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新教材五年级科学上册1.5《认识棱镜》(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0970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5.认识棱镜教学设计
展开学生掌握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白光照射在棱镜上会发生光的散射。
学生知道白光可以散射成多种颜色的光,多色光也可以混合成白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白光照射在棱镜上会发生光的散射。
难点:白光可以散射成多种颜色的光,多色光也可以混合成白光。会解释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光的散射的现象。
教学过程
聚焦——教学导入(问题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见过彩虹吗?一般是在什么时候能看到彩虹呢?
生:讨论并回答。
师:那彩虹是什么原理形成的呢?和我们学习的光有关系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揭晓答案
我们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会发生折射,那光从空气斜射进入透明玻璃是不是也一样会发生折射呢?
探索
活动1: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实验材料:手电筒、三棱镜、纸屏
认识三棱镜的结构特点
学生认真观察三棱镜的特点
学生回答:三棱镜的结构特点:具有三条棱,截面是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
老师升华:光学上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物体叫做三棱镜。
探究白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现象
实验操作:
1、小组分好工,领取实验材料,介绍实验操作要点
2、关闭教室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3、小组学生进行实验,用手电筒的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三棱镜的角度让白光通过三棱镜。
4、在另一侧竖立一张白纸作为屏幕,调整“纸屏”位置,收集三棱镜折射出的光,观察白纸上的现象。
5、小组进行汇报,师生进行总结。
实验现象:
白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棱镜后,发生了折射,并在“纸屏”上出现了不同颜色 的光。
教师升华: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 的光组成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当白光进入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三)解释彩虹的成因(借助视频)
我们一般是在雨后出太阳时可以看到彩虹,因为雨后空气中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我们实验中的三棱镜,当太阳光照到小水珠时发生了折射,就分散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便形成了美丽、奇特的彩虹。雨后出现彩虹,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不同颜色的光是一样的道理。
活动2:制作一个彩色轮
实验材料:硬纸板、彩色笔、圆木棍作为中心轴
(1)在硬的白纸板上画出一个直径约为5cm的圆,并剪下来;
(2)在圆纸片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夹角均为120度;
(3)利用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
(4)圆纸片中间扎孔,穿入圆mu 棍固定,作为中间轴。
实验注意事项:必须是等量的红、蓝、绿三色光,旋转时速度要快。
实验现象:旋转轮快速旋转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白色。
实验结论:说明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在一起后会变成白色光。
3、研讨
思考1: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三棱镜对光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自行总结巩固)
思考2: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师生总结巩固)
课堂小结
板书
认识棱镜
棱镜的特点:具有三条棱,截面是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
三棱镜
白光
发生光的散射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5.认识棱镜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5.认识棱镜精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光的色散实验,光的合成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5.认识棱镜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5.认识棱镜教案及反思,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5.认识棱镜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5.认识棱镜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和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