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4章_光现象单元复习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0834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4章_光现象单元复习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0834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4章_光现象单元复习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0834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仲夏之夜,我们有时能在皎洁的月光下,看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境中( )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2.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 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
况。在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B.
C.D.
4. 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
A.是蜡烛的倒立的像
B.是三角形的光斑
C.是虚像
D.为了使半透明纸上的像更清晰,应该在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5. 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漫反射D.发生镜面发射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B.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7. 如图所示,光线AO以20∘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MP上,现将平面镜绕着O点顺时针转动5∘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
A.25∘B.15∘C.50∘D.30∘
8. 测量视力时,要求人距视力表5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m
B.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
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m
D.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m
9. 图中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子中树木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古人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
D.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10. 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都比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物体亮
C.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
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云,看到的是云的实像
11. 如图所示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日食
B.手影
C.彩色光带
D.林间的光柱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发生的是漫反射,图b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B.彩虹的形成原理与图a相同
C.图b的现象不遵循反射定律
D.我们能从各个方位看清黑板是因为黑板发生了图b的反射
13. 小明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前窗玻璃的________(选填“前上方”或“正前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在晚上开车时,如图6所示只考虑该车的灯光,该车驾驶员在车上是看到哪一种路面较亮一些:________。
14. 如图所示是名为“鼓浪屿出现‘海外仙山’”的照片,气象专家解释称这是平流雾造成这一奇观,该奇观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美丽的草原“白云悠悠,绿草茵茵”,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
15.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
16. 汽车司机为了能及时了解车后的情况,可以通过驾驶室边上的________观察,这实际上就是物理上叫做________的镜子;而汽车的大灯里却安装了________才使得灯光很亮并且光照射的很远.
17. 如图所示,小丑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 处,请画出小丑帽子的顶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S′.若小丑远离平面镜后退1m,则其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它相距________m.
18.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红、________、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19. 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1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图2中,MN为某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凸透镜左侧一点光源,S′为S的实像点,请确定该凸透镜光心的位置,并用字母O标出.
(3)某小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8秒内通过了32m,请在图3中画出该小车的v−t图像.
20. 小汽车内各种装置蕴含了不少物理知识,其中后视镜使用了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来扩大视野;而前大灯灯筒做成凹面镜,是为了把灯丝发出的光________成平行光;而前挡风玻璃做成倾斜,夜间驾驶时车内不允许开灯的原因是________.
21. 小明看见爸爸上班前总是把沾满灰尘的皮鞋擦的又亮又好看.小明想:为什么皮鞋擦上皮鞋油会变亮呢?
22. 金秋时节,细心的小明同学在天高气爽的夜晚,发现星光总是闪烁不定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闪烁不定的原因.
2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雨后天晴,地面上有很多积水,夜晚走路容易误踏入水中,若是有月光的夜晚,在行走时怎样识别积水,说说你的方法并简单解释理由.
(2)光污染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请你写出生活中防止光污染的两条措施.
(3)我们发现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斜置安装,为什么呢?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24.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ABCD________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3)当入射光线靠近平面镜时,反射角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实验结束后,小明将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镜子照射,如图丙,从侧面看,白纸更________(选填“亮”或“暗”),原因是白纸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5.
小阳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特点,他让一束光分别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图甲)和玻璃(图乙)中,将入射角与折射角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表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通过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__;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为________;
(2)小阳如果用该装置继续探究,用同样的一束光沿折射光线的反方向由玻璃射向空气,发现此时的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重合,这说明________.
26. 如图所示,现有一束激光斜射至玻璃砖表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作图时需标出法线).
27. 按要求作图:
(1)图甲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井中无水),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
(2)如图乙,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3)请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经过小孔成像A′B′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4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6分 )
1.
【答案】
A
【考点】
光源
【解析】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月光不是月亮自身发出的光,而是反射了太阳发出的光,故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答案】
C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
【解答】
解:A.小的平面镜也可以成大物体的完整的像,不会因为镜子的大小影响到像的大小,故A错误;
B.平面镜的高低也不会影响像的大小,故B错误;
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故C正确;
D.物到镜的距离近,人们感觉像大,但真实的像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3.
【答案】
C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A、B选项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D选项中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应该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D错误,只有选项C正确。
4.
【答案】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C
【考点】
漫反射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
【解答】
解: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
故选C.
6.
【答案】
C
【考点】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解析】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解答】
解:(1)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能看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呈接,实像能用光屏呈接.故A、B错误.
(2)是否用光屏能呈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虚像不能用光屏呈接,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能看到,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
【答案】
C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
解: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5∘后,入射角增加5∘,为25∘,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2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50∘.
故选C.
8.
【答案】
B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人与镜距离2m,人与视力表距离1m,视力表与镜距离即为2m+1m=3m,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3m,所以视力表的像与人的距离为3m+2m=5m,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6m.
故选B.
9.
【答案】
D
【考点】
光的色散
光的反射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
解:A.海市蜃楼是因为折射现象形成了虚像,是空气密度不均匀引起的,故A错误;
B.镜子中树木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形成了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故C错误;
D.当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故D正确.
故选D.
10.
【答案】
C
【考点】
光的反射
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物体的颜色
【解析】
(1)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2)一束平行光射到物体的光滑表面,经反射后,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那说明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向四面八方传播,这说明光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
(3)根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上衣反射所有色光去分析;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解答】
解: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
B.物体的明亮程度取决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的强弱,与反射的种类无关,故B错误;
C.因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上衣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红光照在白色上衣时,观众看到的上衣呈红色,故C正确;
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11.
【答案】
C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D
【考点】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解析】
A. 图a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图b发生的是漫反射,故A错误;
B. 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与a原理不同,故B错误;
C. 图b的现象遵循反射定律,故C错误;
D. 我们能从各个方位看清黑板是因为黑板发生了图b的漫反射,故D正确.
【解答】
解:A. 图a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图b发生的是漫反射,故A错误;
B.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与a原理不同,故B错误;
C.图b的现象是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故C错误;
D.我们能从各个方位看清黑板是因为黑板发生了图b的漫反射,故D正确.
故选择:D.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4分 )
13.
【答案】
前上方,干燥的沥青路
【考点】
镜面反射
漫反射
【解析】
(1)从光的反射角度看,挡风玻璃是透明的,但不是绝对没有反射,坐在驾驶员后面的乘客会由于反射成像在驾驶员的前方,小轿车较矮,坐在里面的乘客经挡风玻璃成像在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容易发生事故。
(2)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
而光照射到干燥的沥青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会有一部分光反射回司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路面较亮。
故答案为:前上方; 干燥的沥青路。
14.
【答案】
折射,反射
【考点】
物体的颜色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海市蜃楼等,光的折射成的是虚像。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解答】
“海外仙山”奇观,是由于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人们看到的“仙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绿色的草地,只能反射阳光中的绿光,所以绿草茵茵;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白云,是因为太阳光射到白云上发生了漫反射。
15.
【答案】
红、绿、蓝,品红、黄、青
【考点】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16.
【答案】
观后镜,凸面镜,凹面镜
【考点】
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
(1)用球的里面做反射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汽车头灯是把灯丝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经凹面镜反射后成为平行光.
(2)用球的外面做反射面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增大观察范围
【解答】
解:(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凸面镜能对物体成正立、缩小的虚像,透过观察凸面镜所成的像,可扩大人的视野,凸面镜常用作汽车的观后镜,观后镜能增大司机的观察范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面镜常应用在汽车头灯上,使灯丝位于凹面镜的焦点上,车灯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成为平行光,照亮前方路况.
故答案为:观后镜;凸面镜,凹面镜.
17.
【答案】
如解答如所示,不变,6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如图所示: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到像的距离是物到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小丑距平面镜的距离是2m,当他向后退1m时,此时的他与镜面的距离为2m+1m=3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3m×2=6m;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18.
【答案】
色散,绿
【考点】
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解析】
(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解答】
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所以人们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原色”。
19.
【答案】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0.
【答案】
凸面镜 ,反射,会使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司机视线
【考点】
凸面镜和凹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及平面镜成像,凸面镜对光线具有发撒作用,凹面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夜间驾驶时车内开灯会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司机开车.
【解答】
解:小汽车内各种装置蕴含了不少物理知识,其中后视镜使用了凸面镜来扩大视野;而前大灯灯筒做成凹面镜,是为了把灯丝发出的光反射成平行光;前挡风玻璃做成倾斜,夜间驾驶时车内不允许开灯的原因是会使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司机视线.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8分 )
21.
【答案】
详细见解答.
【考点】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解析】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面以后还能平行反射,镜面反射的反射面的平而光滑的.漫反射是平行入射的光线经反射面以后不能平行反射,而是射向四面八方,漫反射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
【解答】
解:皮鞋表面不是很光滑的,如果是有灰尘的脏皮鞋就更加粗糙,这样的皮鞋不能使发射光朝一定方向反射,即发生了漫反射,所以看上去就不发亮;
皮鞋涂鞋油后,油里面的微小颗粒填到皮鞋表面低得地方去,使鞋面变得很平,而皮鞋油有一种渗透的本领,他能填入每个小孔,再用布擦一擦,让油涂得更均,皮鞋表面不平状况大大改善,这样发射光就会朝着一定方向反射,即发生镜面放射,皮鞋看上去就亮多了,所以皮鞋涂鞋油后会越擦越亮.
22.
【答案】
详细见解答.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星光总是闪烁不定,是因为空气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一直发生改变,属于折射现象.
23.
【答案】
(1)详细见解答.
(2)详细见解答.
(3)详细见解答.
【考点】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光的反射
【解析】
①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②现代社会产生的过量的或不适当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现象叫光污染,主要是指各种光源(日光、灯光以及各种反射光)对周围环境和人的损害作用.
③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车内景物会通过挡风玻璃成像.车的头灯都安装的较低,夜间行驶照明时,道路凸起的地方易形成影子,便于判断路况.
【解答】
解:(1)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积水,因为月光照射到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光线强,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因为月光照射到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光线少.
(2)防治措施:改善照明条件,减少光污染的来源,限制建筑物使用玻璃幕墙而是用环保材料等.
(3)避免车内开灯时车内物体在司机视线正前方成像,干扰司机视线.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2分 )
24.
【答案】
(1)量角器
(2)竖直
(3)增大
(4)亮,漫
【考点】
光的反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因为实验时要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所以需要量角器;
(2)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ABCD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3)当入射光线靠近平面镜时,入射角增大,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增大.
(4)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反射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则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白纸(表面较粗糙)会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白纸是明亮的.
25.
【答案】
【考点】
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 作图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8分 )
26.
【答案】
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
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解答】
解:如图所示:
27.
【答案】
(1)如解答图所示.
(2)如解答图所示.
(3)如解答图所示.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图中黑点E表示青蛙的位置,将E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E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3)A射出的光线经小孔沿直线射向光屏,形成像点A′;B射出的光线经小孔沿直线射向光屏,形成像点B′;连接像点A′B′,如图: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21
35
40
入射角/∘
0
30
45
60
折射角/∘
0
17
24
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4章 光现象(原卷版),共22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讲《光现象》复习练习卷(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2讲《光现象》习题卷 (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