣PD−PE∣ 值最大时,求此时点 P 的坐标及 ∣PD−PE∣ 的最大值;

    (3) 如图 3,若点 M 为 x 轴上一点,点 N 为平面内一点,且满足以点 B,C,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请直接写出点 N 的坐标.


    6.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x+2 与 x 轴交于点 A,与 y 轴交于点 D,B 为 AO 的中点,DC⊥DB 交 x 轴于点 C,E 在 y 轴上,且 OC=OE,经过 B,E,C 三点的抛物线与直线 AD 交于 F,G 两点,直线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 M 点.

    (1) 求经过 B,E,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 P 为线段 FG 上一个动点(与 F,G 不重合),PQ∥y 轴与抛物线交于点 Q.若以 P,Q,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OD 相似,求出满足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3) N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H,使以 C,D,N,H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 H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ax2+bx+c 与 x 轴相交于点 A−3,0 和点 B1,0,与 y 轴相交于点 C0,−3,抛物线的顶点为点 D,连接 AC,BC.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及顶点 D 的坐标;
    (2) 若平行于 x 轴的动直线 l 与该抛物线交于点 P,与直线 AC 交于点 F,点 M 的坐标为 −1,0.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 l,使得 OF+MF 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①若 Pʹ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 ∠ACPʹ=∠BCO,请求出点 Pʹ 的坐标;
    ②在抛物线第三象限的部分上有两点 R 与 E(点 R 在点 E 右侧),且 RE∥x轴,过点 A 作 x 轴的垂线 ANʹ,连接 AE,在线段 AE 上有一点 G,作射线 RG 交垂线 ANʹ 于点 N,当 2∠ERG+∠EGR=90∘,且 AE:RN=3:2 时,求 RE 的长及 △REG 的面积.

    8. 如图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M1,4,且经过 N2,3,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左侧),与 y 轴交于点 C.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 2,在线段 AB 上存在一动点 K(点 K 不与点 A 重合),设点 K 的坐标为 t,0t>0,过 K 作 KF⊥AB 交射线 AN 于点 F,以 KF 为一边在 KF 的右侧作正方形 KFGH,又使 △OCG 为等腰三角形,求此时正方形 KFGH 的边长.

    (3) 直线 y=mx+2 与已知抛物线交于 T,Q 两点,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 m,使以线段 TQ 为直径的圆恰好过坐标原点,若存在,请求出 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 如图 1,二次函数 y=ax2−x−6a≠0 的图象过点 C1,−3,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 x 轴的负半轴上),且 A,C 两点关于正比例函数 y=kxk≠0 的图象对称.连接 A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 E.

    (1) 求二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如图 2,过点 B 作 BD⊥x 轴交正比例函数图象于点 D,连接 AD,CD.如果动点 P 从点 A 沿线段 AD 的方向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向 D 运动,同时动点 Q 从点 D 沿线段 DC 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点 C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连接 PQ,QE,PE,设运动时间为 t 秒,是否存在某一刻,使 PE,QE 分别平分 ∠APQ 和 ∠PQC?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 y=ax2−10ax+16aa≠0 交 x 轴于 A,B 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 D,对称轴与 x 轴交于点 H,且 AB=2DH.

    (1) 求 a 的值;
    (2) 点 P 是对称轴右侧抛物线上的点,连接 PD,PQ⊥x 轴于点 Q,点 N 是线段 PQ 上的点,过点 N 作 NF⊥DH 于点 F,NE⊥PD 交直线 DH 于点 E,连接 EF,如图2,求线段 EF 的长;

    (3) 在(2)的条件下,连接 DN,DQ,PB,如图3,当 DN=2QNNQ>3,2∠NDQ+∠DNQ=90∘ 时,作 NC⊥PB 交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于点 C,求点 C 的坐标.


    11. 已知抛物线 y=1ax2+2a−1x−2a>0 与 x 轴交于点 A,B,与 y 轴相交于点 C,且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1) 若抛物线过 D2,−2,求实数 a 的值.
    (2) 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 E,使 AE+CE 最小,求出点 E 的坐标.
    (3) 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M,使得以 A,B,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CB 相似?若存在,求出 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 如图,抛物线 y=ax2+bx+ca≠0 与 x 轴相交于 A−1,0,B3,0,与 y 轴交于 C0,3.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连接 BC,点 P 为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一动点,当 △BCP 面积最大时,求点 P 的坐标;
    (3) 设点 D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Q,使以点 B,C,D,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1. 【答案】
    (1) 把 B,C 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 −18+6b+c=0,c=6, 解得 b=2,c=6.
    ∴ 抛物线解析式为 y=−12x2+2x+6,
    ∵ y=−12x2+2x+6=−12x−22+8,
    ∴ D2,8;
    (2) 如图 1,过 F 作 FG⊥x 轴于点 G,
    设 Fx,−12x2+2x+6,则 FG=−12x2+2x+6,
    ∵ ∠FBA=∠BDE,∠FGB=∠BED=90∘,
    ∴ △FBG∽△BDE,
    ∴ FGBG=BEDE,
    ∵ B6,0,D2,8,
    ∴ E2,0,BE=4,DE=8,OB=6,
    ∴ BG=6−x,
    ∴ −12x2+2x+66−x=48,
    当点 F 在 x 轴上方时,有 −12x2+2x+66−x=12,解得 x=−1 或 x=6(舍去),此时 F 点的坐标为 −1,72;
    当点 F 在 x 轴下方时,有 −12x2+2x+66−x=−12,解得 x=−3 或 x=6 (舍去),此时 F 点的坐标为 −3,−92;
    综上可知 F 点的坐标为 −1,72 或 −3,−92;
    (3) 如图 2,设对角线 MN,PQ 交于点 Oʹ,
    ∵ 点 M,N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且四边形 MPNQ 为正方形,
    ∴ 点 P 为抛物线对称轴与 x 轴的交点,点 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设 Q2,2n,则 M 坐标为 2−n,n,
    ∵ 点 M 在抛物线 y=−12x2+2x+6 的图象上,
    ∴ n=−122−n2+22−n+6,解得 n=−1+17 或 n=−1−17,
    ∴ 满足条件的点 Q 有两个,其坐标分别为 2,−2+217 或 2,−2−217.

    2. 【答案】
    (1) 点 A−2,2,B8,12 在抛物线 y=ax2+bx 上,
    ∴4a−2b=2,64a+8b=12,
    ∴a=14,b=−12,
    ∴y=14x2−12x.

    (2) 设直线 AF 的解析式为 y=kx+m,
    ∵A−2,2 在 AF 上,
    ∴2=−2k+m,k=12m−2,
    ∴ 直线 y=kx+m 可化为 y=12m−2x+m,
    则 y=12m−2x+m,y=14x2−12x,
    ∴x2−2m−1x−4m=0,
    ∴x+2x−2m=0,
    ∴x=−2 或 x=2m,
    ∴G 的横坐标为 2m,
    ∴OH=2m,
    ∵OF=m,
    ∴FH=5m,
    过 A 作 AN⊥x 轴于点 N,
    则 N−2,0,
    令 14x2−12x=0,
    ∴x=0 或 x=2,
    ∴OE=2,NE=4,
    ∴AE=25,
    ∴AEFH=255m=2m.
    (3) 由题意 A−2,2,B8,12,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y=x+4,∠BCO=45∘,
    直线 AB 与 x 轴交点为 C−4,0,
    设 Pt−4,t,则 Qt,0,设 Mx0,y0,
    由 QM=3PM 可得,则 t−x0=3x0−t+4,
    (ⅰ)当 t−x0=3x0−t+4 即 x0=t−3,
    直线 PQ 的解析式为 tx+4y−t2=0,
    ∴y0=34t,
    ∴Mt−3,34y,代入 y=14x2−12x 即 14t−32−12t−3=34t,
    ∴t2−11t+15=0,
    ∴t=11±612,即:t1=11+612,t2=11−612;
    (ⅱ)当 x0−t=3x0−t+4 即 x0=t−6,
    ∴y0=32t,
    ∴Mt−6,32t,代入 y=14x2−12x 即 y=14t−62−12t−6=32t,
    ∴t2−20t+48=0,
    ∴t=10±213,即:t3=10+213,t4=10−213,
    综上所述,所求 t 为:t1=11+612,t2=11−612,t3=10+213,t4=10−213.


    3. 【答案】
    (1) ∵ 二次函数 y=12x2+bx+c 的图象过 A−3,6,B−1,0,
    得 92−3b+c=6,12−b+c=0,
    解得 b=−1,c=−32.
    ∴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2−x−32.
    当 y=0 时,解得 x1=−1,x2=3,
    ∴C3,0,
    ∵y=12x−12−2,
    ∴P1,−2,
    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 1.
    (2) ∵∠ACB=∠PCD=45∘,∠DPC=∠BAC,
    ∴△DPC∽△BAC,
    ∴DCBC=PCAC,
    易求 AC=62,PC=22,BC=4,
    ∴DC=43,
    ∴OD=3−43=53,
    ∴D53,0.
    (3) 存在.
    ①过点 M 作 MH⊥AC,MG⊥PC,垂足分别为 H,G,设 AC 交 y 轴于点 S,CP 的延长线交 y 轴于点 T,如图 2,
    ∵△SCT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 是 △SCT 的内切圆圆心,
    ∴MG=MH=OM,
    又 ∵MC=2OM 且 OM+MC=OC,
    ∴2OM+OM=3,得 OM=32−3,
    ∴M32−3,0.
    ②在 x 轴的负半轴上,存在一点 Mʹ,
    同理 OMʹ+OC=MʹC=2OMʹ,得 OMʹ=32+3,
    ∴Mʹ−32−3,0,
    即在 x 轴上存在满足条件的两个点,坐标分别为 32−3,0,−32−3,0.

    4. 【答案】
    (1) 如图 1,过点 E 作 EG⊥x 轴于点 G.
    ∵ 四边形 OABC 是边长为 4 的正方形,D 是 OA 的中点,
    ∴OA=OC=4,OD=2,∠AOC=∠DGE=90∘.
    ∵∠CDE=90∘,
    ∴∠ODC+∠GDE=90∘.
    又 ∵∠ODC+∠OCD=90∘,
    ∴∠OCD=∠GDE.
    在 △ODC 与 △GDE 中,∠DOC=∠EGD,∠OCD=∠GDE,DC=DE,
    ∴△ODC≌△GED,
    ∴EG=OD=2,DG=OC=4,
    ∴ 点 E 的坐标为 6,2.
    又 ∵ 抛物线以 D2,0 为顶点,
    ∴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22,
    把 E6,2 代入得 a=18,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18x−22.
    (2) ①若 △DFP∽△COD,则 ∠PDF=∠DCO.
    ∴PD∥OC,
    ∴∠PDO=∠OCP=∠AOC=90∘,
    ∴ 四边形 PDOC 为矩形,
    ∴PC=OD=2,
    ∴t=2.
    ②若 △PFD∽△COD,则 ∠DPF=∠DCO,PDCD=DFOD,
    ∴∠PCF=90∘−∠DCO=90∘−∠DPF=∠PDF,
    ∴PC=PD,
    ∴DF=12CD.
    ∵CD2=OD2+OC2=42+22=20,
    ∴CD=25,
    ∴DF=5.
    ∵PDCD=DFOD,
    ∴PC=PD=52×25=5,
    ∴t=5.
    综上所述,当 t 等于 2 或 5 时,以点 P,F,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COD 相似.
    (3) ∵PF⊥CD,DE⊥CD,
    ∴PF∥DE,即 PQ∥DE.
    又 ∵ 以 D,E,P,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PQ∥DE 且 PQ=DE.
    ①点 Q 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时,
    如图 1,过点 P,Q 分别作 x 轴,y 轴的垂线相交于点 M,
    易证 △PQM≌△EDG,
    ∴PM=EG=2,
    ∴ 点 Q 的纵坐标为 4−2=2,
    由 18x−22=2,解得 x1=−2,x2=6(舍去).
    ∴Q−2,2.
    ②当点 Q 位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时,
    如图 2,同理可得 △PNQ≌△DGE,
    ∴QN=EG=2,
    ∴ 点 Q 的纵坐标为 4+2=6,
    由 18x−22=6,解得 x1=43+2,x2=−43+2(舍去).
    ∴Q43+2,6.
    综上,点 Q 的坐标为 −2,2 或 43+2,6.


    5. 【答案】
    (1) 因为 y=2x−2 与 x 轴、 y 轴交于 A,B 两点,
    所以 A1,0,B0,−2,
    所以 OA=1,OB=2,AB=5,
    过点 C 作 CF⊥x 轴于点 F,
    因为 ∠OAB=∠FAC,∠BOA=∠CFA,
    所以 △AOB∽△AFC,
    所以 ACAB=AFAO=CFBO,
    所以 AF=2,CF=4,
    所以 OF=3,
    所以 C3,4,
    将 A1,0,C3,4 代入 y=ax2+bx−8 得 a=−2,b=10,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2x2+10x−8.
    (2) 如图 2,作点 D 关于直线 AC 的对称点 D1,交直线 AC 于点 M,作直线 D1E 交直线 AC 于点 P,
    此时 ∣PD−PE∣ 的值最大,∣PD−PE∣ 的值即 ∣PD1−PE∣ 的值,也就是线段 D1E 的长.
    因为 D 是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所以 D4,0,
    所以 AD=3,
    因为 ∠AOB=∠AMD,∠BAO=∠DAM,
    所以 △AOB∽△AMD,
    所以 ADAB=AMAO=MDOB,
    所以 MD=655,DD1=1255,AM=355,
    因为 ∠D1DN=∠ADM,∠D1ND=∠AMD,
    所以 △D1ND∽△AMD,
    所以 D1DAD=D1NAM=NDMD,
    所以 D1N=125,DN=245,
    因为 DO=4,
    所以 ON=45,
    所以 D1−45,125,
    因为抛物线的顶点为 E52,92,
    所以直线 D1E 的解析式为 y=711x+3211,
    解方程组 y=711x+3211,y=2x−2 得 x=185,y=265,
    所以 P185,265,
    过点 D1 作 D1G⊥y 轴,过点 E 作 EG⊥x 轴,D1G=3310,EG=2110,
    所以 D1E=33102+21102=310170,
    即当 P185,265 时,∣PD−PE∣ 的最大值为 310170.
    (3) M1−4,0,N1−1,6;M211,0,N28,−6;N33−412,2;N43+412,2.

    6. 【答案】
    (1) 在 y=x+2 中,令 x=0,得 D0,2,
    在 y=x+2 中,令 y=0,得 A−2,0,
    ∴B−1,0,
    ∵BD⊥CD,
    ∴OD2=OB⋅OC,
    ∴C4,0,E0,4,设函数解析式为 y=ax+1x−4,
    ∴a×1×−4=4,解得 a=−1,
    ∴ 经过 B,E,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4=−x2+3x+4.
    (2) 联立 y=−x2+3x+4,y=x+2,
    解得 F1−3,3−3,G1+3,3+3;
    设 P 点坐标为 x,x+21−3

    相关试卷

    选择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真题汇编:

    这是一份选择压轴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真题汇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D, 【答案】, 【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答压轴题2016-2017年成都数学中考一模汇编:

    这是一份解答压轴题2016-2017年成都数学中考一模汇编,共13页。

    常规填空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

    这是一份常规填空题2016-2020年成都数学中考二模汇编,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